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孟凡亮

保定市女子职业中专学校河北保定071000

论文摘要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其强烈的爱国导向、鲜明的意识形态、强大的教育体系、多元的主体参与获得了成功,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不断发展完善,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启示

任何一个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不管它们的形式有何差异,但其目标都有相同之处,那就是:维护阶级统治制度,保持社会稳定与发展,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接班人。衡量一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其目标的实现程度如何。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个人主义突出,种族、宗教、阶层、党派等矛盾冲突频发的社会中,有效地维系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其成功之处,可以说,在美国,物质追求和精神信仰、个人自由与道德约束、利己主义与社会公德之间保持了较好的平衡。

那么,美国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经验有哪些呢?

一、强烈的爱国导向凝聚人心。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功能主要是凝聚人心、巩固政权、化解矛盾、稳定社会。美国是一个高度发达、高度自由的资本主义国家,个人主义盛行,阶级、阶层、民族、种族、政党、宗教、贫富等矛盾突出,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思想来凝聚民众,而爱国主义能最大限度团结社会力量,在种种利益冲突中找到共同点、结合点。美国人认为,任何政党、政府都是变换的、暂存的,唯美国长久,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二、鲜明的意识形态维护政权。美国号称自己是世界上最自由、最民主的国家,但从未放松过意识形态的宣传工作,其意识形态的两大政治主题是资本主义优越性教育和反共产主义教育。早在“冷战”时期,美国为对付中国所编的《十条诫令》中,明确提出要以美国式民主、美国的经济技术优势、丑化中国领导人甚至诱使年轻人沉迷于色情、不断犯罪的方式瓦解中国。[1]在国内,美国是限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活动的。从中可以看出,号称高度自由的美国,在维护资产阶级专政时,是绝不允许无产阶级染指政权的。

三、强大的教育体系塑造公民。在美国,教育被看作是立国之本,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教育。杰斐逊总统有句名言:“最有效地防止专制暴政的方法就是最大限度地启发民智。”美国通过健全的教育体系向下一代传递科技知识社会的灵魂——理智、正义、信仰、自由等美德。美国学校中没有所谓的政治课,但历史、地理和公民课程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此来培养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责任感和爱国心,并为公民个人品格的完善、个人价值的实现做充分准备,为他们成为民主社会中的合格公民打下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停留于形式。许多州的大学,政治课必须修够规定的学分才可获得学位。正是因为有完善的机制,所以,在利己主义盛行的美国社会,服务他人、回报社会的现象蔚然成风,已经内化成为社会成员的自觉意识。

四、多元主体的参与,多种形式的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从有形的灌输变成无形的渗透。在美国,不但有学校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更有多元主体的参与、多种灵活的方式。社区及各种民间组织承担起公民社区服务活动及各种公益活动;政党的竞争宣传把民主自由的观念渗入人心;宗教活动维系人们精神上的信仰与社会的和谐;多样的博物馆、展览馆浓缩美国历史与文化,警戒人类历史上的仇恨与偏见。[2]

正是如此,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由多种社会主体自然融入的日常活动,而不是由政府机构专门推行的灌输活动。表面上没有,但无处不在。但从中,我们仍然可以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必须注意意识形态、价值观的一元与多元的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同时,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多元化,所以思想、观念必然是多元的,所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主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必须是一元的,即坚持马克思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性质和政权的颜色,但同时,又要允许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的存在,使不同的利益群体都有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只有做到“一元”与“多元”的统一,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实效。

二、学校为主阵地,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化、层次化,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目前,我国大、中、小学普遍设有思想政治课,在形式上已形成完整的体系,但存在教育过程形式化、教育内容雷同化、结果评价僵硬化、马克思主义空泛化、传统文化虚无化的误区,大大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针对这些弊端,我国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中国文化的民族形式,使传统文化获得现代的生命;应针对人的不同成长阶段,采取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层次清晰才会目标明确,才会取得实效。如不分对象,千篇一律唱一本经,结果会适得其反。

三、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机制,使思想政治教育由灌输变为渗透。灌输式教育的大敌是逆反心理,即你说什么我都不信,你说越多我越不信。所以,把由政府机构专门推行的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变为由社会多元主体自然融入的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则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具体说来,可以让民众在游历名山大川时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通过各种形式的纪念馆、博物馆培养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历史责任感;通过社区服务活动培养民众互帮互助、诚信友爱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各种民间组织、慈善事业塑造民众回报社会、奉献社会的社会公德心等。

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作品,感性的真挚、理性的高贵、信念的坚忍、人格的伟大,这些都是其他万物所不具有的。现代人所需的不仅仅是科技能力,更重要的是精致完善的人格、扬善弃恶的道德、促人向上的信仰、生生不息的追求,这正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戴焰军、李英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意识形态工作》,党建读物出版社,第89~116页。

[3]: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