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张平高雨芹

张平高雨芹

(黄河中心医院普外科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LRG)及开腹胃癌根治术(ORG)对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0月选取我院74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7例,分别施以ORG及LRG,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切口更小、胃肠道功能恢复更早、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开腹胃癌根治术

【中图分类号】R7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177-02

胃癌属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其死亡率约占恶性肿瘤的20.0%,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手术是根除胃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74例胃癌患者,对比ORG及LRG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74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37例。纳入标准: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2];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认知功能障碍者;合并严重肾、心、肝疾病者。对照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31~77岁,平均(49.16±7.32)岁;临床分期:9例I期,16例Ⅱ期,7例Ⅲ期,5例IV期。试验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34~79岁,平均(49.74±6.87)岁;临床分期:8例I期,17例Ⅱ期,8例Ⅲ期,4例IV期。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术前,两组患者均接受胃肠减压及洗胃,并给予补液、纠正贫血及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对照组施以常规ORG,试验组施以LRG,具体如下。气管插管全麻后,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分开两腿)。术者站立于患者左侧,扶镜手站立于患者两腿之间,助手站立于患者右侧。在患者脐下1cm左右位置作1cm的切口,置入直径1cm的穿刺套管(Trocar),建立气腹,维持气腹压力在12~15mmHg,然后,置入腹腔镜。在左右腋前线肋缘下方2cm处及左右锁骨中线脐上方2cm处做4个切口,并置入Trocar,作为操作孔。应用超声刀阻断患者胃周静脉的血液循环,再沿着横结肠切断网膜,然后,清除第14及15组淋巴结;阻断胃网膜右静脉及动脉,然后,清除第6组淋巴结;切断胃中部,进行食管裸化;切断迷走神经干,在食管左右两侧(贲门上4cm位置)各缝合一针(以作牵引),在缝线下2cm左右位置应用闭合器闭合食管,在缝线下0.5cm左右位置切断食管(切除部位留作标本);食管残端做荷包缝合,并置入钉座,然后,收紧荷包线。拔除左侧锁骨中线的Trocar,向上作一长约4~6cm的纵行切口,注意保护切口内侧(以防肿瘤污染),取出标本。将吻合器手柄置入切口内,应用巾钳钳夹皮肤,以防漏气,常规行胃食管吻合术,关闭胃前切口,留置2根多孔引流管,确保引流通畅。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应用t检验,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应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对比

试验组手术时间为(223.64±20.72)min,明显长于对照组(198.58±19.63)min(t=5.341,P=0.000);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为(210.05±26.69)mL,明显少于对照组(327.42±30.77)mL(t=17.527,P=0.000);试验组切口长度为(6.12±0.94)cm,明显短于对照组(14.78±3.48)cm(t=14.613,P=0.000);试验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分别为(3.24±0.53)d、(13.41±2.67)d,均短于对照组(4.15±0.79)d、(15.56±3.74)d(t分别为5.819、2.846,P分别为0.000、0.006)。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术后,试验组1例并发症高碳酸血症;对照组3例切口感染,1例小肠梗阻,2例胃排空障碍;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0%,显著低于对照组16.22%(χ2=3.945,P=0.047)。

3.讨论

近年来,随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腹腔镜手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如大肠癌根治术及胆囊切除术等,且均取得不俗疗效[3]。然而,由于胃解剖层面多、供应血管多、临床转移复杂、吻合难度大,是否推荐应用LRG临床尚存争议。

微创手术是外科手术的重要发展趋势,本研究中对照组应用ORG,试验组应用LRG,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切口更小、胃肠道功能恢复更早、住院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果与相关报道一致[3]。此外,试验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可能与手术操作难度大、腹腔镜器械复杂等有关。

综上,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晓红.胃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4:1-70.

[2]所剑,王大广,刘泽锋.早期胃癌诊断和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8):717-719.

[3]赵庆洪,鲁明,张弛等.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胃癌根治术的对比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0,15(5):438-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