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使用催产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1

如何正确使用催产素

许玉华(黑龙江省塔河县人民医院黑龙江塔河1652

【关键词】催产素

1催产素的药理作用

催产素的主要作用为加强子宫收缩。在早、中期妊娠,催产素的作用仅产生局限性宫缩活动,不能传及整个子宫,也不能使宫颈扩张。接近足月妊娠时,肌细胞趋向于协调,催产素才能发挥其催产作用。这可能是由于雌激素促进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也有认为孕酮可能控制催产素的敏感阈及传播能力。一般小剂量能使子宫肌张力增加、收缩力加强、收缩频率增加,但仍保持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若剂量加大,可引起张力持续增加,乃至舒张不全导致强直性收缩。催产素可促使乳腺泡周围的平滑肌细胞收缩,有利于乳汁排出。催产素对其它脏器的作用,在一般剂量下甚微。由于催产素与加压素(抗利尿激素)的结构极为相似,因此,大剂量(即使为合成的纯制剂)亦可能引起血压升高、脉搏加速及出现水潴留等现象。

催产素是由下丘脑的枕上核及室旁核的神经元细胞合成,分泌后沿神经束经丘脑下部垂体至垂体后叶,在这里储存在神经末稍内,在一定条件下释放入血液循环到达靶器官,可使子宫平滑肌收缩。临产时宫体受到膨胀的刺激,宫颈受到压迫及牵引反射性地引起催产素释放,从而加速宫缩作用,催产素如能合理正确的使用,对孕产妇可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如使用不当,可致宫缩过强,诱发子宫破裂或羊水栓塞,危及母婴生命安全,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2催产应用素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催产素主要用于无明显骨盆不称及胎位异常者发生低张性宫缩乏力并导致潜伏期,活跃期宫口开大延缓或停滞,胎头下降延缓者,第三产程胎盘滞留及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等。

在催产素催产的过程中,如发现骨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先兆子宫破裂、应立即停用,对催产素过敏者应立即停用,严重的心肺功能不良者应禁用。重视妊高证病情未锥刀之末者慎用催产素,但血压及病情控制后仍可用催产素催产及引产,严重的宫内大理石感染对催产素不敏感,需控制感染后应用或以剖宫产为宜。假临产使用催产素可引起不协调宫缩,故不宜使用。

3催产素的使用方法

催产素到体内很快胎盘所产生的催产素酶及肝肾,肠所灭活和消除,其半衰仅3~4分钟,因此,持续静脉给药才能保持血浆中催产素的有效水平。

静脉滴注法从小剂量开始,以最低有效浓度调节滴速,即以5%葡萄糖500ml加催产素2.5,开始滴注速为8滴/分,以后每隔15分钟调节滴数至有效宫缩。潜伏期每3~4分钟一次宫缩,持续30秒,活跃期每2~3分钟一次宫缩,持续40秒,宫口近开全时,1~2分钟一次宫缩。最大剂量不超过30滴/分,极量48滴/分,如需加大剂量,增加浓度,则以5%葡萄糖中尚余的毫升数计算,一般为100ml葡萄糖液中加入一个单位的催产素,将滴速减半,再进行调节,可以避免进入水分太多。如滴速20滴/每分,仍无宫缩,则要重新检查估价。

脉冲式给药法催产素在体内代谢迅速,呈脉冲式释放,周期性提高血浆催产素浓度,引起子宫肌层峰电位的发放而引起子宫肌层周期性、节律性收缩,临床也有脉冲式给药3~4次,间隔3分钟,效果较好。

其他方法催产素肌肉注射危险性大,一般不用于催产、引产,但可用于缩短第三产程,遇于宫缩不良,胎盘滞留,可经腹壁直接注入子宫体部。剖宫产时,胎儿娩出后向宫体部注射催产素20个单位,可促进宫缩,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4催产素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4.1在催产素催产过程中,应有专人监护,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血压、脉搏、呼吸、宫缩的频率、强度及持续时间,胎心的频率、节律,羊水的色、质、量等,按监护结果,随时调节催产素的用量,在潜伏期以3~4分钟有一次宫缩,活跃期以2~3分钟一次宫缩,宫口近开全或进入第二产程,以1~2分钟宫缩为宜,要防止宫缩过强,大剂量催产素可以造成子宫破裂,子宫强直性收缩,胎儿宫内窘迫及羊水栓塞等并发证。

4.2为控制产后出血,往往在产后无限制的加大催产素的用量,存在潜在危险,因大剂量催产素用于产后出血,可发生加压作用,使冠状血管及平滑肌收缩。因此在控制产后出血时,催产素最大量不超过40个单位。如果单纯加大催产素用量,只增加其负作用,而不增加子宫收缩效果。

4.3警惕过敏反应当出现血压下降,全身水肿,荨麻疹等过敏反应时,应及时停用催产素,并积极抗休克、抗过敏治疗。

4.4宫口开大2~3个厘米,发现潜伏期延长,需催产时,最好先人工破膜,然后观察两个小时,再行催产素静脉滴注。

4.5催产素可增加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有报道当产妇输葡萄糖>1000ml加入催产素5U/L时,比单纯输注葡萄糖液对产妇及新生儿血钠和渗透压下降的影响明显,低钠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比正常血钠水平的新生儿高3.5倍。因此,建议当产妇输液量>1000ml时,应加适量的含钠溶液,催产素的浓度应<5U/L,以防新生儿钠血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