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升执行力是医院发展的保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有效提升执行力是医院发展的保证

蔡玉田

蔡玉田(泰州市人民医院江苏泰州225300)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6-0126-02

【摘要】医院执行力的强弱不仅会影响到整个医院发展的好坏,还会影响整个医疗行业技术水平的高低。伴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实施以及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如何提高医院执行力的水平成了医院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效提升执行力是医院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执行力医院发展

医院的执行力具体是指医院的各个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以及完成一项任务所需要的系统性能力,包括工作能力、整体行动力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配合力。于此同时,高效的执行力也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1]。

伴随着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的公布,新一轮的医疗改革已经在全国逐步开展,同时,医疗行业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2]。可以说一个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是否拥有高效的执行力。

一、执行力对推动医院发展意义重大

执行力贯穿于全院各个部门、科室,每一个工作环节和我们每一个员工。执行力的高低、落实制度和责任的程度对于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建设和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执行力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是医院各项工作和运行效率的决定性环节,也是参与行业竞争与市场竞争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一项工作任务的完成,都是执行和落实的结果,没有执行和落实作保证,再好的战略也只是一句空话,再好的政策也只是一纸空文,再好的制度也只是一种摆设,再好的目标也只是一个空想。

2.执行力是医院管理规范化的有力支撑。执行力作为一种执行的力量,它不仅是对政策、制度、规定、指令等诸多方面的执行能力,还有对思想、理念、文化等意识的执行能力。因此执行力是贯彻政策、执行决策和把握原则、掌控方向的能力;是强化计划和落实、真抓实干实现目标的能力;是组织指挥和协调关系、运筹帷幄的能力;是服务创新和攻坚克难的能力;是明确责任、提高绩效和综合竞争力的能力。

3.执行力是医院文化的内涵。医院的建设和发展,除了要有良好的运营机制和完善的规章制度外,还必须要有坚强有效的执行力。医院文化决定了人的思维模式和思维空间,文化也由此决定了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没有文化意义上的改变,就不会有一个医院整体的执行框架。医院的执行力文化就是把“执行”作为所有行为的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的文化。医院的执行力文化凝聚了全体人员的执行精神,它对指导医疗实践,规范医疗行为,保证医院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正确分析医院执行力不足的表现

执行力包含执行能力和执行态度。态度是前提,能力是关键。有心无力或者是有力无心都不能很好地执行。执行力差是医院最大的内耗,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更主要的是由于不能及时有效地执行,造成错失良机,影响医院职能的履行和目标的实现。现实地看,当前医院干部职工中存在的执行力不足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是执行的态度不认真,也是主观上不重视。有一些人对需要执行的存在抵触情绪或消极对抗,缺少大局意识,方便则行,见难就避。个别的甚至有规不守、有章不遵、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我行我素,你有政策他有对策、你有制度他能对付。现实中我们经常听到领导大会小会一再重申、再三强调,但就是效果不明显,比如病历书写、门诊处方、药品使用等一系列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需要领导多次关注的,在执行力上就一定出现了问题。

2.是政令不畅通,也就是所谓的中梗阻。不可否认,我们有一些中层干部重业务轻管理,对待上级的要求和医院的政策常常采取变通或有选择的方式来执行,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到位”、“不到底”的现象,存在着缺乏有力措施把工作任务落实下去的“上热中温下冷”、“上面是导体、中间是半导体、下面是绝缘体”的现象。这种能级递减、信息传递不畅的问题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来解决,决策层的意图永远也无法贯彻落实到位。

3.是执行上思而不做或做而无法。管理知识欠缺、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手段单一,应对和处置情况的能力欠缺,因而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跑偏”现象。有一些人在对待执行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时,不是动脑筋寻求解决困难和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总喜欢把问题上交领导,或一推了事。工作中责任意识不强,职能不清,动力不足,活力不扬,人际关系和沟通协调能力薄弱等等成为提高执行力的制约因素。

三、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和提升执行力

切实解决医院部分干部职工执行力不够的突出问题,需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建立责任体系,加强责任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完善奖惩和激励机制,以医院干部职工执行力的全面提升,保证和谐医院、效益医院的建设。

1.统一思想认识。要从医院大局和全院职工根本利益的高度来认识执行力建设的重大意义。形成全院思想统一、顾全大局,紧紧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和目标,按照岗位职责的要求,承担相应的工作内容,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拓性地开展工作,不折不扣地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氛围,从制度上保证目标管理的实施和医院目标的实现。营造“用力做事、用情做事、用心做事”的浓厚氛围。

2.充分发挥中层尤其是科主任的作用。科主任是决定一个学科是发展、还是停滞与倒退的关键人物,既是管理者又是执行者。医院工作目标的实现,有待于各个职能和临床及医技科室的主任来执行与落实。只有全院各个部门在正确理解和把握医院决策精神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职责范围和工作实际,分解任务,细化目标,变成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思路清晰的执行方案和目标体系,才能保证工作目标准的实现。

3.明确执行的纪律。医院目标和任务的执行,具有强制性、刚性,是职责所在、是使命使然。全院干部职工要发挥主人翁精神,各级管理人员首先要强化责任意识,端正态度,其次是要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更要敢于担当,勇于担当,敢抓敢管、真正地负起责任,切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必须克服政令不通、推诿扯皮、敷衍了事等现象,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抓落实。

4.完善考核体系。考核是加强执行力建设的重要手段,是评价执行效果的依据。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有助于检查督促工作和任务的落实。考核方案的制定要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既要有内容,又要有时间、结果和效果的标准;考核组织在实施考核时,要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要公开、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考核结果要公布、公开,接受大家的监督。为此,要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制度化为目标,做好医院各项管理工作。有了好的制度还要在工作过程中抓好督查督办,要结合医院实际,建立分级督查督办制度,全面推进工作落实。

5.落实岗位责任制。要用科学管用的制度保障执行力,抓好督查督办。建立健全一套量化管理、责任明确、考核有据、奖罚分明、科学有效的制度,是提高执行力的根本保证。要形成责权对称、层级清晰、奖罚分明、衔接得当的全方位的责任与监督体系。责任主体明确,责任内容具体量化,责任层级合理分解,责任考核指标准确完备,失责者罚、渎职者究,责任追究落实到位。确保监督措施得力,监督效力不断增强,成效显著。

6.积极探索创新。要不断改进执行的方法和手段,探索创新。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动力,也是提高干部执行力的真谛,只有积极探索创新,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才会用新的方法去解决。

四、结语

提高医院执行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认真规划和培养,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的团队。如果没有执行力,无论医院战略蓝图多么的宏伟,都无法发挥其本身的威力。在医疗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一个医院的执行力直接决定了医院的兴衰,所以只有提高医院执行力的建设得到很好的加强,才能打造医院的竞争力,实现医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

参考文献

[1]赖欣.浅析如何构建医院高效的执行力[J].经营管理者,2012(1):279.

[2]鞠龙克.医院执行力的探讨[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2(2):126-130.

[3]师小勤.对提升医院执行力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2(18):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