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丽山丘地区农业节水灌溉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瑞丽山丘地区农业节水灌溉探讨

李安庆

李安庆云南省瑞丽市财政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一、瑞丽市节水现状

瑞丽市位于云南省西部,有耕地面积22.22万亩,是一个山丘区面积占80%的农业大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400mm,至2010年止水利工程控制可利用水量为2.37亿m3,每亩耕地占有水资源量1067m3,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山区水利投入不足,已建成的大部分为土渠,渠系配套不完善,水利用效率低,供水保证率低。多年来,全市各级十分重视节水工作,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得到快速发展。2005年~2011年期间,瑞丽市共完成山丘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资0.27亿元,共建小塘坝9座,蓄水量35.8万m3;堰坝63座;小渠道22.62km;小水池102个,蓄水量0.25万m3。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25万亩,节水450万m3,增产粮食150万kg、柠檬250万kg,产生直接经济效益925万元。

二、农业节水的发展方向

1.在大中型自流灌区,积极推行渠系防渗措施。要以渠道衬砌为主要节水方式,不断提高渠道的防渗率,确保水引得出、输得远、用得上。有条件的地方要以管代渠,提高用水保证率。

2.在机井和扬水站灌区,大力推广管道灌溉。实现输水管道化、网络化,最大限度地减少输水损失。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大力发展方便、实用的管带输水灌溉。

3.在丘陵、山区,建设拦蓄工程。要充分利用地理优势,积极推广河谷开源,易引则引、易拦则拦、易蓄则蓄,大力修建投资少、工期短、见效快、一家一户就能办成的水池、水窖、水坝等小型拦蓄工程,利用自然落差发展自流微喷灌。另外,要大力扶持发展小型喷灌机。

4.在高效经济瓜果、石斛、柠檬、蔬菜园区可大力推广“三灌”节水工程。在大棚内采用喷滴灌节水方式不仅可以解决传统灌溉所产生的降低地温、板结土壤、棚内湿度大等问题,还可以促进作物早熟,成倍地增加经济效益。

5.在山丘区极度贫水区,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形式拦蓄水源;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广应用抗旱保水剂、种衣剂、坐水种、丰产沟等非工程节水措施和蓄水保墒措施。瑞丽市采用地膜覆盖种植的甘蔗、西瓜、玉米和烤烟等节水增产效果明显。另外,在坡度较大的山丘地带,不易深翻整平,应采用穴种穴浇的种植方式,既可节约水量,又可有效地保持山丘区生态平衡。

6.大田节水措施,应加强节水工程建设和灌水方式的改革。积极倡导“大田改小畦”“长沟改短沟”和“长畦分段灌溉”,备齐测水量水设备,实行计划用水、定额用水,消灭大水漫灌。同时要结合管带灌溉和机械喷灌等各种节水措施,不断降低亩次灌水量。在水稻灌溉方面,要积极推广“浅水灌溉”和“湿润灌溉”,防止深层渗漏,不断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三、山丘区农业节水的对策

1.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民营水利

近几年来,通过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制度改革,大大激发了农民建设和管好“当家水”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增强了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的自觉性。各级要因势利导,继续深化改革,引导和鼓励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发展民营水利,真正实现“小农水、大水利”的建设格局。

2.加大水源工程建设力度

一是在有山泉的地方,要在合适的位置建蓄水池,引泉水下山。二是通过层层拦、节节蓄的办法,大力拦蓄河谷的径流水。三是在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砂石山区,可通过兴建水池、水窖,最大限度地蓄积地表水。然后利用地形高差,大力发展自流灌溉。力争采取各种拦蓄措施,最大限度地拦蓄降水,降低雨水对山丘区的冲刷,减缓对下游的防洪压力。

3.加强技术指导,充分调动农民管理工程的积极性

在工程建设上,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和高效、经济、实用的原则,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严把工程质量关。在工程管理上,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对大的节水工程要成立管理机构,定人、定岗、定管理目标。要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实行协会管理,农民自治。对户办小型节水工程,也要搞好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通过办培训班,发放明白纸等形式,不断提高所有者的科学管理水平,确保节水工程建一处、管好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4.强化措施,加大节水投入

要进一步健全各种法规和政策体制,测量完善水设施,尽快实行按亩配水、按方收费。同时要深化水价改革,积极发挥水价的杠杆作用,做到计划用水、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在资金筹措上,要建立起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采取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的激励政策,积极引导和激励农民群众兴修节水工程,促进山丘区节水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