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外科手术麻醉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肝胆外科手术麻醉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价值研究

张阳1王易君2

(1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00)

(2江苏省张家港市人民医院江苏张家港2156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肝胆外科手术麻醉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价值。方法:选取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80例展开研究,按照患者不同外科康复理念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肝胆外科手术麻醉处理,实验组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麻醉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同手术时间T0(监测后)T1(诱导后)T2(术后1h)T3(术毕),对比两组的MAP、HR及CVP指标变化,以及患者术中尿量、输液量、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长、排气时长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经研究发现实验组CVP指标水平在T2、T3时段降低幅度相较对照组明显较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尿量、补液量、排气时长、住院时长相较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行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麻醉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提高患者治疗预后,可以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关键词】肝胆外科;手术麻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5-0198-02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作为近些年临床中,以循证医学为依据提出的一系列围手术期优化处理措施,从而达到以患者为主快速康复的新理念[1]。本次研究探讨分析肝胆外科手术麻醉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行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80例展开研究,按照患者不同外科康复理念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包括24例男,16例女,年龄为20~73岁,平均年龄为(45.37±2.18)岁,体重为42~70kg;实验组包括25例男,15例女,年龄为21~71岁,平均年龄为(46.19±1.17)岁,体重为41~73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肝胆外科手术麻醉处理,常规肠道准备,禁食禁水6h准备手术,全麻诱导方式等同观察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罗库溴铵+七氟烷维持麻醉,在手术中依照相应的输液量=CVE(代偿性血管内容量扩张量)+缺失量+维持量+丢失量+第三间隙缺失量,在术后应用静脉镇痛。

实验组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治疗:(1)在患者术前予以健康宣教,告诉患者在术中的主要麻醉方法,患者术前早期进食及早期适量活动。(2)不常规行机械性肠道准备,在术前嘱咐患者家属监督患者禁食禁水6h,饮用清流质食物。(3)患者在术前不应用抗焦虑药物,维持患者体温能够超出36℃。(4)通过行全身麻醉联合连续硬膜外麻醉,入室行常规ECG、SPO2、HR、BP监测,局部麻醉下行右颈内静脉及桡动脉测压,选择T7~8为主要穿刺点,穿刺成功之后完成头端置管,予以3ml规格1%浓度利多卡因试验剂量,观察患者,确认无不良反应后,在患者硬膜外腔分2次分别注射10ml的0.5%浓度的左布比卡因,出现麻醉平面之后,静脉注射0.05mg/kg咪达唑仑、1.5mg/kg丙泊酚、0.8mg/kg罗库溴铵、0.5g/kg舒芬太尼,快速静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5)行限制性输液,在术中保证初始速度在4ml/(kg•h),依据相应的动态化监测数据,对整体输液速度加以调整,保证血压的下降数值相较正常值能够控制在20%以内,术后对患者行硬膜外镇痛。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同手术时间T0(监测后)T1(诱导后)T2(术后1h)T3(术毕),对比两组的MAP、HR及CVP指标变化,以及患者术中尿量、输液量、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长、排气时长及术后并发症。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利用SPSS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使用和t表示,计数资料通过%检验,计量资料利用χ2检验,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手术时段各指标水平相较

经研究发现实验组CVP指标水平在T2、T3时段降低幅度相较对照组明显较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作为一种多角色共同协作,且多科室之间共同配合的围术期治疗方案,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中实施围术期麻醉管理[2],能够有效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通过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术前行健康宣教,缓解患者的内心不良情绪,及时解答对手术疑惑问题,在术中全面联合硬膜外麻醉,有效减少患者在围术期的应激反应强度[3]。在本次研究中的液体治疗,同样作为加速康复外科的关键内容,且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CVP指标水平在T2、T3时段降低幅度相较对照组明显较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尿量、补液量、排气时长、住院时长相较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过对行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麻醉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提高患者治疗预后,可以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陆建清.加速康复外科(ERAS)新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0):253-254.

[2]彭创,易为民,谭朝霞,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应用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6,28(3):177-180.

[3]舒科平.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结石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7,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