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探视制度引起的护患矛盾及其沟通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ICU探视制度引起的护患矛盾及其沟通对策

梁前芳

梁前芳

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内科ICU湖北武汉430022

【摘要】

阐述了ICU探视制度引起的护患矛盾主要包括1非探视时间能否探视;2病情加重,外形改变遭质疑;3患者的不实投诉等方面及其相应的沟通对策,指出护士要强化沟通技巧的培训,这样既能很好地传递医护患之间的信息,减少许多因沟通不良而产生护患矛盾,又能提高护士自身的心理素质,减少由于护患矛盾而引起的心理压力。

【关键词】ICU;探视制度;护患矛盾;沟通对策

【中图分类号】R5752+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39801

ICU(IntensiveCareUnit)病房收治的都是病情危急重症患者。患者生命处于危险状态的同时,其家庭成员亦产生严重的危机感,特别是对其精神及心理产生巨大的刺激,加上ICU的探视制度使家属不能陪伴患者,这就使其出现各种各样负面情绪,不但影响到家属自身的身心健康,对患者的康复亦极为不利[1],同时我们护理人员在面对家属负面情绪的宣泄时,亦会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本文针对ICU探视制度引起的护患矛盾及其对策谈谈个人的看法。

1非探视时间能否探视

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中表明,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家属对探视时间严格限制很反感[2]。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和人性化管理及服务的深入和拓宽,实行重症监护室向家属开放,是尊重和落实患者对疾病、医疗、护理的知情权及选择权等合法权益的体现,更是医学伦理学的要求[3]。探视制度应在不影响正常治疗护理的情况下根据医院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应生搬硬套,机械行事。目前我院重症监护室规定的探视时间是每天上午10:30~11:00,视频探视每床5分钟,特别危重患者可让家属到床边探视5分钟。部分家属可能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及时到达,特别是一些外地或高龄探视者,护士作为探视制度的执行者和病房管理者,如果此时一味阻拦家属探视,家属就会产生不良情绪,严重者就会引发暴力事件。我们的做法是:此时我们会也让家属穿上隔离衣及鞋套到床边探视5分钟,并再次强调探视制度,希望家属下不为例。

2病情加重,外形改变遭质疑

由于部分患者病情变化迅速,导致外形改变,如全身水肿,保护性约束,气管插管等。家属由于不能留陪,不能及时感知患者的病情变化。直到第二天探视,发现患者外形发生巨大变化,一时之间难以接受,就会对我们的医护质量提出质疑,否定我们所做的一切,这种行为又会对我们的医护人员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如果没有及时干预,就有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我们的做法是:医生在接受一个新病人时就会对病人可能会发生的病情变化对家属做一个详细的沟通,病情变化及时电话通知家属,每天探视时医生也会主动向家属介绍患者病情。在我们几次三番的给家属“打预防针”后,家属再次见到患者病情加重、外形改变时,也不会产生过激心理及行为。

3患者的不实投诉

部分意识模糊的患者在家属到床边探视时,会说自己的被打,被虐待等。而实际情况是,医生为患者做体检,护士为患者翻身叩背等。但家属没有留陪,不知道其真实情况,那么,他会首先选择相信自己的亲人。我们的做法是,做任何操作时都要向患者解释清楚,特别是意识模糊的患者,要反复解释。在接到者的不实投诉后,我们自己不要慌张,在安抚家属情绪的同时,及时请护士长及当班医生及时到患者床边了解事件原委,解除误会,消除由此事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ICU探视制度引起的护患矛盾多发生在护理人员和家属身上,多由于不能及时有效的沟通引起。患者渴望护患沟通,在ICU,患者家属更渴望沟通,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护士要强化沟通技巧的培训,在与患者及家属的接触中能及时,准备地沟通,这样既能很好地传递医护患之间的信息,减少许多因沟通不良而产生护患矛盾,又能提高护士自身的心理素质,减少由于护患矛盾而引起的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彭玉兰,杨景丽,方湛.心理干预对ICU患者家属的情绪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4):39723973

[2]花静.ICU患者家庭成员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安徽医药,2001,5(3):210

[3]苏晓光,巴明,吴海苗等.改进ICU患者家属探视管理的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