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冲洗方式对根管玷污层清除效果的实验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不同冲洗方式对根管玷污层清除效果的实验研究

汪铭朱鹏君

汪铭朱鹏君(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210014)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冲洗方式对根管玷污层的清除效果。方法无龋单根前牙30颗随机分为三组进行根管预备,以不同冲洗方式冲洗根管;电镜扫描观察各组玷污层的清除情况,对其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组(3%次氯酸钠联合17%EDTA)根尖1/3区根管壁基本无玷污层,与A、B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次氯酸钠联合17%EDTA可有效去除根管壁上的玷污层。

【关键词】玷污层冲洗剂电镜扫描

【中图分类号】R7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194-02

根管内玷污层是由无机的钙化组织、有机质及根管预备时牙本质碎屑混合组成,有机质覆盖于根管壁,易被食物中的酸、唾液、细菌分解,使根管内壁与根充材料之间形成微缝隙,且玷污层妨碍消毒药物向牙本质小管深层扩散,从而导致根管治疗失败[1]。目前去除玷污层的方法包括:化学法、超声波法、激光法等方法,化学法主要依靠冲洗剂的作用,临床上应用最广最方便。本文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不同冲洗液联合应用能否有效清除根管内的玷污层,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剂与仪器

3%次氯酸钠溶液(法国赛普敦公司),17%EDTA(汕头康孚牙科材料厂),标准K挫(登士柏公司),ProTaper镍钛锉(登士柏公司),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美国FEI公司)

1.2方法

1.2.1样本选择

收集门诊拔除的单根前牙30颗,牙体无龋坏,根管无解剖变异,根尖发育完全,根尖孔无破坏,根管无弯曲无钙化。

1.2.2药物处理

将样本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10个样本。冲洗液见表1。确定工作长度后,用#15K锉以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至#40,各组每更换1次器械用5mL冲洗液交替冲洗1次,冲洗时针头进入根管深度深度约为根中1/3与2/3交界处,提拉冲洗,每次交替冲洗后,均用5mL生理盐水冲洗根管,防止冲洗液的进一步作用。

表1各组样本冲方式

1.2.3扫描电镜检查及分级标准

将样本均使用低速片切盘沿牙体长轴在唇颊侧做凹槽(未及官腔内),沿凹槽劈开牙体,暴露根管全长,并用2.5%戊二醛中固定,经梯度乙醇脱水干燥、喷金,扫描电镜观察。参考Peters等的根管壁玷污层的分级标准:1分:无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开放或仅有少量栓塞;2分:少量玷污层,绝大多数牙本质小管开放;3分:薄层或均质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开放50%~80%;4分:片状或团块状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开放不足50%;5分:厚玷污层,几乎见不到开放的牙本质小管。

1.2.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方差分析进行假设检验。

2结果

表2各种冲洗液去除玷污层情况

A、B、C组牙根冠1/3区无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开放。根中1/3区域,A、B组有少许残屑,C组残屑极少。根尖1/3区A、B、C均有玷污层覆盖。统计分析表明A、B、C组的根冠和根中1/3区玷污层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根尖1/3区玷污层与A、B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影响根管冲洗液冲洗效果的因素很多,冲洗液的种类、冲洗时间、冲洗量等都需要精确控制。次氯酸钠能溶解各种新鲜的或坏死的有机组织(人牙或牛牙的牙髓、残存碎屑和前期牙本质等)[2]。影响次氯酸钠冲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有效氯的浓度,浓度及温度越高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有效氯的含量就越高,其清除玷污层的效率就越高。但高浓度(2.5%-5.25%)的次氯酸钠能刺激或影响生活组织,极易损伤口腔黏膜和根尖周组织。谭青松等[3]认为,使用低浓度的NaClO可通过增加冲洗量、冲洗次数或延长冲洗液在根管内的停留时间来提高冲洗效果。EDTA能溶解无机物,与羟基磷灰石中的钙离子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去除玷污层并使牙本质小管开放。但又有很强的脱矿作用,导致牙本质软化和胶原纤维变性,降低根管充填材料的顺应性。因此,EDTA清理根管玷污层所需的时间尤为重要。有研究指出17%EDTA作用1min即可有效去除玷污层,而作用时间延长至10min时,管周牙本质和管间牙本质就会被侵蚀,影响根管充填的质量[4]。本研究表明,17%EDTA与3%NaClO的联合使用能更有效去除根管壁玷污层,为临床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刘莉.玷污层和充填技术及材料对根尖微渗漏的影响[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6,33(5):364-366.

[2]刘启成,牛卫东.NaCLO与EDTA联合根管冲洗去除玷污层的研究进展[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5,27(6):364-366.

[3]谭青松,彭斌.不同浓度次氯酸钠根管超声冲洗的实验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7,23(4):708-709.

[4]CaltS,SerperA.Chelationinrootcanaltherapyreconsidered[J].JEndod,2002,28(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