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栓塞与化疗灌注在中、晚期膀胱癌治疗中的对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化疗栓塞与化疗灌注在中、晚期膀胱癌治疗中的对照研究

马健

马健

(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401331)

【摘要】目的:探讨化疗栓塞与化疗灌注方法对中晚期膀胱癌进行临床治疗所得到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进修泌尿科期间收集的中晚期膀胱癌患者94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表示,对照组中患者以化疗灌注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选择化疗栓塞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进行观察,观察组中患者的生存时间平均为25.6±2.6个月,对照组中患者的生存时间平均为12.5±2.5个月,观察组中患者的生存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较长;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中有5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中出现并发症患者为12例,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利用化疗栓塞与化疗灌注方法对中晚期膀胱癌进行临床治疗均能够得到一定临床效果,但利用化疗栓塞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更加延长其生存时间,提高其生存质量,因此在临床上尽量利用化疗栓塞方法对中晚期膀胱癌进行治疗。

【关键词】膀胱癌;化疗灌注;化疗栓塞

【中图分类号】R45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6-0186-02

膀胱癌是现代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泌尿系恶性肿瘤,在临床上的发病率很高,对患者生命健康有着十分严重威胁,若不能进行及时有效处理,将会导致死亡。目前临床上利用介入治疗方法对该疾病进行治疗,比较常用的两种介入治疗方法就是化疗栓塞与化疗灌注。本文主要选择某院进修泌尿科期间收集的中晚期膀胱癌患者94例,分别对其行化疗栓塞与化疗灌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某院进修泌尿科期间收集的中晚期膀胱癌患者94例,在这些患者中有60例为膀胱癌中期,另外34例为晚期膀胱癌。依据入院时间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总数量为47例,在这些患者中共包括男性患者27例与20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大小为56—78岁不等,其平均值为66.5±2.5岁,患者病程为1—5年,其病程平均数为3.5±1.5年;观察组中患者总数量为47例,在本组中共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为另外22例,患者年龄段为55—75岁,其平均年龄大小为65.8±2.8岁,患者病程处在1—5年之间,其平均病程为3.2±1.4年。这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方面所存在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在手术之前所有患者均对其行膀胱镜、病理以及超声检查,并对其行病理分期。若患者体质较弱、出血量比较多以及血色素在7g/L之下,在手术之前均对其行支持治疗以及输血治疗。对于并发糖尿病、肾功能异常以及高血压等疾病患者,在手术之前尽量对其进行纠正。在手术之前以常规方法行穿刺部位备皮以及碘过敏试验。在手术前30min给予其止吐药进行静脉注射。

对照组中患者利用双侧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方法进行治疗。在手术过程中选择猪尾导管,将其头端放置在双侧髂总动脉的分叉部进行造影,然后将Cobra导管送入到达双侧髂内动脉超出臀上动脉,将卡铂、丝裂霉素以及5-氟尿嘧啶依次注入,药物剂量根据腹主动脉造影时的肿瘤血供比例进行确定,两侧共注入0.4mg卡铂、20mg丝裂霉素与0.5g5-氟尿嘧啶。

观察组中患者利用双侧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在以对照组方法完成药物灌注之后,将明胶海绵剪成大小为2mm×2mm的颗粒,在对比剂内混合,沿着导管将其注入,一直到髂内动脉闭塞看,通过造影确认,然后将导管拔出[1-2]。

1.3统计学分析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两组患者生存时间以及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选择x-±S表示患者生存时间相关数据,选择%表示患者并发症相关数据,对患者生存时间以及并发症分别进行t检验以及χ2检验,若P<0.05则表示两组患者之间所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生存时间

在经过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生存时间进行观察分析,观察组中患者的生存时间平均为25.6±2.6个月,对照组中患者的生存时间平均为12.5±2.5个月,观察组中患者的生存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较长,两组患者之间所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

在治疗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中有5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中出现并发症患者为12例,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3.讨论

对于中晚期膀胱癌以化疗灌注方法进行治疗,经动脉给药之后,化疗药物在膀胱组织浓聚,使肿瘤组织中具有较高药物浓度,对肿瘤具有较强杀伤力。由于药物首过效应使得膀胱组织所摄取药物比较多,而其它器官所流经药物比较少,不但能够使药物对机体其它器官伤害减少,还能够使药物增强对肿瘤杀灭作用。而化疗栓塞方法是将化疗与栓塞进行结合,通过栓塞治疗能够对出血进行有效控制以及预防,能够造成肿瘤组织缺血及坏死,由于肿瘤组织属于血供丰富组织,其生长比较快,所以局部缺血对于肿瘤组织杀伤力更强。在对患者进行栓塞治疗之后,其局部血流有所减慢,能够使化疗药物增加接触肿瘤组织时间,从而使化疗药物效果提高。通过对患者进行化疗栓塞治疗能够使肿瘤组织发生萎缩,缩小其体积,并发生部分纤维化,从而使肿瘤易切除性增加,同时由于血供有所减少,能够使术中出血量减少,降低并发症[3]。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知,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中患者的生存时间平均为25.6±2.6个月,对照组中患者的生存时间平均为12.5±2.5个月;观察组中有5例出现并发症,对照组中出现并发症患者为12例,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

综上所述,利用化疗栓塞与化疗灌注方法对中晚期膀胱癌进行临床治疗均能够得到一定临床效果,但利用化疗栓塞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更加延长其生存时间,提高其生存质量,因此在临床上尽量利用化疗栓塞方法对中晚期膀胱癌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童强,姚立欣,黄金明,刘军,孙嵘,邱军,程永德.髂内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晚期膀胱癌17例[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3,2(25):148-151.

[2]柳宇祥,贺淑禹,王贵荣,董滢.灌注化疗加栓塞治疗晚期膀胱癌出血的临床应用(附12例分析)[J].当代医学,2010,1(26):74-75.

[3]韩洪林,石振,巩小峰,孙景玲.双侧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膀胱癌合并出血[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5(26):5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