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4-17
/ 2

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霍晓蓉

霍晓蓉大同市煤矿集团钢铁有限公司037018

摘要: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资基础和保障,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我们在能源和环境方面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应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客观要求协调关系保障措施建议Establishthescientificdevelopmentconceptandsetupaconservationorientedsocietytopromotesustainableeconomicdevelopment

HuoXiaorong

Abstract:Naturalresourcesarebasicgoodsofeconomicandsocialsustainabledevelopment,althoughChinas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hasmadegreatachievementsattractingworldwideattention,butwealsopayaheavypriceintheenergyandtheenvironment.Inthefaceofthenewsituationandthenewrequirementsofsocialandeconomicdevelopment,weshouldestablishthescientificdevelopmentconcept,setupaconservationorientedsocietytopromotesustainableeconomicdevelopment.

Keywords:ObjectiverequirementCoordinationSafeguardsSuggestion

【中图分类号】F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4-0018-02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央明确提出建立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立科学发展观,客观协调好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在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好环境,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最低的环境污染获得最高的环境、经济效益,建立节约型社会,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兴衰。

1.我国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客观必然性

1.1建立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力弱是我国最大的国情,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资源供需矛盾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人均资源贫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为了缓和我国资源供需矛盾,大力提升单位资源的经济效益,降低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耗,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势在必行。

1.2建立节约型社会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而建立节约型社会,大力节约宝贵的资源,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1.3建立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保障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运用科学发展观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统筹好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在科学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促进经济发展。

2.建立节约型社会应协调的关系

2.1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基础。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即要服务于经济发展又不能开发过度,即要服从于经济又不能破坏生态环境,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在资源的合理开发限度内促进经济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而对资源的开发应立足长远,不能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应充分考虑子孙后代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只有经济高度发展,物资产品才会不断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才会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才会不断增强,因而我们应大力加快国家的经济发展,当然经济发展并非速度越快越好,应控制好这个度,经济发展速度不能超过资源的承载力,资源开发过度必将导致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经济发展会出大问题,经济发展会倒退,会出现回过头来搞治理,因而经济发展速度一定要合理,以实现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2.3协调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基础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的,我们应积极协调好这两个方面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发展一定不能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内促进经济发展,科学协调好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具体保障措施

我国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应科学规划、合理应用,采取综合措施充分缓解各种矛盾,协调各方面关系,实现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

3.1行政措施。国家应积极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健全适合我国资源现状的产业结构模式,对工业、农业结构内部进行产业转化,鼓励农民向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低耗能型农业,节约宝贵的资源;对工业企业中高耗能、低产出、污染重的企业,强制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率,资源使用效益。对于超过资源承载力的新项目不允许上马,宏观调控好资源供需的总体平衡。

3.2法律措施。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资源节约的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让资源的开发利用走入法制化、正规化轨道,制定更加严格的节水、节能、节地法规,建立健全项目资源环境评价体系。

3.3工程措施。我国的经济增长点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而资源却大部分都集中在我国的西北、西南地区,水资源分布南北不均衡,这种资源与经济的不合理组合状况严重阻碍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应对资源采用工程措施实行跨地区调配,保证国家地区之间经济的协调、持续增长。

3.4技术措施。从国家到地方都应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节约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为节约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持,充分挖掘节能潜力,大力节约能源,以最小的能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3.5经济措施。建立节约资源的经济体系,充分利用经济机制和价格杠杆,促进资源节约,运用经济措施节约资源是科学合理的,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手段促进企业节约资源,逐步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能源价格体系,资源价格应为建立节约型社会服务,即要有利于节约资源,又不能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运用经济措施对资源进行微观调控。

3.6监督措施。目前我国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应强化监督,坚决制止一切浪费资源的行为,建立各种监督保障机制,对资源的使用进行严格管理、科学利用,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有效监督体系,对于生产、生活中的资源浪费严重的环节,一经发现严格整改到位,坚决制止各种浪费行为,为建立节约型社会把好监督关。

4.对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建议

4.1政府部门做表率。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政府应做表率,转变观念,应成为节约型社会的代言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政府部门应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合理协调好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2增强全民建立节约型社会意识。建立节约型社会是全民的共同责任,需要动员全民的积极参与,要在全社会树立一种正确科学的消费观,提倡节约型社会观,让每个公民都积极自觉参与到建立节约型社会中来,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4.3全面协调,密切配合。建立节约型社会是一项系统而又庞大的综合性工程,涉及水利、电力、能源、环保、国土等很多部门,应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4.4控制好人口总量。人口多、资源少、环境承载力弱是我国最大的国情。科学地控制好人口增长速度,将人口总量控制在与经济发展的最优组合状态,人口容量不能超出资源环境承载力,科学协调好人口增长与资源平衡,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总之,建立节约型社会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应树立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利用全社会的力量,深入开展节约资源活动,加快节约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汪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杨飞虎.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学术论坛,2007,(5)

[3]蒋昭侠.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4]熊鹰等.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不确定性评价[J].地理学报,2007,(4)

[5]周生贤.走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J].环境科学研究,2008(1)

[6]齐亚彬.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其主要问题剖析[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