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施工调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智能变电站施工调试

陶伟

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210009

摘要:电力行业在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属于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型产业,智能变电站是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战略的部分内容之一,并且在我国的各地区电网公司中都已经得到了投产与应用,在智能变电站的施工调试工作中由于各地还缺乏相应的足够的实践经验,所以容易在施工调试中出现一些问题,对变电站的运行造成不良影响,产生安全漏洞。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施工调试;对比分析

智能变电站的概念是在智能电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的主要支撑条件,在现代化的电网中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都会设置在变电站之中,在智能电网的发电、传输、配送等环节起着连接的作用,智能变电站在其中主要的职能是变换电压、控制电力流、接收电能等,所以对于智能变电站的施工调试应该进行重视,以此来促进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发展。

一、智能变电站电气设备的施工前期准备

在智能变电站的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对其中采购的设备进行外观、生产证书方面的检查,其中所使用的设备以及各种材料都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及设计要求,而且必须带有合格证书,用于室外的架构与设备的支撑架需要确保其没有锈斑、变形、锈蚀等问题,在检查中不能缺少相关的质量证明材料。变电站中的配电箱强度以及电缆等设备也应符合一定的设计、使用标准,确保配电箱周边没有损坏,然后进行刷漆防止其生锈。在智能变电站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施工过程中,其中的配电柜、相关土建施工等环节工作都需要提前完工,使门窗可以保持封闭状态,而且变电站中的墙面、装饰、地面、屋顶都需处理完成,在土建施工中应该为需要暗装的配电箱提前留出位置,在配电箱的盘面施工中,抹灰等工作也许提前完成。在进行安装的时候,应对设备的位置、高度、预埋部件等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确认,而且变电站中相关的设备类型以及需要的材料也要提前到位,其质量以及类型都要与设计方案要求一致。

二、智能变电站电气设施的搬运要点

电气设备的吊点、柜顶设吊点者,吊索应利用柜顶用点,未设有吊点吊索应挂在四角承力结构处,吊装时宜保留并利用包装箱底排,避免索具接触柜体[1]。在进行高压设备以及配电柜等设施的搬运时,吊装工作应该在起重机司机的配合下完成,在进行室内的屏、配电柜的搬运的时候,应该使用手动的插车或者卷扬机滚杠等进行吊运安装,在进行物资施工的规划时需要结合设备的到货时间进行周密的安排,如果配电柜是成套的那么其到货时间应该尽量减少差距,这样做有利于为库存减轻负担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搬运过程,造成施工时间、人力等方面的浪费,在搬运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过程中的安全保障。在二次搬运的过程中,应结合需要搬运设备的大小、重量以及现场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再进行运输设备的选择,在运输及安装的时候需要注意设备的防潮、变形等问题,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对设备进行全面的固定,避免发生倾倒造成损坏的情况,在吊装的时候吊索与吊环的长度应该一样,角度在40度一下,可以使吊装过程更加稳定。

三、智能变电站调试工作现状

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出厂联调是变化比较大的地方,一方面联调可对设备进行检测,另一方面在厂家内模拟现场环境进行设备调试,解决问题较容易,减少施工的调试量[2]。比如在220千伏的变电站调试过程中,在组织时容易存在联调责任主体的缺失以及合同规范不明确等问题,所以,在调试的时候只能由设备的生产厂家自己承担责任,另外,企业的联调时间虽然按照规定应该确立在土建环节,但是对于具体的时间却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一时间的确立需要结合施工进度、设计图纸、设备生产情况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在智能变电站的调试过程中还存在不同厂家的设备运送时间不一致的问题,这样就会对整体调试的进度造成影响,而且变电站联调的规模还需要进行更加明确的确认,需要对设备调试的方式进行仔细的界定与选择标准。

四、智能变电站调试流程分析

1、智能变电站调试的基本原则以及准备工作

智能变电站调试工作须遵守以下原则:一,所需调试的变电站设备必须通过国家权威检测中心的一次性测试;二,调试过程中须按照要求进行层次划分[3]。层次的划分是确保调试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内容,比如在智能变电站调试的时候,应该对设备的功能进行有限调试,然后再对设备的性能进行调试,对系统的调试应该放在单装置调试工作之后。第三个方面就是在调试的时候如果出现传统变电站需要进行改造或扩建的情况,那么在进行智能变电站的调试时对于工作中的安全保护问题需要特别注意,加强重视。变电站调试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变电站中的工作人员需要首先准备好与实际工作相符合的相关资料,这里所说的资料主要有变电站图表、交换机划分图以及网络配置图等等,只有将这些所需的资料准备齐全之后才能促使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在智能变电站进行调试工作之前,工作人员必须提前准备好各种调试用具,通常情况下使用的调试工具有计算机、数字测试仪及GPS校验仪等等,这些设施的质量必须得到保障,并且符合调试的实际要求,并且参与调试工作的人员需要对智能变电站内部情况有一个具体、全面的了解,这样才可以帮助调试工作顺利完成。

2、设备配置核对以及IED单体调试

智能变电站中设备配置的核对是调试工作中的关键内容,一方面,调试工作人员应该认真完成SCD文件的检测工作[4]。只有SCD文件的内容是正确的才能确保电网体系在安全以及可靠、稳定的状态下运行,所以,变电站的调试人员需要对SCD文件的检测工作进行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另一方面,在调试中应该对光缆与网络配置的状况是否满足系统的具体需求进行检测和确认,在检查过程中应该对光缆状况和网络图上的实际需求进行准确、细致的检查掌握,然后再完成对施工人员铺设的光缆、网线等设备的检查工作。在调试中对IED单体的操作,应该首先满足通用项目的检查标准要求,比如对电源、绝缘与光功率等进行检查,其次,需要进行的是同步的时钟检测,并且在这一测试中要对主时钟的准确程度进行检测。此外,IED单体调试中还包括测控功能测试、智能终端测试以及保护功能测试等。

3、智能变电站的系统调试与运动系统调试

对于智能变电站中的系统调试工作需要提高重视程度,相关的调试人员需要首先完成变电站整体的系统调试的工作,对于不同位置的时间进行精确、统一的核对,然后对全站采取SMV验证。在调试中也不能遗漏全面的Goose的测试内容,主要是确认变电站运行、延迟以及Goose的传输等是否符合实际工作的标准,同时还要对站内保护信息的收集采取调试,这样可以使信息的获取更加准确。另外,为使监控系统的工作能力得以发挥,调试人员需对遥信量采集、计算机通讯与双网等的调试工作提高重视,在最后环节进行全站的综合调试,有利于提高智能变电站的工作效率。

结束语:

在智能电网中使用智能变电站技术可以使继电保护、自动化设施工作水平都得到提高,变电站的施工调试也是确保电网系统可以顺利运行的重要工作,所以在遵照智能变电站施工要点的同时还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调试,促进电网体系更加安全、稳定的运行,通过分析智能变电站与传统运行模式变电站的差异可以更好的帮助人们对其施工调试流程进行掌握。

参考文献:

[1]周和.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及其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2]黄建康.智能变电站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4,21:190-191.

[3]郭波.新建变电站项目进度管理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4]葛遗莉,葛慧,鲁大勇.数字化变电站设计、运行中面临的问题[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12:1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