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塑化疗法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牙髓塑化疗法临床分析

王强耿丹阳刘洋

王强耿丹阳刘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口腔医院150010)

【摘要】目的:探讨牙髓塑化疗法的临床治疗方法步骤。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牙髓塑化疗法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的30颗牙中,优25颗,良4颗,差1颗,总有效率为96.66%(优、良均为有效)。结论:因其操作较为简便,治疗次数少,费用低,扩大了保留患牙的范围,适合我国当时的国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大量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牙髓塑化;疗法;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8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4-0221-02

牙髓塑化治疗是因其操作较为简便,治疗次数少,费用低,扩大了保留患牙的范围,适合我国当时的国情,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大量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其远期疗效不佳,临床上只有在严格遵循适应证基础上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牙髓塑化治疗的原理是将未聚合处于液态的塑化剂(多为FR酚醛树脂塑化剂,主要成分为甲醛和间苯二酚)注满已拔除绝大部分牙髓的根管内,塑化液渗入根管系统和牙本质小管内残留的感染物质中,当塑化液聚合时,这些病原刺激物被包埋,固定成无害物质保留在髓腔内,使根管保持无菌状态,从而达到去除病原刺激,保留患牙的目的[1]。对2012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30例牙髓塑化疗法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30例牙髓塑化疗法患者,其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17~64岁。30颗牙中牙髓坏死、坏疽15颗,慢性根尖周病17颗,根尖周病有瘘者8颗。患牙部位前磨牙12颗,磨牙18颗。

1.3方法干髓(麻醉,或失活后)揭髓室顶、拔髓(详见本章第八节的操作步骤2、3、4)。封药如果有临床症状(叩诊疼痛)或渗出物较多可开放引流或封甲醛甲酚(FC)棉球,5~7天后复诊,如无上述症状,即可进行下一步骤。塑化隔湿,吹干髓腔,较粗大的根管应擦干根管。原龋洞位于远中邻面牙颈部,龈壁较低,需用较硬的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作出临时性的远中壁(即所谓假壁),以防止塑化剂流溢损伤软组织。用干燥注射器或镊子沾塑化剂送人髓腔或用光滑髓针,较细的根管扩大器沾塑化剂直接进入根管,深入至根尖1/3或1/4处,沿管壁旋转和上下捣动,以利根管内的空气排出及塑化剂导人。然后用棉球吸出髓腔内的塑化剂,再送塑化液于髓腔或根管再做上述导入动作,如此反复3~4次即可。最后一次不要再吸出塑化剂。封根管口以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封闭根管口,在糊剂上方擦去髓腔内剩余的塑化剂。充填窝洞可在上一步骤的基础上直接水门汀垫底,做永久充填。如需观察或洞形充填困难,也可在塑化步骤完成后以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暂时封闭髓腔。下次就诊无症状后,再在已凝固的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的基础上,做水门汀垫底及永久充填。

2.结果

2.1疗效标准优:临床无症状,叩诊反应正常,功能良好,X线片显示根尖病变消失;良:临床无症状,功能良好,X线片显示根尖病变缩小;差:临床无主观症状,X线片显示根尖病变加重。

2.2治疗结果治疗的30颗牙中,优25颗,良4颗,差1颗,总有效率为96.66%(优、良均为有效)。

3.讨论

牙髓塑化治疗的原理是将未聚合处于液态的塑化剂(多为FR酚醛树脂塑化剂,主要成分为甲醛和间苯二酚)注满已拔除绝大部分牙髓的根管内,塑化液渗入根管系统和牙本质小管内残留的感染物质中,当塑化液聚合时,这些病原刺激物被包埋,固定成无害物质保留在髓腔内,使根管保持无菌状态,从而达到去除病原刺激,保留患牙的目的。

牙髓塑化治疗可用于治疗急、慢性牙髓炎,残髓炎,牙髓坏死和坏疽,急性根尖周炎消除急性炎症后以及除根尖囊肿外的各型慢性根尖周炎。虽然理论上塑化治疗的适应证较宽,但目前临床上多将其作为根管治疗的补充疗法,比如将其用于一些老年患者重度弯曲、钙化,不易行根管治疗的根管内,作为姑息保牙的一种方法。或者对于某些根管内断针不易取出的患牙进行塑化治疗,可以保持根管内无菌,达到保牙的目的[2]。塑化剂在聚合前对组织有一定的刺激性,聚合前流入根尖孔可能使根尖周组织形成化学性刺激或烧伤,而且,塑化剂为棕褐色,塑化后渗入牙本质小管可使牙体发生变色。因此,在下列情况下不能进行塑化治疗:乳牙和根尖孔未发育完成的年轻恒牙。前牙。根尖狭窄已破坏的患牙。完全钙化的根管。准备进行桩、核修复的患牙,包括准备选为桩道的根管。准备进行牙内漂白的患牙。牙髓塑化治疗首先进行髓腔预备,常规开髓,揭髓室顶,去除冠髓,然后用拔髓针或小号K锉去除部分或全部感染根髓,冲洗根管,封药消毒,在去髓的过程中注意切勿扩通根尖孔。如患牙在第二次复诊时急性症状缓解,无叩痛,即可进行塑化治疗[3]。按照说明书配制塑化液,常规隔离唾液,干燥髓腔,用镊子、注射器蘸少量塑化剂送入髓腔,然后用带棉捻的光滑髓针或15号根管器械将液体导入根管内,进入深度约至根尖1/3或1/4,然后用小棉球将塑化液吸出,再继续导入和吸出,反复2~4次,以置换出更多根管内残余物质,增大根管内塑化液的比例,防止塑化不全。最后一次导入后,用蘸有塑化液的小棉球将适量的氧化锌丁香油粘固剂轻压入髓室,然后视患牙情况即刻永久充填或暂封窝洞。

参考文献

[1]刘亚静.150例牙髓塑化治疗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学,2004,28(2):129-130.

[2]王晓义,朱亚琴,等.现代根管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7.

[3]马文欣.残髓炎临床分析及其治疗体会[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6,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