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开灵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风热型上感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清开灵联合利巴韦林治疗风热型上感疗效观察

许贵明

许贵明(广西北海市银海区银滩镇中心卫生院广西北海536000)

【摘要】风热型上感是基层医院内科和儿科常见疾病之一,80%以上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中医认为风热型上感是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临床上单纯使用西药难以使体温快速下降,疾病及时痊愈,本人自2010年8月起至2012年5月,使用清开灵注射液配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108例风热型上感的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导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08例观察对象,男性61例,女性47例,年龄最少2岁,最大55岁,平均34.2岁;病程1—5天,平均2.4天;体温37.5—39.8℃,平均体温38.6℃,体温37.5-38.4℃46例,38.5-39.4℃53例,39.5℃以上9例。主要症状体征为发热、无汗或有汗,咽红干痛,口干渴,舌尖红苔黄,肺部无罗音,均符合风热上感的诊断。

1.2治疗方法

清开灵注射液20-40ml(小儿按0.7ml/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或者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利巴韦林注射剂500mg(小儿按1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或者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连续治疗3天判断疗效,体温高于39.5以上配合物理降温治疗。

1.3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体温恢复正常,自觉症状和体征消失,异常理化检查指标恢复正常。

显效:体温基本趋于正常,主要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异常理化检查指标恢复正常。

有效:体温基本趋于正常,但有反复,自觉症状和体征部分消失,异常检查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高热不退,主要症状体征无好转或加重,异常理化检查指标无改善。

1.4治疗结果

108例观察对象中,痊愈69例,占63.8%;显效30例,占27.7%;有效9例,占8.25%;无效2例,占2.03%。

1.5典型病例

杨某,女,7岁,2011年6月5日就诊。发热、头痛、咽痛1天余,无汗,伴干咳。患儿母诉服头孢拉定颗粒、抗病毒口服液、臣功再欣治疗无效且加重,查体:神清,急性面容,体温39.5℃,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充血(++),心肺无异常,诊断为风热型上感。给予清开灵注射液15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利巴韦林注射液200mg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配合物理降温。输液结束时,患儿体温36.6℃,症状明显好转。第二天复诊,体温36.5℃,头痛、咽痛消失,咽、扁桃体充血明显减轻,继续守上方治疗两天。体温正常,症状体征消失。

2讨论

上感,西医理论认为是80%以上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治疗主要以抗病毒治疗为主。按照中医辩证理论,上感分为风寒型和风热型,风热型上感是风热之邪侵袭人体所致,以发热重,恶寒轻或汗出不畅,头痛口渴,咽喉肿痛,舌红苔黄等临床表现,属表实征,多发生于春夏季节,治疗以辛凉解表,清热宣肺为主。清开灵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胆酸、珍珠母、水牛角、猪去氧胆酸、板蓝根、黄芩、金银花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药具有解热、镇静、抗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确为治疗实热症的良药。利巴韦林注射液,具有抗病毒等药理作用。本人在临床诊疗中积极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使用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风热型上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荐基层医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