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市2010-2013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金昌市2010-2013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李万秀

李万秀

(甘肃省金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金昌737100)

【摘要】目的:分析金昌市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为制定流感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金昌市2010-2013年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0-2013年金昌市报告流感样病例4798例,占门急诊病例比例均值4.3%,年间IL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每周均有ILI发生,病例发生呈明显时间分布,最高峰出现在第40周至次年第16周;ILI主要集中在0-岁组,4年间,0-岁组病例构成逐年增多,15-岁组、25-岁组及60-岁病例构成逐年减少,5-岁组病例无明显变化。送检ILI标本1439份,检出阳性标本174份,阳性率12.09%;2010和2011年以季节H3型为主,2012年以B型为主,2013年新甲1型为主。ILI病原学阳性检出率与ILI流行高峰无相关性。结论:金昌市流感流行时间为每年10月至次年4月,好发人群为0岁组以下幼儿;金昌市ILI%监测数据相对不稳定;新甲型1、季节性H3及B型流感毒株是金昌市2010-2013年间的主要流感流行毒株。

【关键词】流感;监测;病原学

中图分类号:R512文献标识码:A

流感是由甲、乙、丙3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传染性强,且病毒变异快,人群对变异株普遍易感,因此控制难度大,易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大流行[1]。本文通过对2010-2013年金昌市流感样病例监测数据和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金昌市流感流行特点,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2010-2013年金昌市流感监测点的流感样病例及流感网络实验室病原学监测资料。

1.2监测方法

1.2.1病例定义流感样病例(ILI)指发热(体温≥38.0℃),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

1.2.2病例监测在哨点医院内科、儿科、急诊和发热门诊每日登记ILI和就诊病例总数。

1.2.3标本采集及运送流感监测点对发病3天内未使用抗病毒药的ILI病人采集咽拭子,在4℃条件48小时内送市流感网络实验室。

1.2.4病原学监测采用Real-timeRT-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

1.3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用Excel200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结果

2.1ILI监测情况

2010-2013年金昌市共监测ILI4798例,占门急诊病例比例均值为4.3%。经?2检验,年间ILI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4249,p=0.000)。见表1。

表1金昌市2010-2013年ILI监测情况

2.2时间分布

每周均有ILI发生,病例发生呈明显时间分布,最高峰出现在第40周至次年第16周。见图1。

2.4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4年间网络实验室共接受ILI标本1439份,检出阳性标本174份,阳性率12.09%。经c2检验,年间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108,p=0.000)。见表2。病毒检出阳性率呈明显季节性分布,每年12月至次年4月。各年流感病毒流行株不同,2010和2011年以季节H3型为主,2012年以B型为主,2013年新甲1型为主。一年中流感病例集中在10月至次年5月,各月流感病毒流行株不同。6-9月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无阳性。见图3。

表2金昌市2010-2013年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

2.5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与ILI%相关性分析

金昌市ILI病原学阳性检出率与ILI流行高峰无相关性。见图4。

3讨论

流感是一种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的常见呼吸道疾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3型,人群对其普遍易感。新甲型流感由甲型H1N1型流感病毒引起,是2009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流感病毒,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3种流感病毒的DNA片段[2]。

金昌市2011年ILI%明显高于其他3年,同时也远远高于刘继艳等报道[2];2010年、2012-2013年ILI%低于相关报道[2,3]。通过病原学检测阳性率与ILI%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金昌市ILI病原学阳性检出率与ILI流行高峰无相关性。ILI发生呈明显时间分布,最高峰出现在第40周至次年第16周;符合流行性感冒冬春季发病高峰特点。原因可能为6月后幼儿来自母体的抗体消失,易感性增高,同时因患儿年龄较小,家属不能擅自用药而就诊率提高也是此年龄组病例较多的因素。2010-2013年,0-岁组病例构成逐年增多,60-岁病例构成逐年减少,可能与2009年新甲型流感流行使人们对流感的认知度提高,老年人自觉接种流感疫苗意识增强,感染机率降低,从而使年龄组构成发生改变。

病原学监测是预防控制流感的关键策略和措施之一,也是每年确定流感流行株、推荐疫苗组份和及早发现变异株的基础[4]。2010和2011年以季节H3型为主,与文献报道一致[5],2012年以B型为主,2013年新甲1型为主。因此,新甲型1、季节性H3及B型流感毒株是金昌市2010-2013年间的主要流感流行毒株。

参考文献:

[1]MulloolyJP,BridgesCB,ThompsonWW,etal.InfluenzaandRSV-associatedhospitalizationsamongadults[J].vaccine,2007,25:846-855.

[2]刘继艳,任玲君,白本海,等.开封市2009-2010年流行性感冒监测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9):3872-3873.

[3]傅伟杰,程慧健,余平.2009-2011年江西省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J].疾病监测,2012,27(5):346-348.

[4]谭毅,唐宁,闭福银,等.广西流感与人禽流感监测网络的建立和运行效果[J].疾病监测,2007,22(8):537-539.

[5]楼萍,李哲婷,刘英豪,等.2009-2011年衡阳市流行性感冒病原学监测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6):1022-1027.

本文通讯作者:许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