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景观保护理念的城市滨水区规划与建设——以广西贵港市东湖改造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基于文化景观保护理念的城市滨水区规划与建设——以广西贵港市东湖改造为例

曾凌云谭泽锋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摘要:本文阐述在滨水区改造建设中,如何从文化景观保护理念的角度出发,充分尊重地域的环境及特征,强调尊重场地的发展过程。在保留本土文化景观的基础上,结合文化遗产保护和生态恢复,建设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

关键词:滨水区文化景观东湖

一、前言

城市文化景观是世界遗产委员会在1992年提出,并被正式列入到世界遗产当中。文化景观代表的是《世界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公约》第一款中的“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阐明了以地域为基础实施遗产保护的本质特征。城市景观主要的侧重点是:地域、历史、文化以及具有特色的城市改造和再现。

由于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缺乏环境保护意识,造成了滨水区环境的严重污染,一些城市滨水区由于水体污染成为了人们避之不及的场所,有些滨水区的景观设计为了迎合潮流而流于形式,没有考虑城市自身的地域及文化特征,失去了应有的自身魅力。

二、项目概况

东湖位于贵港市城区东侧,总面积744.5亩,其中湖泊面积688亩,是广西最大的内陆公园。东湖西隅是贵港东湖公园,始建于1930年,1988年定为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满园古木参天,是集园林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湖水污染加剧,东湖水质持续恶化,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终成死水一潭。未整治前,由于多年接纳生活污水及城市污水,以及围塘造田,填土建房,很多小型湿地消失,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大量的物种丧失。

旧城改造开发历来是城市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作为贵港人民的母亲湖,对东湖实施整治早就成为全市人民的强烈愿望,多年之前就被市委和市政府提上议事日程。2007年,市人民政府将东湖及其周边地区的开发整治合成《贵港市东湖综合整台开发项目》,面向全国召集有实力的企业对东湖及其周边进行综合整治和统一开发。2007年6月,新疆广汇集团与市政府签约,由其全资子公司广西广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对东湖综合整治开发项目的全权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

2008年4月东湖综合整治开发工程开工,工期8年,于2016年10月竣工。项目包括“东湖综合整治工程”及“周边房地产开发工程”两部分。将从根本上改善东湖地区的人居环境,全面优化东湖地区的城市功能。改造后的东湖生态环境、人居环境以及交通状况大为改善,东湖综合整治开发的综合效益已经初步显现,正逐渐成为贵港市建设和现代化发展的靓丽名片,居住价值、文化价值、商业价值得到有效提升。

三、文化景观规划原则

东湖景观规划的核心在于:一方面,通过景观空间的合理布局,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另一方面,以景观建设促进城市发展,努力打造一个集园林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通过创造丰富的特色景观空间,将休闲与旅游,商业与娱乐等城市功能有机融合,成就贵港人的一个湖居理想,让人、建筑、自然、城市和谐共生。

该项目的景观规划设计坚持了以下五项基本原则:

1尊重历史文脉原则:将滨水景观空间与现有的人文环境有机衔接,营造出充满人文氛围的滨湖景观环境;把文化引入景观中,增加景观的文化内涵,体现景观的当地特色。

2实用性原则:规划设计考虑市民的休闲和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景观的使用价值。同时注重滨水区步行系统的合理组织。

3绿色生态原则:规划过程遵循环保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协调人与环境、城市之间的关系,保证滨水区景观生态与社会效应的发挥,强调自然保护和生态平衡。

4可持续发展原则:各个时期的建设在创新的同时保持协调一致,延续原有的文化氛围和文化脉络,使整个环境的风格协调一致。

5以人为本原则:东湖的规划设计以人的需求为基础,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考虑人的尺度和心理要求,将人的活动性和舒适性作为景观规划的出发点,强调景观的宜人性,建筑与人的亲和性,空间舒适度等内容。另一方面,改变传统的道路铺地设计给人造成呆板的形式和单一的灰色调的消极印象,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直线与曲线相结合,使地面铺装成为积极的环境视觉要素。

四、特色景观布局

滨水区的景观风貌是城市形象和人文精神的代表,城市滨水区改造建设要从文化景观保护理念的角度出发,充分尊重地域自然环境及特征,强调尊重场地的发展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强调本土精神,结合文化保护和生态恢复,塑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观。同时注重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性,促进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展示城市的文化价值,并创造城市、历史、人与自然共生的新型城市。

广汇东湖城效果图

图片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

东湖人文景观整体规划由四个大节点及几个小节点组成,大小节点相互穿插。四个大节点主要有翼王亭、文化长廊、林荫广场、荷花仙子这四个主题组成。

1翼王亭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建,八角形砖木结构,重檐琉璃瓦盖顶,高9米,宽12米,亭内施兰花板,四周砌八条圆柱,高4.5米,刷红色。东面两圆柱有原国民政府监察院于佑任题书的对联:“田畴历史卢龙塞,锦里馨香丞相祠”;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李宗仁题书“还我河山”的横额。西面两圆柱有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白崇禧题书的对联:“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2文化长廊位于本园的中心位置,由圆形广场和半圆形围合长廊组成,是集休憩、集散、演艺、瞻仰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同时也是景观功能控制性区域。

3林荫广场位于休闲长廊与游船码头的中轴线位置,充分利用原有古树名木,在树下设置园路、草地、灌木丛及休闲园凳等景观元素,营造温馨浪漫的休憩交流空间。

4荷花仙子位于东湖西隅和钓鱼岛之间的荷花池中央,为混泥土结构塑像,体型清丽苗条,手擎荷花翩翩起舞。

五、存在问题及反思

由于市政府缺乏资金投入,开发商出于利益考虑,填了大部分水体作为房地产开发,使东湖的蓄洪能力大大减弱。此外,成栋成片的高楼犹如屏风般在东湖突兀耸立,从四个方向全方位把东湖包围起来,使东湖的景观观赏环境大大减弱,城市天际线显得呆板。市政府在开发招商前,应该明确制定控制性规划,规定景区150米之外可以建高层,150米之内的建筑应该以贵港文化特色的建筑为主,高度应该控制在7层以内。这些低层建筑包括住宅,商业,文化,以及小型广场,公共建筑等。另外,房地产开发商基于经济利益考虑,对景观的维护、保护和美化力度有限,物业管理粗放,贵港政府痛定思痛,响应市民的呼声,于近年将其纳入市政管理,以确保市民休闲、娱乐的质量。

六、结语

东湖在改造建设过程中,将苏州园林风格元素巧妙地引入整个公园的建设中。整个公园展示区的建设尽量保留原有的大树、树木,绿地面积由原来的近1万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2万平方米,地面植被经重新改造和铺设,更加美观大方。历经8年的综合整治和改造,东湖逐渐恢复元气,已成为生态良好、景观独特、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功能完善的生态社区,真正做到了还湖于民。

参考文献:

[1]张智荣.贵港市东湖综合整治开发:旧城改造的典范[N].贵港日报,2012-6-21.

[2]张继红.西安历史文化遗迹保护与城市景观设计研究[J].科技展望,2017(27).

[3]陈婉,张亭.因地制宜适意成筑——福建南平朱熹路绿道景观实践[J].浙江园林,2017(2).

[4]邱霞.南平市朱熹路(夏道段)滨水景观带规划设计[D].福建:福建农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