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河绿地景观规划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城市滨河绿地景观规划探析

杨景舒

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城市滨河绿地是构成一个城市文化载体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滨河绿地直接的反映了一个城市对滨河景观的保护程度和人居住的环境条件,间接的体现了城市发展建设的水平。滨河绿地景观的设计是城市特色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去为数稀少的地标性建筑和商业区,滨河绿地直接向人们展示城市现有的面貌。

关键词:城市滨河;绿地景观;规划

1滨河绿地对城市的作用

1.1滨河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

水滨空气环流过程、水滨生物过程是发生在滨水地区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两种自然过程,也是对城市等人类聚居环境质量影响最大的两种自然作用力。由于下垫面的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与反射程度也不同,大面积的水体吸收和存储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由于水体的热容大于陆地,其升温和降温速度都远远慢于陆地,从而在两者上部出现空气环流,产生我们通常在水边都能感到的凉爽、清新、湿润的“水陆风”。这就减弱了地面温度的骤变。另一方面,河流朝向水面方向的水滨空间都呈开敞形式,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

1.2滨河绿地对城市社会环境的作用

滨河区往往是人类经济的活动中心。滨河绿地可以为相当大的城市面积提供休闲面积,人流的汇集必然能带来更多的商机。滨水游憩绿化有机地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之中,充分利用水体和临水道路,点缀以园林小品和装饰小品,成为附近居民及游人的休息、娱乐、观光场所。

2滨河绿地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2.1总体定位

如果从城市绿地系统功能上划分,作为有保护意义的生态廊道是所有河道的基本功能,除此之外这条河流本身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所流经的区域在城市中所处的位置、滨河绿地邻接用地的功能都会对滨河绿地的性质产生影响。

对于开放性的滨河绿地空间,除了它自身的生态基础条件和历史文化积淀外,也需要结合临近用地的功能及建设情况考虑功能定位,利用城市的总规或详规解决这方面的内容。通常这种开敞的滨河绿地不同于一些主题公园,临近绿地的城市用地性质直接对绿地内部的设计内容产生影响。

2.2植物配置

植物是滨河绿地中重要的景观要素,也是营造绿地空间的最佳材料。植物配置不仅讲究绿地形态,讲究植物质感与色彩的配置,还讲究植物群落的生态合理性。通过合理的配置手法,植物可以形成宽阔、拥挤、有序、通透等各种空间形式。

从空间上,以平面和立面两种形式来营造丰富的绿地空间,平面上分割绿地本身,立面上分割人的线野,通过两者的组合,达到空间营造的目的。从层次上,植物群落为基本单位,进行单独的或组合的,小面积的或大面积的层次配置,构造出形态各异、色彩丰富的小森林、树丛、疏林灌木、小灌木丛或纯草坪等多种植物空间形式。从物种上,实行乔、灌、藤、草、地被植物及水生相互配置,并且选择针叶、阔叶,旱生、湿生、水生的等,以及不同高度、颜色季相变化的植物,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建立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科学的植物群落,构成一个稳定的、长期共存的复层、混交立体植物群落。

2.3河岸线的设置

河岸线因具有高低起伏不平的地形,常遇到一些台地、斜坡、壕沟,可结合地形将车行道与滨河游玩的路别设在不同的高度上,在台地或坡地上设置滨水路,常分为上下两条,一条临近干线人行道,高度与交通干线一致;另一条设在常年水位线以上,滨水路宽度依地形的变化程度确定,在斜坡度较小时用绿地化斜坡相连,坡度较大时,用坡道或石阶相互贯通。在在码头或小型广场地段,通常在石阶道进出口的中央或两侧设置,并在适当的位置留出行人驻足远眺的平台,面积可大可小。一些突出河湖岸线的半岛地带是滨河最具有风景表现力和吸引游人的地方,可以根据面积大小和需要布置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物和广场。

3滨河带状绿地景观规划理念探析

3.1滨河绿地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性质一般从水利上来说,流经城市的每一条河流都是流域治理的有机组成,其在水利上的分工大概可在行洪、分洪、灌溉、航运、纯景观等方面加以区分。如果从城市绿地系统功能上划分,作为有保护意义的生态廊道是所有河道的基本功能,除此之外这条河流本身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所流经的区域在城市中所处的位置、滨河绿地邻接用地的功能都会对滨河绿地的性质产生影响。例如新乡市牧野湖景观工程,政府根据历史文化和城市区位的不同,体现历史文脉的延续,城市文化与生态核功能相结合,生态休闲功能的功能定位。其不再是简单的排洪、排污通道,而是新乡市城市绿地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生态休闲廊道,是城市滨水区综合开发建设的重要内容。

3.2寻找与城市的关系对于一个面向全市开放的滨河绿地从交通分析上获得必要的信息对未来场地的组织至关重要,同时由于有许多跨河大桥穿越绿地,这会增加一种特殊的观赏视线,另外那条大桥是城市中最重要的桥梁,也会对绿地设计内容产生影响。通过交通分析,可以确定带状绿地的出入口位置,出入口的规模、哪些区域会产生商业价值。除了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分析之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临近用地的现状功能及未来建设情况,一般可结合城市的总规或详规解决这方面的内容,通常这种以休闲为主的全开敞型绿地不同于一些主题公园,临近绿地的城市用地性质直接对绿地内部的设计内容产生影响。

3.3尊重场地从生态学角度讲,滨水区域是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特性的区域,和城市内部预留的公共绿地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在一段历史时期内,我国在生态伦理、生态价值方面的基础教育普遍不足,因此很多未经保护的河道已经丧失了自然面貌,成了城市经济活动的牺牲品。关注每一条河流在长期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地形、植被等自然要素及其组合结构,如:曲流、深潭、浅滩、河漫滩、积水沼地、阶地、三角洲等,结合这些自然细节进行水岸设计,本身就是最具特色的滨水景观设计。要尊重场地,善于发现场地的灵魂,并能挖掘出场地的潜力。

3.4文化的引入每个景观规划项目的设计建设方都希望有一个好的文化内涵在里面,尽管滨水绿地只是一个具有休闲与商业功能的用地。为了避免在文化引入方面生搬硬套,牵强附会,那么对河流本身的历史和人文故事的挖掘工作就必不可少。如:牧野湖规划就是以牧野文化为主题,武王雕塑、会盟台以及姜太公钓鱼处等无一不体现出牧野大地的历史和人文。石榴门、月季广场体现了新乡城市市花的文化内涵。

3.5特色的夜景观表达若要营造一个富有特色的且符合绿色照明及技术要求的夜景观,还需遵循景观规划设计的一些科学规律。为使滨水绿地夜景观与城市主体景观有良好呼应,我们从夜景观的总体规划着手,并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部署,结合城市现在及未来的空间布局,从艺术整体美的角度制定滨水绿地夜景的目标,实现夜间景观艺术美的持续。规划景区亮照分区、亮照分级、亮带、光色等,反映夜景观整体性。牧野湖以突出“湖光岛影”为主打,沿湖边、岛沿设亮带。在直径16米的大水车上设置动态的LED点光源和灯带,在广场上设景观灯、园路边设园灯。在滨水绿地轮廓的夜景观处理上,灯光组织应有效配合绿地整体音乐化的轮廓,突出“重音”部,弱化“低音”部,以体现绿地天际轮廓的本质美。要反映滨水绿地夜景观的点、线、面关系,使夜景观明暗中有主次、变化中有统一。

4结语

城市滨水绿地是城市中特定的公共空间,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同时滨水区又是城市特色集中表现的焦点,人们可以从滨水绿地的景观中感受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历史特色。因此,城市的滨水绿地景观的设计应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独特空间,成为城市中舒适的亲切空间。在具体的景观规划过程中还应该跟当地以及工程实践结合起来,综合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宇雪,黄桂丹.森林公园植物景观改造提升思路[J].现代园艺,2012

[2]陆隆基.南明河景观改造思路及设计要点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