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场遗留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与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化工场遗留场地土壤污染调查与评价

何明生

广东粤风环保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很多化工、重工企业所遗留的场址需要重新进行规划使用,为保证规划用地使用安全性,避免化工企业遗留的污染物质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做好化工遗留场地的土壤风险评估与修复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以某化工场地为例,对其土壤风险评估与修复进行了相应分析,期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文章以化工遗留场地的土壤风险评估与修复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污染场地概况进行了简单的讨论,随后分析了场地污染识别,最后着重对采样方案及结果进行了探讨供参考。

关键词:化工遗留场地;土壤风险评估;修复建议

前言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很多化工、重工企业所遗留的场址需要重新进行规划使用,为保证规划用地使用安全性,避免化工企业遗留的污染物质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做好化工遗留场地的土壤风险评估与修复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以某化工场地为例,对其土壤风险评估与修复进行了相应分析,期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污染场地概况

某场地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当下周边为较为成熟的住宅区和商业中心,从场地使用历史沿革发展来看,在场地东侧与东南侧,存在橡胶厂厂区,该厂区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靠近本场地的潜在污染设施有空中运煤道及水循环系统。在场地南侧,曾建有重型机械厂,于1948年建成,无潜在污染设施。在场地西侧,曾建有华南物资供应站,靠近本场地的设施为仓库,无潜在污染设施。总的来说,目标场地周边土地利用以工业用地为主,直至橡胶厂区与重型机械厂搬迁,周边地块重新开发为住宅小区,周边土地利用转变为以住宅用地为主。

二、场地污染识别分析

在实际调查识别工作开展中,主要遵循《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4)要求标准,由于部分纸质资料缺失,做好资料收集的同时,还需要调查人员辅以现场调查获取场地信息。现场调查主要采取现场踏勘、走访当地群众方式进行。具体调查所得地块周边历史生产情况,从污染识别结果来看,周边工厂的污染物向场地迁移可能途径包括两种,一种是通过地下水迁移,一种是通过大气迁移。经调查得知,场地地势与周边相比较高,整体呈现西南高、东北低,地下水呈西南向东北流向,因此重型机械厂与橡胶厂通过地下水的方式迁移至本场地的可能性较低。从查阅历史地形图资料信息可知,橡胶厂临近场地设施主要是水循环系统与空中运煤通道,重型机械厂则无生产设施与本场地相邻,且上述两厂区生产车间及废气排放口距离本场地较远,因此通过大气迁移途径致使场地受污染物污染的可能性也比较低。

完成上述两种主要污染迁移途径可能性分析后,致使场地污染可能存在以下途径:一是场地地块与原广州橡胶十一厂垃圾堆放点比较靠近,而橡胶垃圾堆有渗透液流出,因此有可能通过垃圾迁移对场地造成污染。二是场地地块与原广州重型机械厂比较靠近,有可能地块受机械生产产生的污染物影响出现污染。三是场地地块存在历史堆煤点、变电房,煤堆污染物渗透进土壤,变电房变压器用油渗透进土壤,有可能致使场地地块遭受污染。

三、采样方案及结果分析

本次方案是根据场地环境调查阶段的相关要求,在搜集分析地块相关资料与对地块进行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的基础上,采用分区布点法和经验判断法,结合地块的功能单位规划分布情况,判断最大可能存在污染的重点区域,形成布点方案,并制定本地块环境调查阶段的采样方案。

(一)采样方案

本次采样调查遵循根据国家《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规范》(HJ25.1-2014)、《污染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等规范文件,并结合本污染场地实际来确定最终的采样方案。本次采样调查共分为8个土壤采样点,送检25个土壤样品(含3个土壤平行样),3个地下水监测井共送检4个地下水样品(含1个地下水平行样),为保证采样方案的客观合理性,在场地地块外另寻两处没有进行工业生产活动开发过的区域,布设了两个背景点。每个背景点共采集了两个土壤样品。采样深度遵循《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和《场地环境评价导则》(DB11T-656—2009)要求设置,其中表层采样深度为0至1.5m,同时,在钻探中每0.5米采集一个土壤样品进行现场筛查,如筛查发现存在污染时,则钻探深度至少为污染截止后2米或直至隔水层顶板。

(二)实验检测结果分析

本次实验样品检测的指标为:挥发性有机物(VOCs);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总石油烃(TPHC6-C36);重金属(砷、镉、铜、镍、铅、砷、锌、汞)。另外,变电站周边的土壤样品加测多氯联苯(PCBs)。本次调查过程中,实验室取10%内部平行样,其RPD均满足0%~20%的要求。

从土壤检测结果来看,8种金属在送检的所有土壤样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检测浓度均低于土壤筛选值;总石油烃类S7采样孔中的部分样品中检出,检测浓度均低于土壤筛选值;半挥发性有机物中仅有酞酸酯类成分在S2、S3采样孔中的部分样品中检出,检测浓度均低于土壤筛选值;挥发性有机物中仅有甲苯在S6采样孔中的部分样品中检出,检测浓度均低于土壤筛选值,说明此次布置的土壤点位均未受到明显的污染。从水样检测数据来看,没有检测出六价铬,除GW3处的地下水中的氨氮超过地下水Ⅲ类标准外,其他均未超标,地下水水质较好。

四、总结

从上述检测结果来看,结合《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筛选值-珠江三角洲》中商业用地的标准限值进行分析,相应土壤重金属检出值均未超出筛选值。虽然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s)、总石油烃(TPH)存在部分检出现象,但从各种物质的浓度值来看,均未超过相关评价筛选值,符合地块商业商务用地要求。但从现有的调查结果来看,研究区依然存在一定的污染物,尤其是重金属污染物,这种污染物无法从环境中彻底消失,建议采取措施对污染源进行控制,防止重金属污染物进一步扩散迁移,保障该区域污染不会进一步加重。当下,重金属污染物有很多防治处理措施,例如可采用固化稳定化技术,改变重金属污染物存在形态,使其处于固定状态,防止出现扩散迁移。又如采取土壤淋洗技术,可以有效消除重金属污染物,降低重金属污染浓度。

参考文献:

[1]徐磊.某化工厂污染场地风险评估与修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

[2]鹿守敢,孟慧芳.某化工企业搬迁遗留场地环境调查与健康风险评估[J].环境科技,2018(6):40-45.

[3]陈莉娜,张帅,许石豪,等.典型有机化工遗留场地的健康风险评估[J].广东化工,2017,44(9):19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