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与和谐社会相协调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策略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2

建构与和谐社会相协调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策略之我见

汪小红

汪小红(浙江省临安市西天目乡人民政府浙江临安311300)

【中图分类号】R16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2-0082-02

【摘要】《左传》写道“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怎样做好新时期的计划生育工作?30多年来,我国在较短时期内基本上完成了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计划生育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政策引导机制创新打造标本

以临安市为例,“十五”期末,全市户籍人口52万人,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五年户籍人口出生总数为1.8万人,比“九五”少生约3000人,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得到巩固。

但值得注意的是,人口增长速度下降,还没有彻底消除人口对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压力,低生育水平条件下的人口问题更加复杂化、多元化和隐蔽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人口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建构与和谐社会相协调的人口发展策略,从广泛的领域采取综合措施解决人口问题,已成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坚持政策引导,树立新型生育观念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以自愿减少生育作为社会发展目标,加强对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以及一系列社会经济措施的投资,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采取政策推动、激励机制和综合治理的措施是抓紧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最重要、最有效的办法。

坚持必要的行政、经济制约手段也是政策有效的保障。近几年来,临安市各级政府普遍推行了依法行政,通过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计生违法案件的立案率、结案率明显提高,具体工作走上了依法管理的轨道,传统婚育观念的影响大幅度萎缩。

二坚持机制创新,建立健全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是重中之重。2005年以来,在国家和省市计生部门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各地开始试行计生家庭奖励补助和养老保障制度。近年来,临安市在稳定现行生育政策的前提下,从过去的处罚多生过渡到现在的奖励计划生育家庭,以政府通过政策扶持与经济奖励的办法,人口政策在实践中强化建立有利于计划生育、有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全市仅2006年就有945对夫妇得到了奖励扶助,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坚持综合治理,打造标本兼治的工作格局

就综合措施而言,除了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外,还应重点把握好以下环节:

——大力提高人口素质。这是推动解决瓶颈问题的首要环节。要把注意力转移到重质量上来,加强出生人口质量干预的法制建设,实施出生婴儿缺陷干预工程,以及高危筛查、疾病监测和预防治疗等技术干预,解决群众少生的风险问题,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同时,大力开发人力资本,在巩固和发展义务教育的同时,关注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改革现有高等教育体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平均教育水平。

——加快城市化进程。通过体制与制度创新而实施国家的城市发展战略,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节人口流动状况,逐步实现城乡人口自由流动,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接纳更多的农村人口。

——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推进计划生育依法行政,避免体制转换和计划生育工作转型变轨时期对计划生育政府行为的影响是当务之急。要在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体系,全面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基础上,严格执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责任制度、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和公示制度,规范执法行为,落实执法责任,推进计划生育政务公开,规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

——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发挥计生协会、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以及各级非政府组织在计划生育中的作用,推动“政府行为非政府化”局面的形成。在新时期,如何把协会建设成能开展实际工作、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以及在村组和社区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精神文明建设和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将是新世纪新阶段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关键。

——深化人口与计生工作改革。下决心突破现成经验、现有模式、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加快建立“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着重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稳定的计划生育投入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新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规范计划生育经费投入渠道,全额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确保计划生育工作“吃皇粮”,保证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需要;二是完善宣传教育、综合服务、科学管理相统一的工作机制。按照“大宣传、大联合、出精品”的思路,建立公益性宣传机制,围绕生育、节育、优育,积极开展生殖保健服务,制定科学规范的工作制度,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三是建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和考试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推行岗位竞争制和人员聘用制,认真落实绩效优先、按劳取酬和兼顾公平的原则,加强计划生育干部队伍特别是基层计划生育干部队伍建设。

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给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影响生育水平的两大重要因素中,即计划生育政策作用和社会经济发展作用,后者将起着越来越大的决定性作用。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快政府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实行综合治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唯其如此,才能真正解决人口问题。

参考文献

[1]左文远.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质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全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4,24(11).

[2]刘畅.上海市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服务量变化情况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6,9(11).

[3]吴继承.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医学信息杂志200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