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医学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万敏婕

(宜昌市中心医院湖北宜昌443003)

【摘要】留学生在异国他乡常会遇到很多问题,造成一些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心理健康的发展。随着留学生的逐年增多,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现已引得很多学者前去探讨。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医学留学生,通过对医学留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与探讨,发现医学留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本人及所处环境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出相对应的对策,来确保医学留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医学留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7-0309-02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各国关系越来越紧密,高等教育也呈现出国际化趋势。国内一些政策的实施,使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文化的广泛传播,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方便了很多人出国留学。由于多数留学生处在心理发展期,心理还不是很成熟,还没有能力去很好的处理在陌生环境中发生的一些事情,可能还会给留学生带来一些心理方面的影响。

1.医学留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1语言水平不高

在一个陌生的环境,语言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决定你能不能和别人正常的交流。很多留学生在异国,感觉自己特别孤独,没有可以谈心的朋友,语言方面的阻碍使他们很难快速的融入到学校的生活和学习中去,以致他们渐渐的开始自我封闭。一些留学生面对这种问题学会不断地调节自己来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而有些留学生的适应能力比较弱,会因此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威胁到他们的心理健康。语言学习对每个留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语言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留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难以学好。语言交流障碍对于留学生来讲影响很大,在学术和专业知识方面阻碍了他们和其他人的交流,对留学生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减缓了他们在学业上的进步,同时也影响了留学生的人际交往发展。对其心理承受弱留学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态度。

1.2医学专业压力过大

留学生主要是为了学术交流,提高专业技能,而留学对于留学生来讲也是个巨大的挑战。各国之间有不同的教育体系和教学方式,西方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交流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中国教育是以老师为主体,老师起主导作用,带着学生学习,以致出现学生与老师之间交流缺乏和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等问题。另外,医学专业课程比较多,要求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加上大学老师为保证课时的完成,对课时内容只能精炼的讲,这就需要留学生花费很多时间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工作。在此情况下,留学生可能会因为学习压力较大而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

1.3化的不同和宗教信仰的差异

在文化差异性这个环境下,各国人的思想观念也会有所不同。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而来西方的那种平等自由开放思想文化的影响着华留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在宗教文化上,中国只有较少的人信仰宗教,来华留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有很多,有的人信仰基督教,有的人信仰伊斯兰教。由于这两种差异的存在,使留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还有部分留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和其他人打交道,更不习惯于和异国的老师和同学交流,这对于他们快速融入陌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增加了困难。

2.医学留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2.1留学生应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

留学生应注重语言水平的提高,努力学习语言,强化语言能力,语言是是留学生进入新生活环境的第一步。学好汉语不但可以对他们学习医学专业知识有很大的帮助,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增强他们的技能,还对他们和其他同学的交流有一定的改善,帮助他们交到一些新朋友,同时可以在学习和生活上和同学和老师有一些互动,促进彼此的进步,缓解了他们来到异国的那种焦虑的负面情绪。所以高校不仅要传授留学生的医学专业知识并帮助他们理解,达到掌握的程度,还要培养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能力,组织各种学校的活动并鼓励他们积极去参加,帮助他们去更好的了解彼此的民族文化,促进学生间的交流,缓解了文化差异产生一系列心理影响。

2.2培养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

留学生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很多方面还不是很适应,这需要一段时间去进入这种环境中,那么培养留学生去适应跨文化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留学生的老师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带领他们快速融入到这种文化环境中,在他们的心理健康方面给出正确的指导。在国际上,很多国家针对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了一些工作,如美国、加拿大等教育大国为了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组织了专业的人员和组建了专业的心理机构,方便留学生去咨询心理方面的问题。日本的一些大学也都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检查室。新西兰理工大学专门为中国留学生专门设立了中国学生咨询室,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帮助[3]。而我国的各大高校在关注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也可以建立留学生心理咨询室,并加强老师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全方位的发现留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例如同学之间出现冲突和恋爱不顺等一些情感问题,可以做到提早预防,并能及时治疗。同时,学校应在不同的学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了解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时刻关注着留学生的心理变化,能够尽早的有效的处理他们的心理问题。

2.3医学院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心理健康问题影响着留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目前,学校和社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广泛,针对这一问题社会上出现了很多关于心理问题咨询与治疗机构。学校也建立了心理健康中心,主要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让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能很好的进行心理疏导和调节。医学留学生主要存在适应新环境的问题,可以教育他们怎样适应这种陌生环境中角色的变化和如何建立正确的观念。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校在传授他们知识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但是学校又不是万能的,不如学校对留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方面进行培训,对于留学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自我调节,适应不熟悉的文化环境,远离消极的状态,提高医学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结语

医学留学生是大学生这个群体中的特殊部分,由于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很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反应形式,国际和教育对留学生心理健康又颇为关注,所以对医学留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心理学相关知识,利用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把他们培养成健康的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艾沂.提高在华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研究[J].外国留学生工作究,2012(3):64-68.

[2]陈慧,常悦.珠留学生适应问题的研究及政策探析[J].外国留学生工作究,2013(3):63-70.

[3]王佳.医科院校留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5):636-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