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李勇

长沙市第三医院心胸外科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对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抽选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60例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肺叶切除组,开展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肺段切除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肺功能及安全性。结果:肺段切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肺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等和肺叶切除组比较,均明显较优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具有疗效可观及安全性高等优势。

【关键词】早期肺癌;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安全性

近年来,伴随着环境污染现象的加剧,空气质量下降且吸烟人群剧增,使得肺癌的发生概率明显提升[1]。该疾病的死亡概率较高,且病情进展快,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存在严重不良影响。早期肺癌可通过手术的方式将病灶切除,进而改善患者的病情,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我院为探究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用于早期肺癌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特抽选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部分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详细报道见下文所示。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将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60例选入研究中,对所有患者实施单双号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肺叶切除组及肺段切除组,30例为一组。肺叶切除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为24例、6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为(54.93±5.12)岁;肺结节大小(0.4-2.8)厘米,平均肺结节大小为(1.37±0.06)厘米;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可分为17例鳞癌患者,13例腺癌患者。肺段切除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为21例、9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为(54.71±5.06)岁;肺结节大小(0.3-2.9)厘米,平均肺结节大小为(1.29±0.08)厘米;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可分为鳞癌:腺癌=19:11。对以上两组早期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发现无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不具有意义。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以后均接受双腔器官内插管,完成麻醉后(静脉复合),对单侧的健肺通气,将其体位调整为健侧卧位,完善常规的铺巾与消毒工作。取1.5厘米的切口在腋中线的第七肋之间的位置,用作置入胸腔镜,将胸腔镜与Trocar置入。对胸腔内部是否有粘连状况存在、肿瘤的大小、病灶位置以及纵膈淋巴结肿大的情况进行观察。依据疾病病变的位置分别取主操作孔在患者的腋前线第三或者第四肋之间,取副操作孔在腋后线及肩胛下线部位,切口大小为2厘米。开展逐层的解剖并进入患者的胸腔中,将切口的保护罩置入至操作孔中。

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结合肺段的具体发育情况以及肺裂的发育情况,分别对患者的肺段动脉、肺段静脉以及支气管等进行处理;针对左肺上叶舌段、下肺叶背段以及固有段,若肺叶间裂具有较为良好发育的情况,则应当对动脉进行优先处理,随后对静脉与支气管进行处理;若肺叶间裂的发育不全或者拟定将其他的肺段切除时,则影响将纵膈胸膜打开,进行顺序解剖以后,再确定走行及结构以后再开展处理。采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对患者的肺段动脉、肺段静脉以及支气管开展操作;依据肺门部位的肺段间静脉判断肺段间水平,对其确定以后采用胸腔镜直线型切割缝合器为其开展操作;针对疑似肺癌或者已经确认为患有肺癌疾病的患者,为了确保切缘与肿瘤保持2厘米以上的距离,必要情况下应当对部分与肺段相邻的组织切除;针对远方支气管肺癌患者,为了确保准确的分期,应当开展采样处理或者实施淋巴结清扫处理。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则对患者肺部的血管、叶间裂以及支气管等使用超声刀、电凝钩以及内镜直线切割温和器进行操作。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早期肺癌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胸引流管拔除时间)、肺功能(PEF、FEV1/FVC)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过SPSS20.0版进行处理,两组早期肺癌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为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其手术情况与肺功能均为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用P<0.05代表两组早期肺癌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早期肺癌患者的手术指标

肺段切除组患者的手术耗时较肺叶切除组短,术中出血量少于肺叶切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胸引流管拔除时间短于肺叶切除组,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2.2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

肺段切除组患者的PEF、FEV1/FVC均明显较肺叶切除组高,P<0.05,详细结果见表2所示:

3讨论

肺癌是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均存在威胁的肿瘤。由于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且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多数患者发现疾病时已发展为晚期,错失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机,早期肺癌常采用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2]。

电视胸腔镜在临床中较为常用,近年来伴随着该技术的发展及患者对手术以及术后生活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升,使得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在临床中逐渐广泛应用[3]。肺叶切除术是临床中治疗肺部肿瘤疾病的金标准,是肺部恶性肿瘤疾病治疗的首选措施。但是近年来,临床的治疗目的逐渐转变为尽可能将手术对患者身体所产生的损伤减小[4]。使得非局限性切除成为治疗较好的选择。肺段切除和肺叶切除是目前临床中肺局限性切除最为主要的两种方式。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是对肺内动静脉、淋巴结群以及支气管肺泡等进行切除的有效方式,与外科肿瘤的治疗原则相符。相关研究指出[5],针对特定患者可开展肺段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包括肺组织保留较少、受其他并发症的影响,无法进行肺叶切除治疗的患者。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肺段切除术比较,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术后恢复时间短、手术对患者肺功能所产生的影响小,可以将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减少。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对术者具有较高的要求,且对于麻醉团队的配合情况具有严格的要求,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受限制。肺段切除治疗较适用于身体状况较差,或者前期接受肺叶切除手术但效果欠佳的肺癌患者中,可以有效将手术对患者肺功能所产生的影响减小,且可以降低胸腔的引流量,对患者术后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本次研究中,经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的肺段切除组患者的手术耗时短于经肺叶切除术治疗的肺叶切除组,其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胸引流管拔除时间均较肺叶切除组少,肺功能(PEF、FEV1/FVC)均高于肺叶切除组,P<0.05,说明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效果可靠,可以获得确切的近期疗效,且可以将患者术后恢复的时间缩短,减小手术对其肺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此外肺段切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较肺叶切除组低,P<0.05,说明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广泛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吕建发.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1):32-33.

[2]谭程,孙小康,刁明强,等.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J].四川医学,2016,37(6):620-622.

[3]赵纯,曹隆想,张翀,等.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评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44(2):213-216.

[4]王耿杰,马良赟,廖泽飞.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外周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217-219.

[5]糜烨东.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术后近期疗效评价[J].医药前沿,2016,44(3):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