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何惠红

无锡市中医医院门诊部214071

摘要:目的:探究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接受诊疗的患者114例作为分析对象,分为两组,其中接受常规门诊护理的57例患者为对照组;另外57例患者接受风险因素管理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8.77%)低于对照组(24.56%),其护理满意度(96.49%)则高于对照组(8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风险因素管理;医院门诊护理;护理满意度

前言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科室,接受的患者种类较多,疾病类型参差不齐,在诊治过程中往往由于传染病、气候等因素使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影响其病情恢复[1]。为了提高门诊护理效果,风险因素管理主要是根据门诊中存在的风险,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患者对门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3]。为此,本实验以我院门诊诊治的114例患者为对象,对其护理中采用风险因素管理,效果良好,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门诊2017年5月~2018年7月期间诊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14例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31:26;年龄为12~75岁,平均(48.92±6.49)岁;其中高血压22岁,糖尿病12例,胃溃疡9例,其他13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32:25;年龄为13~72岁,平均(49.26±6.28)岁;其中高血压20岁,糖尿病13例,胃溃疡8例,其他15例。本研究项目符合我院伦理委员会要求,所有患者或其家属均已知情同意,排除精神疾病、恶性肿瘤、依从性较差,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两组基线资料上差异具有均衡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护理,主要有消毒杀菌、伤口护理、预防感染、营养支持、注意事项以及健康知识宣教等基础措施。

观察组:给予风险因素管理护理,首先根据疾病的传染性对患者进行分类,对于传染病患者所在的区域进行定时消毒清理,以免感染其他患者;其次,针对患者疾病特点,必要时对其实施疼痛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并对实施心理护理,缓解其不良情绪;再次,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讲述发病原理、治疗机制以及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最后,定时检测患者的体温、血压等指标,并通过营养支持等措施保持其指标水平的稳定性。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的相关数据,并对加以比较和分析。

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门诊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定,其中包含健康教育、护理操作、病历书写、应急能力和患者风险评定5个方面,有20个评分项目,每项0~5分,满分为100分,得分超过90分为非常满意,得分在60~90分为基本满意,得分小于60分为不满意。总体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57×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114例门诊患者的统计数据输入SPSS21.0进行分析,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以n(%)表达,x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

观察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为8.77%,对照组为24.56%,通过计算,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1。

表1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的对比n(%)

2.2两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55/57)大于对照组(47/57),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2。

表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n(%)

门诊患者是医院患者的主要部分,其病症类型较多,病情发展程度参差不齐,患者在治疗中极易发生不良事件[4]。为了提高门诊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在其护理中对其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风险因素管理护理模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风险事件发生,从而对门诊患者的病情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5]。在本研究中,对观察组57例患者实施风险因素管理,通过对患者分类,降低感染率,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实施疼痛护理、营养支持、临床指标稳定性护理等措施,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研究结果发现,与对照组(24.56%,82.46%),观察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8.77%)较低,护理满意度(96.49%)较高,组间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风险因素管理应用于医院门诊护理中有利于提高医院门诊治疗的安全性,对患者的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在诊治中得到风险因素,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改善护患关系,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晓红.门诊风险因素管理对患者和家属满意度、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24):3759-3760.

[2]吴月萍,金爱霞,俞翠玲.基层医院产科护理的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J].大家健康旬刊,2016,10(4):188-189.

[3]宋家莲,叶世明,林霞.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6,3(18):113-114.

[4]陈海英,郭萍,翟文慧.关于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6,6(18):311-312.

[5]张霞.风险管理模式降低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的意义[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3):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