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超声诊断在早期乳腺癌中的应用分析

刘丽丽

新化县人民医院湖南新化417600

【摘要】目的总结超声诊断在早期乳腺癌疾病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通过病理得到明确诊断的乳腺癌0期、Ⅰ期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总结100例患者的临床超声声像特点,计算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以及灵敏度。结果超声检查早期乳腺癌疾病,产生边缘征象的情况比较少见,血流信号低于其他各期乳腺癌检出率,肿块纵横径和肿块内部钙化比存在诊断意义,100例患者接受超声诊断的灵敏度为78.0%,特异度为83.0%,假阳性率为16.0%,假阴性率为22.0%,诊断符合率为84.0%。结论临床中对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开展超声检查,超声声像图存在较高的诊断符合率、特异度以及灵敏度,对于早期乳腺癌疾病的诊断存在极为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超声诊断;早期乳腺癌;超声声像图;应用价值

乳腺癌属于出现在乳腺上皮组织的一类恶性肿瘤,最近几年以来,由于人们生存环境与生活方式出现改变,乳腺癌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关于乳腺癌疾病的发病原因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解释,根据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乳腺癌疾病的出现存在一定规律性,同时高危因素人群诱发乳腺癌,所以临床早期诊断并且治疗对于提高乳腺癌患者预后存在极为关键的作用[1]。由于现在超声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为早期诊断乳腺癌疾病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尤其是在健康体检和临床初检中应用效果明显[2]。本文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通过病理得到明确诊断的乳腺癌0期、Ⅰ期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总结100例患者的临床超声声像特点,计算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以及灵敏度,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所接诊的通过病理明确诊断的乳腺癌0期、Ⅰ期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所选100例患者全部为女性,患者最小年龄29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45.4±6.6岁,所选100例患者术前全部接受超声检查,没有开展新辅助化疗,100例患者分别接受保乳手术或是改良根治术,手术之后患者病理资料完整,同期选取良性乳腺疾病患者资料100例,其中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70岁,平均41.4±4.6岁,分别接受肿物切除或是乳腺区段切除术,手术之后病理资料完整。

1.2方法

调整超声显像仪的探头频率为7MHz到10MHz,对于受检者的乳晕区、乳腺各个象限、腋窝进行扫查,如果存在异常回声,需要观察其大小、边界、数目、是否钙化、形态、内部回声和肿瘤四周与内部血流情况,将上述征象出现情况实施分析[3]。

1.3观察指标

总结100例患者的临床超声声像特点,计算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以及灵敏度。

1.4统计学处理

选取SPSS15.0统计软件加以计算,其中计量数据采取X±S表示,计数资料采取X2表示,计算得出的P值大于0.05表明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计算得出的P值小于0.05表明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肿块的分布与病理类型:两组患者在就诊时表现为乳腺腺体局限增厚20例,乳房疼痛10例,乳头溢液10例,无症状5例,乳腺包块170例,检查期间没有扪及肿物20例,触及同侧淋巴结肿大20例,超声表明同侧淋巴结肿大15例,手术之后病理检查没有显示淋巴结癌转移,通过病理证实100例患者全部为早期乳腺癌,包括浸润或是早浸性导管癌伴随原位癌80例,原位癌10例,其他类型10例,通过病理检测显示,肿块直径低于2cm,中低于0.5cm患者20例,0.5cm到1.0cm患者50例,1cm到2cm患者30例,肿块部位处于上象限70例,乳晕区和其他各个象限30例,良性乳腺疾病100例患者中包括纤维腺瘤60例,增生性疾病30例,脂肪坏死10例;早期乳腺癌100例患者中,超声表明低回声肿块86例,形态不规则76例,分叶状24例,边缘显示毛刺或是蟹足样36例,高回声晕征28例,内部回声欠均48例,后方回声衰减32例,内部点状钙化18例,详细情况将表1;70例纵横比高于0.8,64例患者检测肿瘤边缘或是内部存在血流信号,28例阻力指数高于0.7,上述病理类型和超声显示征象与生长位置不存在相关性;超声检查早期乳腺癌疾病,产生边缘征象的情况比较少见,血流信号低于其他各期乳腺癌检出率,肿块纵横径和肿块内部钙化比存在诊断意义,100例患者接受超声诊断的灵敏度为78.0%,特异度为83.0%,假阳性率为16.0%,假阴性率为22.0%,诊断符合率为84.0%,详细数值见表2。

表110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超声检查表现

3讨论

早期乳腺癌诊断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最重要方式,最近几年以来,由于超声检查技术水平的升高,早期乳腺癌疾病的发现率和诊断率也随之升高,超声技术提高了乳腺癌小肿块诊断的可能性,并且和内部血流现象有效结合,从而提高了临床诊断准确率[4]。根据本文的研究显示,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通过病理得到明确诊断的乳腺癌0期、Ⅰ期患者资料10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总结100例患者的临床超声声像特点,计算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以及灵敏度,结果表明,超声检查早期乳腺癌疾病,产生边缘征象的情况比较少见,血流信号低于其他各期乳腺癌检出率,肿块纵横径和肿块内部钙化比存在诊断意义,100例患者接受超声诊断的灵敏度为78.0%,特异度为83.0%,假阳性率为16.0%,假阴性率为22.0%,诊断符合率为84.0%。超声下早期乳腺癌表现为低回声包块,肿块一般低于1cm,因为良性肿瘤、过小癌肿以及乳腺增生结节在查体时区分难度比较大,因此产生误诊与漏诊的几率较高,超声检查期间,乳腺癌表现为低回声,容易出现形态不规则、毛刺样以及边缘蟹足样,分叶状变化,内部回声不均匀,高回声晕征,肿块后方回声减弱,部分肿块会产生点状粗沙砾样强回声,大部分良性肿瘤和增生结节没有上述表现[5]。

综上所述,临床中超声诊断早期乳腺癌存在较高的诊断符合率、特异度与灵敏度,对于诊断早期乳腺癌存在极为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蒋田,周如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2):32.

[2]陈风华,钱建林,宣丽敏,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评价[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3):98-100.

[3]赵惠柳,罗元,黄蕾,等.人附睾分泌蛋白4联合糖类抗原153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价值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0(15):266-268.

[4]吴文娟,范晓芳,康莉,等.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对比[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7,11(04):844-845.

[5]王艳华,王涌臻.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联合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后随访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7,6(09):1022-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