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2型糖尿病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观察

戴浩

湖南省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22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经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给予的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常规组给予常规降糖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加用甘精胰岛素,经12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HbAlc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常规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χ2=9.514,P<0.05);治疗过程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甘精胰岛素应用于2型糖尿病中,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可用于临床推崇。

【关键词】2型糖尿病;甘精胰岛素;临床疗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数量逐年上升,尤其是2型糖尿病,极大程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中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血糖、尽最大可能保存胰岛B细胞功能,预防并发症[1]。近年来应用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本次研究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现具体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医院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的临床诊断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空腹血糖高于7.0mmol/L,或是餐后2h的血糖高于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高于7.5%;患者对这次研究的目的知情,且同意配合研究;患者能进行正常沟通和交谈。排除肿瘤,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常规组(N=60)中男性患者25例(41.67%),女性患者35例(58.33%),患者最大年龄是68岁,最小年龄是45岁,年龄平均为(58.2±3.5)岁,平均体重指数是(25.0±1.2)kg/m2。研究组(N=60)中男性患者26例(43.33%),女性患者34例(56.66%),患者最大年龄是70岁,最小年龄是45岁,年龄平均为(58.8±3.2)岁,平均体重指数是(25.4±1.2)kg/m2,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相仿,具有比较意义。

1.2方法

常规组:应用常规的降糖药物进行治疗,指导两组患者按常规饮食,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制定相应的运动方案.

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好是哪个加用甘精胰岛素(生产厂家:赛诺菲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00021),于每日下午使用,若有需要可能和其他降糖类的药物同时应用,根据患者的情况酌情使用,使用剂量从小剂量开始应用,每天定时监测血糖水平,根据血糖测得的结果酌情调整其使用剂量,但最大使用剂量为40IU,临床治疗目标是三餐前控制血弹低于6.1mmOl/L.两组患者连续服药12周。

1.3指标观察

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空腹血糖浓度(FPG)、餐后2h血糖浓度(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各指标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低血糖发生次数:患者FPG低于7.0mmol/L,2hPG低于10.0mmol/L判断为血弹正常,FPG低于3.9mmol/L判断为低血糖。

疗效判断[3]:FPG低于7.0mmol/L,或是降低幅度高于30%判断为显效;FPG低于8.5mmol/L,或是降低幅度在10~29%判断为有效;治疗后没有达到上述的两类标准,则判断为无效.

1.4统计分析

利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计数资料用χ2,P<0.05表明两组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3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

研究组的6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4例发生过低血糖,发生率为6.67%,常规组有14例发生低血糖,发生率为23.33%,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类慢性疾病,治疗周期较长,多数患者需终身给药,且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4]。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消瘦),若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没有接受正规降糖治疗,易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甚至引发肾、足和眼部等衰竭,且该并发症治愈率较低,极大程度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影响[5]。

糖尿病中常见的是2型,主要发病机制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有些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随着处于高糖状态的时间延长,胰岛素的抑制作用加强,临床多给予饮食规范,以及运动辅助,加服降糖药物进行治疗[6]。在临床治疗中饮食控制和运动不能有效控制的情况下,需联合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甘精胰岛素是一类人胰岛素,药效长,且药物稳定性高,注入机体后形成胰岛素微沉淀,而后持续稳定释放胰岛素,能平稳降低患者血糖,起到类似胰岛素泵的作用,临床使用中注射时间灵活,更稳定控制血糖。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HbAlc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常规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χ2=9.514,P<0.05);治疗过程低血糖发生率低。

综上所述,甘精胰岛素应用于2型糖尿病中,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可用于临床推崇。

参考文献:

[1]华燕,武金文,蒋成霞,等.西格列汀或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华西医学,2014,15(8):1429-1431.

[2]柴雪妍.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6,27(9):2-26.

[3]魏冬红.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0):2221-2223.

[4]于文静.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5,11(11):172-173.

[5]冯秀娟,李硕良.2型糖尿病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0):1811-1812.

[6]葛红英.2型糖尿病应用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8):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