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益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杜敏华

杜敏华

(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卫生院510850)

【摘要】目的:观察益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慢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益胃颗粒,治疗3个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益胃颗粒中医药疗法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2-0057-02

TheclinicalobservationoftreatingchronicatrophicgastritiswithYiweiparticles

DuMinhua,GuangzhoucityHuadudistrictshilingtowncommunityhospital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clinicaleffectoftreatingchronicatrophicgastritiswithYiweiparticles.Methods:100casesofpatientswithchronicatrophicgastritis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Thecontrolgroupwas48caseswhichgivenDomperidoneTablets,Thetreatmentgroupwas52caseswhichgivenYiweiparticles.Threemonthslater,observingeffectsofthetwogroups.Results:Theeffectiveratewas88.46%intreatmentgroupwhiletheotherwas64.58%.Thetreatmentgroupwasbetterthanthecontrol,therewas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ThecurativeeffectofYiweiparticlesinthetreatmentofchronicatrophicgastritisiseffective,worthyofmoreresearch.

【Keywords】chronicatrophicgastritisYiweiparticlesTCMtherapy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病理检查提示胃粘膜萎缩变薄,腺体成分减少或消失,临床表现为胃脘胀满或胀痛、嗳气、嘈杂、食欲不振、消瘦烧心、早饱、腹痛腹胀等,同时具病情迁延、病程长以及反复发作的特点。胃镜检出率高达40%[1]。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由于与胃癌关系密切,因而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体征无特异性,不能作为诊断的依据,确诊主要靠胃镜和胃黏膜活组织病理检查。其治疗上,症状改善较容易,若取得胃镜及病理上的良好效果则较困难[2]。西药的疗效不佳且不良反应较多,复发率高。相比之下,近些年应用中药治疗慢性胃炎颇有进展[3]。根据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可以参考中医的胃痛、呕吐、痞满、嘈杂等病辨证论治。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因粘膜皱襞变薄,胃腺萎缩消失从而使胃的消化功能减弱,加上长期患病更易于出现营养不良甚至贫血等症。故此此类患者中医辨证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究其根本即为脾胃虚弱,继而易受气滞、食积、寒湿等侵害。日常治疗亦应侧重固其根本,“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脾胃功能健旺则气血生化之源不绝。笔者据此处方益胃颗粒,用以治疗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较好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人资料

选择2013年3月-2013年7月我院门诊就诊的的100例慢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诊断“痞满”,病程均在2年以上。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男21例,女31例;年龄40~68岁,平均(53.7±5.1)岁;病程(2.9±0.6)年;对照组48例,男18例,女30例;年龄30~65岁,平均(48.1±5.8)岁;病程(2.7±0.7)年;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4]之标准:全部经过电子胃镜检查,并在电子胃镜下取标本行病理检查:(1)固有腺体萎缩,减少1/3以内者为轻度、减少1/3-2/3者为中度,减少2/3以上者为重度;(2)粘膜肌层增厚;(3)肠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可有可无);(4)固有膜炎症(可轻可重);(5)淋巴滤泡形成(可有可无)。

电子胃镜诊断标准:1、粘膜颜色改变正常为橘红色,萎缩时呈灰白、灰黄或灰色;同一部位的粘膜深浅不一致,红色强的地方也带灰白色,一般灰黄或灰白的地方可有略隆起的小红点或红斑存在;萎缩粘膜的范围或是弥漫或是局部的,甚至是小灶性的,粘膜变薄而凹陷,境界常不明显。2、血管透见萎缩初期可见到粘膜内上血管,重者可见到粘膜下的大血管如树枝状,暗红色;胃底贲门的血管正常时也可见到。观察血管时要掌握到胃内压力。3、腺体萎缩后腺窝可增生延长或有肠上皮化生而见到过形成的表现,粘膜层变厚,此时不能看到粘膜下血管,可见粘膜表面粗糙不平,有颗粒或结节僵硬感。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第七版《中医内科学》诊断标准:1、自觉胃脘部痞满不舒,闷塞不痛这;2、按之柔软、触之无形,压之无痛,望无胀大;3、慢性起病,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病程在3月以上;4、发病和加重常与饮食、情志、起居、冷暖等诱因有关。达到以上(1)、(2)、(3)即可诊断,(4)项为参考选项。不再分证型。

1.3纳入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标准,年龄在30-68岁,意识清醒者,知情同意且能按医嘱坚持治疗者。

1.4排除标准

排除支气管哮喘,心功能不全,肺结核,胸部肿瘤,肾功能不全,严重水电解质紊乱者;对本方中药过敏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5分组资料

通过SPSS11.5相关程序得出随机数字,根据随机数字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男性25例,女性27例;年龄35-68岁,平均59.5岁。对照组48例,男性23例,女性25例。年龄30-65岁,平均5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轻重程度上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6治疗方案

对照组治疗方案:多潘立酮片口服10mg,每日三次。

治疗组治疗方案:口服益胃颗粒(太子参,山药,白术,半夏,陈皮,甘草,山楂,莱菔子,砂仁,饴糖,韩国煎药机加工包装)口服5g,每日三次。

两组均治疗3月。治疗前后均参考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药新药治疗痞满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级量化标准评分[5]。

1.7疗效判定指标

(1)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侯积分减少≥95%。

(2)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侯积分减少≥70%。

(3)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侯积分减少≥30%。

(4)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侯积分减少不足30%。

1.8统计方法

以上数据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差异性非常明显。

2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表1:慢性萎缩性胃炎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痊愈无效显效有效有效率

对照组117181264.58%

治疗组36222188.46%

P<0.05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学痞满、嘈杂、呕吐、胃痛等病证范畴。因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幽门螺杆菌检出阳性率很高,而且胃动力不足以及胆汗返流,故西医多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防止胆汁酸破坏胃黏膜屏障、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治疗效果明显,但容易复发,通过中医辨证论治探索一种标本兼治的方法有重要临床意义。

中医学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多为脾虚不运,升降失常。治疗主要是健脾益气、理气和胃。胡氏以调和胃气,消食健脾为主要原则,予陈夏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6]。刘氏以温中逐寒法为原则,予椒梅建中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7]。舒氏予自拟养脾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表明中药汤剂具有既能改善、缓解临床症状,又能改善、逆转病理变化的疗效[8]。

本研究所用方剂,以太子参补中益气为君,以山药、白术健脾益气以辅助君药加强补中益气功效,佐以半夏、陈皮、砂仁理气降逆、化湿和胃,以山楂,莱菔子消食导滞,甘草有补脾和胃、止痛、解毒及调和之用调胃和中,并能调和诸药,与饴糖共为使药。通过前瞻性对照治疗,益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比西医多潘立酮片治疗效果好(P<0.05),提示益胃颗粒能改善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动力,改善萎缩性胃炎的消化功能,但本研究仅从体征及临床症状方面评价治疗效果,未能再次完成病理检查,从病理这个金标准评价治疗效果,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徐家裕,等.中华消化杂志.1981:1:202.

[2]唐旭东.百名博士中医临症精华.中国中医药报,2004,17:4.

[3]肖小惠,卢丽婷,刘凤斌.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13(2):24-26.

[4]贝政平,等.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科学出版社出版.1996:224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7

[6]胡慧明,宋常红.陈夏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4):183.

[7]刘才金,何晓凤,袁柳仙.椒梅建中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25例[J].中外医学研究.2011,9(5):98.

[8]舒湘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和证治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5):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