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骨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于红艳

于红艳(牡丹江同济医院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骨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6患者资料。结果:经过我院对所有患者的精心护理,42例患者已经康复出院,3例患者病情出现好转,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及时的确诊和正确的护理方法可以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关键词】骨肿瘤患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7-0210-01

骨肿瘤指发生在骨组织(骨、软骨、骨膜)及骨附属组织(骨的血管、神经、脂肪、纤维组织等)的肿瘤。骨肿瘤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特点,在发病年龄上骨肉瘤多见于青少年,骨巨细胞瘤多见于青壮年,骨髓瘤及转移性骨肿瘤多见于老年人。在发病部位上骨肉瘤及骨软骨瘤好发于膝关节附近,转移性骨肿瘤以脊柱多见。解剖部位对肿瘤的发生也有意义,许多肿瘤生长于长骨的干骺端,如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而骨骺则很少发生。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院收治骨肿瘤患者46例,其中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21例。疼痛是恶性骨肿瘤最显著的症状,并迅速发展为持续性剧痛、夜间痛,并可有压痛,晚期可出现贫血、消瘦、食欲不振、体重下降、低热等全身症状。良性骨肿瘤疼痛多不明显。辅助检查有病理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是确诊骨肿瘤的可靠检查;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CT和MRI检查、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生化测定及现代生物检测技术等均有助于对骨肿瘤做出明确诊断;实验室检查:恶性骨肿瘤患者可有血钙和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尿中球蛋白阳性提示浆细胞骨髓瘤。

1.2方法与结果:分析我院收治的骨肿瘤患者的资料,根据患者的资料制定护理计划。结果:通过本院对患者细心的护理,现在已有42例患者康复出院,3例患者病情出现好转继续留院进行观察护理,还有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

2护理措施

2.1术前护理:应嘱咐病人下地时患肢不要负重,以免发生病理性骨折和关节脱位意外损伤。对于允许下床活动而不能走动的病人,利用轮椅帮助病人每天有一定的室外活动时间。

2.1.1辅助检查:了解红细胞沉降率、碱性磷酸酶是否升高,血清钙、铜、锌及铜锌比值是否异常;尿液球蛋白检查是否异常;X线检查有无示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和软组织影;病理学检查有无异常。

2.1.2心理和社会状况:尤其是恶性骨肿瘤,患者往往难以接受,对预后缺乏信心,出现焦虑、恐惧甚至轻生。由于恶性肿瘤多为青少年,对保肢手术寄予过多的希望,对截肢手术和术后肢体的外观改变缺乏承受能力,往往拒绝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手术前后化疗的认识和准备不足,不能坚持完成手术前后的化疗。因此,需对上述问题进行全面评估,以判断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承受程度和所需护理[4]。

2.2术后护理

2.2.1身体状况:评估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创口有无渗血、渗液。肢体远端血运是否正常,有无感觉和运动异常;各种引流是否有效,引流液是否正常;外固定位置是否正确;全身营养状况有无改善;辅助检查结果是否正常。

2.2.2心理和社会状况:评估患者对术后康复的认识,对术后肢体外观改变和缺失是否能承受,对术后化疗及功能锻炼是否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家庭成员是否能为患者提供术后长期照护,是否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满足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2.3术后的特殊护理

2.3.1心理护理:截肢术后,特别是麻醉清醒后瞬间对患者身心造成的打击极大,极需要心理支持,要通过体贴、细致、周到的护理措施,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和支持,使患者能逐渐面对现实。实事求是地向患者介绍安装义肢等重建肢体功能的措施及效果,增强患者进行良好康复的信心。

2.3.2体位:大腿截肢术后易发生髋关节屈曲、外展挛缩畸形,小腿截肢术后要避免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需通过摆放体位进行预防。

2.3.3幻肢痛:患者感到已切除的肢体仍有疼痛或其他异常感觉,发生率虽不很高,但一旦发生则处理困难。幻肢痛的护理要让患者了解神经传导通路的基本知识,对长期顽固性疼痛可行神经阻断术。

2.3.4残肢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残肢内收、外展关节屈伸活动,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消除水肿,促进残端成熟。鼓励患者使用拐、手杖或助行器等辅助设备,早期下床活动,进行肌肉强度和平衡锻炼,为安装义肢作准备[3]。

3讨论

骨肿瘤患者的治疗原则: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必要时辅以化疗和放疗;刮除植骨术:适用于良性、外生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恶性骨肿瘤的治疗:采用手术治疗(包括保肢手术、截肢术),以及化疗、放疗、栓塞治疗和免疫等综合治疗手段。骨肿瘤患者的护理问题:恐惧:与担心肢体功能丧失和预后有关;疼痛:与肿瘤浸润压迫周围组织、病理性骨折、手术创伤、术后幻肢痛有关;躯体活动障碍:与疼痛、关节功能受限及制动有关;知识缺乏:缺乏术前配合和术后康复有关知识;潜在并发症:病理性骨折[1]。护理后要对一下问题进行判断:患者情绪是否稳定,能否正确对待疾病;患者疼痛是否缓解,有无疼痛的症状和体征;患者肌肉、关节功能是否得以恢复,是否能满足日常活动需要;患者是否了解和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是否能配合治疗和康复护理;病理性骨折是否得到预防或发生后得到及时处理[2]。

参考文献

[1]胡柏梅,王艳芳.我国骨肿瘤的研究进展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7,21(1C):202-203.

[2]吴新征,彭自强.恶性骨肿瘤焦虑和抑郁评测及心理护理42例[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2):7981

[3]庞家省.四肢恶性骨肿瘤治疗进展[J].中外医疗,2010,29(22):187-188.

[4]高伟,杨敏,李桂云.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前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21(19):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