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血液透析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血液透析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

王亚梅陈小玉

王亚梅陈小玉

(内江市资中县人民医院血透室641200)

【摘要】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干预在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血压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室2012年12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3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满意程度为95.0%,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降低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对促进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血压透析;留置双腔静脉导管;全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6-0207-02

血压透析为常见的净化血液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血压透析必须要建立通路,血液通路是维持透析患者生命的基本线路[1]。由于部分患者自身的血管条件比较差使得内瘘无法建立或者无法长期使用,因此长期双腔静脉导管为比较理想的选择。曾有文献报道[2],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与内瘘的重复循环率差异不明显。对于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血压透析而言,护理也相当作用,为研究全程护理在透析过程中的作用价值,我们采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结果收到较理想的结果,现将研究整理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2012年1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血压透析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范围37~79岁,平均病程(35.1±18.2)个月,静脉留置导管平均时间(8.5±4.2)个月。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范围36~80岁,平均病程(34.2±17.9)个月,静脉留置导管平均时间(8.5±4.5)个月。统计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组间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的护理,首先向患者解释清楚选择留置双腔静脉导管的原因、作用以及注意事项。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全程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①建立患者档案,对患者的身体情况、心理耐受、生命体征以及病程和病情做详细的记录,并归入档案。根据患者的具体资料制定一个全程的护理计划和自我护理计划,以此帮助患者实施自我护理。②在护理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错误的自我护理措施要及时给予纠正。加强健康知识的宣教,指导家属掌握留置管的异常情况观察,以及对常见并发症的正确认识和处理方法[4]。③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可以适当对自我护理放你进行调整。并且评价自我护理计划的落实情况。④在患者住院期间,全面对患者及家属讲解留置双腔静脉导管的作用和重要性,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护理意识。教会患者及其家属应对脱管的紧急情况。在患者的住院期间也要注意对患者的心理指导。因为血液透析只能控制病情的发展,而且会给患者到来身体痛苦和经济负担,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焦虑、郁闷等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开导,给予患者治疗的信心,鼓励患者勇敢战胜病魔。⑤当患者出院后要及时给予出院指导。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患者出院后要保持个人的卫生,尽量减少感染,如果穿刺处出现红肿、热、痛应及时到医院处理。让患者记下医院的相关电话号码,方便患者随时寻求帮助。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程度。对护理满意程度采用医院自制的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个等级。

1.4统计分析

运用统计分析数据包SPSS20.0进行分析比较,两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护理结果

2.1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血流不畅,并发症发生率5.0%;对照组3例出现导管堵塞,2例血液感染,血流不畅1例,并发症发生率3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082,P<0.05)。

2.2护理满意程度

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具体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护理服务满意程度比较[n(%)]

表1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由于大多数的患者都由家属等护理,因此他们的理解、支持对血压透析患者护理和预后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4]。又由于疾病本身的原因,使得患者容易产生抑郁等心理,因此心理疏导对患者的配合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以上几点,我们给予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血液透析的患者全程的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给予家属和患者对应的干预措施。结果发现,全程护理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而且非常满意于护理服务,这在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大环境中显得十分重要。

因此,通过本次研究我们认为,全程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降低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刘正湘.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双腔导管的并发症及护理干预[J].中国当代医学,2011,18(21):146-147.

[2]叶朝阳,付文成,戎殳等.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的临床应用[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4,13(7):231.

[3]丁秋珠,张巧根,吴竹兰.长期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8):1162-1163.

[4]叶锦荷,罗海凤,巫思红.长期留置双腔静脉导管血液透析患者的全程护理干预[J].临床护理杂志,2009,8(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