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王彪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浅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王彪

王彪

江苏盐城市学富实验学校王彪

实施“有效教学”,已悄然成为数学教师关注的热门话题.作为一线教师,我认为有效教学就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而是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者学生学得好不好.针对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谈谈我的一些思考和想法: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展开的,若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我在教学时经常以问题为起点,选择密切联系初中学生经常接触的事实,运用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作为认知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数学老师应该让学生全面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仅要有行为参与,还要有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合作性学习是学生对数学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支柱

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合作学习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分组

一般采用4人或6人相邻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把不同的学生优化组合,尽量有利于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

2.建立合理的合作规范

小组各成员间应合理分工,每个小组安排一人代表小组将本组成员合作学习情况归纳总结.课堂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再讨论,最后形成共识,并采用“我们认为……”“我们小组认为……”等口吻汇报.

3.传授适当的合作技能

例如:怎样倾听他人的意见,怎样表达自己的见解,怎样与他人沟通,怎样对不同的观点提出疑问等等.

4.合理的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

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应首先考虑有无合作的必要性,其次要考虑到合作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合作学习的内容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是学生力所能及的.

5.师生和谐合作

教师要由单一知识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与合作者.

三、鼓励质疑

培养质疑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是现阶段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对学习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提出问题.教师若想有效地激发学生投入学习,就必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以不同的方式肯定并鼓励学生质疑,因为质疑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质疑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是创新的前奏.通过质疑,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在什么地方.如果长期坚持,必定会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

通过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以下几点好处:诸如,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特色,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形象化,可以使枯燥的几何图形有声有色地动起来,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易懂,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加大了课堂容量,为学生的学习节省了大量的时间,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多媒体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拓展思路、启发想象创造,具有无限的潜力,多媒体对促进人格完善具有深远的影响.

总之,多媒体已经成为老师教学的好帮手,多媒体的应用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曙光.

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调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同时学生自我评价的参与,可以大大的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进程.

教师应明确评价的指导思想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评价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管理选拔,而且让学生学会评价,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评价中,教师可以发动学生自评、他评和互评.坚持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坚持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方法、参与程度、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评价,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应及时给予肯定.

六、有效的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检查学习情况的主要手段,安排一个紧凑、有效的课堂练习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有效的课堂练习还能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从而修改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践表明,有效的课堂练习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必要手段.

我认为有实效的课堂练习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练习设计要突出重点,课堂练习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因此重点一定要突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新颖、有趣味性、贴近学生生活的练习,这样学生参与性强,积极性高;有效的课堂练习要运用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实施分层练习.练习的设计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一般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练习、变化练习、拓展练习.练习的难度不应保持在一条线上,而应该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有效的课堂练习要有时间保证,要优化课堂教学时间的管理,充分发挥教学时间的效用.

总之,有实效的课堂练习既要考虑到知识的巩固,又要考虑到能力的培养,还应尽力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初中数学的有效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研究方面,现在只是从几个有限的角度作了一些努力与尝试,离“有效”的较高层次还有很大的距离.今后要继续努力,不断完善,为有效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