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程序化护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程序化护理探讨

罗德君

罗德君

(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所有患者均行DSA栓塞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程序化护理。评价2组患者的DSA介入治疗效果,并调查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DSA介入治疗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针对性、护理的系统性及护理的全面性的满意度依次为92.86%、89.29%、96.43%,对照组依次为78.57%、75%、78.5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颅内动脉瘤行DSA介入治疗中予以患者程序化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的针对性、系统性及全面性,进而促进治疗成功率的提高,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治疗;程序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143-02

Exploreoftheprogrammednursingin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theapplicationoftheinterventionaltreatmentofintracranialaneurysmnursingeffect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nursingstylizedin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theapplicationoftheinterventionaltreatmentofintracranialaneurysmnursingeffect.Methods:ourhospital’s56casesofintracranialaneurysmpatientswererandomlypidedintotheobservationgroup(28cases)andthecontrolgroup(28cases).AllpatientsweretreatebyDSAembolizationintervention,controlgrouppatientswerenursedbyroutinenursingcare,the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wasnursedbyprogrammednursing.TwogroupsofpatientswithDSAinterventionaltreatmenteffectwasassessed,patients’satisfactionwithnursingcarewereinvestigated.Results:the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withDSAinterventionaltreatmentsuccessratewas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theincidenceof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waslow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andtheaveragehospitalizationtimewasshort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Atthesametime,the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fornursingcareofpertinence,thenursingofsystemicandcomprehensivesatisfaction,inturn,was92.86%,89.29%,96.43%,thecontrolgroupwas78.57%、75%and78.57%,thecomparisonoftwogroup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inthelineofDSAininterventionaltherapyofintracranialaneurysmbeprogrammednursingcanimprovetheclinicalnursingpatientswithpertinence,systematicandcomprehensive,andimprovethetreatmentsuccessrate,andreducetheincidenceof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patientswhohavetospeeduptheprocess.

【Keywords】intracranialaneurysm;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interventionaltherapy;Programmednursing

颅内动脉瘤是在脑动脉管壁局部先天性缺陷、腔内压力升高等病理基础上引发的瘤状突出,瘤体破裂所造成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x光成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代表的介入治疗技术以其对比度分辨率高、图像处理功能强大、兼具诊断和治疗双重功能等优点在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然而,尽管DSA技术的临床开展已日趋成熟,但其作为一项有创检查,对患者生理及心理造成的应激刺激较大。在新型医疗模式的实践背景下,予以患者全面、高效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院收治的5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8例患者在DSA介入治疗中行程序化护理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5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脑血管造影确诊。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40~75岁,平均(62.6±3.6)岁;瘤体位置:大脑前交通动脉动脉瘤28例,大脑后交通动脉动脉瘤16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6例,颈内动脉动脉瘤6例。随机将本组56例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瘤体位置等比较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DSA栓塞介入治疗,临床护理中:

对照组28例患者行常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基础准备、一般健康宣教;术中常规护理配合;术后病情及生命体征监测、注意事项指导等。

观察组28例患者行程序化护理,即由科室主任、主管医生、护士长及责任护士等共同成的护理小组,参照现有国内外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护理标准及介入治疗开展步骤,制定临床护理程序。具体护理干预流程如下:

1.2.1评估护理需求

予以患者护理需求的有效评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环节。护理实践中,本组护理人员首先通过对患者病历资料的收集,结合DSA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重点、细节、难点等问题,对患者的护理需求进行了综合评估,包括护理步骤、护理内容、护理方式及护理期望值[2]。

1.2.2制定护理计划

以时间为横轴,以DSA介入术围术期所实施的护理措施为纵轴,制定系统性的护理计划。(1)制定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目标。加强患者生理心理护理,配合医生,保证手术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制定护理内容及步骤。结合对护理需求及护理目标的综合分析,以遵循科学和充分循证为原则,制定完善、合理、全面的护理内容。并将护理步骤以护理路径图的形式展现,确保各项内容均得到完整、高效实施[3]。

1.2.3实施护理程序

(1)术前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术前3d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感冒等引起颅内压增高,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同时,指导患者完成各项必要术前检查;术前常规备皮;遵医嘱备好造影剂及术中所需物品、药品;术前12h禁饮禁食。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增强患者对DSA介入栓塞术治疗的认识,以减轻顾虑,配合手术治疗。(2)术中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神志瞳孔的变化,一旦发生异常立即告知医师及时处理;备好吸引器,防止患者误吸而窒息;(3)术后护理。体位护理。送患者回病房后,将床头抬高15~30°,以促进患者颅内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缓解脑水肿;针对昏迷患者呕吐时,帮助其取侧卧位,以利呕吐物的排出,防止误吸[4]。穿刺部位护理。术后予以患者制动6~8h,防止穿刺部位出血;同时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皮肤的颜色和温度,保持穿刺处敷料干燥。并注意对加压包扎的松紧度进行适当调整,以预防局部血肿。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监测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头痛等颅内压增高症状,避免情绪波动、用力咳嗽、剧烈运动等防止颅内压增高的风险。并发症护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不仅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同时也阻碍患者病情的康复。颅内动脉瘤DSA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脑梗死、颅内动脉瘤破裂再出血等为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护理人员通过对临床护理经验的总结,尽量在识别各并发症前兆症状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5]。

1.2.4评价护理效果

于护理措施实施的整个过程中,予以护理效果适时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与护理目标进行对照,以促进护理方案的不断完善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1.3观察指标

1.3.1DSA介入治疗效果

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DSA介入栓塞治疗的成功率、住院时间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中,DSA介入栓塞治疗成功率的判断标准为:术后DSA血管造影复查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6]。

1.3.2护理满意度

自行编制调查问卷,调查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该问卷包括护理的针对性、护理的系统性及护理的全面性三个项目,各项目评价采用的评价标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级别,满意度=满意率+基本满意率[8]。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检测数据标准差用()表示,计数检测数据以率的形式表示,组间两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DSA介入治疗效果

从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针对性、护理的系统性及护理的全面性的满意度依次为92.86%、89.29%、96.43%,对照组依次为78.57%、75%、78.5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颅内动脉瘤的传统治疗方式以开颅手术为主,但存在创伤大、风险高及恢复慢等弊端。而DSA介入治疗通过x光成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不仅能够对患者颅内动脉瘤的进行准确检查,并采用介入栓塞术实现动脉瘤的完全栓塞,有效预防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在DSA介入治疗的全过程中,予以患者及时、有效、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程序化护理其核心理念在于以护理流程管理为依据,以规范护理内容、步骤为目的,在评估患者护理需求的前提下,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以最大限度的保证护理措施实施的规范性、可控制性及可操作性,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7]。本研究中,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予以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程序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DSA介入治疗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针对性、护理的系统性及护理的全面性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程序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进而能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通过护理计划的制定,能够科学规划护理内容和护理步骤,为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规范性的操作步骤和程序化的开展方式,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性,为DSA介入栓塞术的开展提供更好的辅助作用,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全面性。程序化护理模式以时间为横轴,以DSA介入术整个围术期所实施的护理措施为纵轴,制定了系统性的护理计划,有效保障护理工作的开展,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8]。因此,于颅内动脉瘤行DSA介入治疗中予以患者程序化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的针对性、系统性及全面性,进而促进治疗成功率的提高,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宋玉荣,易汉娥.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18(3):182-184.

[2]荣向霞,黄冠敏,黄艳,等.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J].安徽医学,2013,34(9):1408-1410.

[3]贺宝丽.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5):822-824.

[4]陆小燕.60例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4,6(05):277-278.

[5]李学如,戢德君,张紫寅,等.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护理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20):2923-2925.

[6]高振丽,朱萍萍.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9):140-141.

[7]孟繁伟.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05):109-110.

[8]胡祝女,宋勤,戴顺姿.护理程序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4):172-174.

作者简介:

罗德君,1968.09.27出生,女,汉族,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放射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