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血管内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郭松张娜欧小凤冉秀丽臧巧利[]*

郭松张娜欧小凤冉秀丽臧巧利[]*

(解放军第324医院脑血管病介入诊疗中心,重庆,40002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支架取栓术、动脉溶栓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实施支架取栓、动脉溶栓术的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和手术配合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17例患者闭塞血管再通,1例发生症状性出血性转化,无一例介入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和医护配合,是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成功的保障。

【关键词】脑梗死;动脉溶栓;取栓;手术配合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科技的发展,支架取栓、动脉接触式溶栓逐渐被应用到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大大提高了闭塞脑血管的开通率,改善了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1]。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采用尿激酶动脉接触式溶栓以及可完全回收的支架型取栓装置Solitaire支架急诊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21例,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52~75岁,平均62±9.3岁。21例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发病时间5~8h,后循环脑梗死在24h之内,NIHSS评分6~22分。

1.2治疗方法全身肝素化以后全脑血管造影评估闭塞血管。21例患者应用尿激酶20~80万u动脉接触式溶栓,10例患者同时采用Solitaire支架取栓,3例患者血管再通后置入Winspan支架各1枚。

1.3结果17例患者闭塞血管再通,1例发生症状性出血性转化,无一例介入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

2护理方法

2.1一般护理:导管室保持安静、无污染;提前30min接患者入室,介绍室内环境,温度;在患者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最强处用笔画圈做一记号,便于观察;给予心电血压监测,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维持血压在患者基础血压水平;观察患者有无心率增快、大汗、血压下降等造影剂过敏反应及突然烦躁,意识不清症状;保持呼吸道通畅;留置尿管引流通畅,观察患者尿量、颜色,4h应不低于800ml为宜。

2.2舒适护理、心理护理:讲解麻醉方式,患者体位的要求和配合手术的重要性;协助患者摆好手术体位,注意患者隐私处遮挡,尽量满足患者舒适的要求;告知患者,护士会陪伴身边,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2.3感染控制:进出导管室必须更换衣裤;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走动;介入器材严格无菌,各种介入导管一次性使用;手术、治疗严格无菌操作。

2.4规范工作程序做好医护配合:充分准备介入手术材料、术中药物;加强医护配合,及时提供手术器材,缩短手术时间;正确执行医嘱处理应急事件;术毕协助包扎伤口,穿好患者衣裤,平车护送回病房。

3讨论

急性脑梗死诊疗指南建议,静脉溶栓在发病4.5h之内进行。而多数脑梗死患者不能在4.5h内接受治疗。多数医疗机构研究表明,静脉溶栓的血管再通率较低,而动脉溶栓的开展则较大提高了血管再通的机会。随着介入器材的发展,可完全回收的支架型取栓装置Solitaire支架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取栓,该治疗方法可以节约溶栓药物的剂量,减少症状性出血性转化的发生率,同时可以缩短闭塞血管再通时间[2]。该脑血管内介入技术虽然微创、高效,但同时是一项有创性操作,风险高,技术要求高,不仅对医师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还要求介入护理系统规范。

心理护理是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而不仅仅是单纯简单的技术操作[3]。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促进疾病康复。介绍导管室内的布局、设备,以消除患者对手术室的恐惧及神秘感。协助患者摆好体位,注意生理舒适度,双脚呈外八字,利于介入医师的操作。注意患者隐私处的遮挡,未消毒穿刺部位前,不要过久过多的暴露患者。随时关心体贴患者,尽力满足患者的要求,让患者感到护士就是自己的亲人。注射造影剂的过程中,有些患者出现注射局部或全身发热感,告知患者此种情况为正常反应,为减轻不适可以深呼吸,让患者心中有数,不至于疑惑不解,产生不适的想法,影响情绪。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闭眼休息,使全身肌肉及心理放松,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手术间歇关切患者与其谈话分散注意力,减轻不适感。

术中默契的医护配合可以为患者手术节约时间,缩短血管再通时间。介入护士充分术前准备并熟悉手术步骤,总在第一时间为医师准确及时递送介入材料,可以促进手术成功。介入医师的注意力往往在各种导管及血管显影上面,介入护士及时正确记录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以及患者的语言、肢体肌力,能够帮助介入医师判断病情,以便及时处理各种应急事件。为防止血栓形成的加压袋要密切关注,维持一定的压力,并保证输液管内不能有气泡,否则空气进入脑血管可导致栓塞。

总之,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和医护配合,是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成功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高飞,张茹,张桂莲,等.rt-PA动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栓塞的临床疗效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4,21(5):266-268.

[2]陈荣华,彭亚,宣井岗,等.缺血性卒中急性期SolitaireAB支架机械取栓术的效果[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3,10(12):620-624.

[3]谷江淑,詹小珠,刘青云.全程心理护理对神经介入治疗患者术后焦虑、康复程度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