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全程人文关怀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效果分析闫登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利用全程人文关怀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效果分析闫登兰

闫登兰

(甘肃省天祝县人民医院甘肃武威733299)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利用全程人文关怀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75例。将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实验组则实施全程人文关怀,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措施实施后,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室采用全程人文关怀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临床的护理质量,使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全程人文关怀;手术室;护理质量;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264-02

对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室内实施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也会对其预后产生积极的影响[1]。本次研究将2015年8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利用全程人文关怀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8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进行分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中包括男性40例,女性35例,年龄在20~75岁之间,平均年龄(41.3±2.8)岁;实验组患者中包括男性42例,女性33例,年龄在22~78岁之间,平均年龄(42.1±3.5)岁。两组患者都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将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其中包括常规的消毒工作、手术器械以及所需物品的准备、术中的配合,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术后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包扎、消毒、换药,常规药物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程人文关怀。(1)手术实施前的人文关怀,患者进行手术室前,应该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询问患者的既往疾病史、家庭经济状况、个人习惯等,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嘱咐患者及家属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不良反应、解决办法等,告知其手术的注意事项,要让患者充分的了解自身的心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这样也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的负面情绪。营造一种良好的手术氛围,将手术室内的环境、温度、湿度等调整到最佳状态。(2)术中实施人文关怀。根据患者手术的实际情况结合手术的位置,帮助患者将衣物扣子、腰带等放松,做好术中的保暖工作,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等。全程监测患者的情况,对于口干舌燥的患者应该将棉签蘸取适当的生理盐水对其唇部进行浸润,询问患者的舒适程度,如果患者存在呼吸加快、神经紧张的现象,应该对其进行情绪上的安抚,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在手术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对其垫软枕等,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全面的考虑问题,减少手术部位暴露的面积,充分的尊重患者。手术过程中应该做到轻、揉、慢、稳等,使得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大大的降低。(3)术后加强人文关怀。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应该协助家属将患者送回病房,注意对手术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对引流管实施护理,注意观察伤口的情况,及时的告知患者手术顺利完成,鼓励患者配合的积极性,这样有助于后期的恢复。对于患者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解答,不断的鼓励和安慰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借助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满分为10分,评分大于等于8分的表示非常满意、6分~8分之间表示一般满意,小于6分表示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借助统计学软件中的SPSS20.0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本次研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3.1±3.5)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1.2±4.1)分,组间比较,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经过不同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实验组97.33%,对照组80%,实验组明显比对照组高,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如表所示。

表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3.讨论

手术室是每个医院必备的科室之一,主要是实施手术和抢救的重要场所,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一定要确保室内的空气以及手术所需物品的完整性,做好相应的消毒工作,预防感染的发生[2-3]。进入医院治疗的患者,凡是面对手术室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对其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对医生的配合度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从而影响了手术的顺利实施[4]。因此各大医院为了有效的将手术室内患者的紧张、恐惧等心理合理的消除,对其在手术的过程中实施合理的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使其治疗效果显著提高[5]。

人文关怀的实施主要是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的人格,对其实施舒适护理,不断的满足患者的需求,从而增强了患者的安全感,树立了治疗的信心,并且从术前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干预,从而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6-7]。术中以及术后全程监测患者的情况,对其全程实施人文关怀,使患者可以主动的配合治疗,建立了友好的护患关系,使得手术效果大大的提高[8]。本次研究将人文关怀应用于实验组患者中,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3.1±3.5)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1.2±4.1)分,而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33%,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

综上所述,对实施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室采用全程人文关怀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临床的护理质量,使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熊桂英.基于人文关怀分析手术室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3):96-99.

[2]谭娇元.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管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2):131-135.

[3]于晶晶,郝秋颖.关于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思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08):1575-1576.

[4]刘宁.探析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具体措施和临床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9):101-104.

[5]孟令佳.有效人文关怀在心脏外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0):376.

[6]梁瑞芬.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干预对策[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09):135-137.

[7]周新.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09):289-290.

[8]邓素君.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08):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