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的地学哲学思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0-20
/ 2

李四光的地学哲学思想

刘永桃肖婷叶云招

刘永桃肖婷叶云招(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自然科学的研究离不开哲学的指导,李四光同志的地质科学理论的创立与他具备一定得哲学思想密不可分。在李四光同志的科学研究和科学理论中体现出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第一的精神、联系发展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以及科学发展为生产服务的唯物史观。

[关键词]地球科学哲学李四光

哲学和自然科学从来都是两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学科。自然科学中的科学理论是在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建立并完成的。恩格斯说:“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受哲学的支配。”[1]我们探讨自然科学家的哲学思想,能够更容易的了解他的科学理论的出发点及其基本内容。而通过分析他的科学理论,我们也可以学习他的优秀的哲学思想,一定是获益匪浅的。

李四光同志是我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是中国地质科学的开拓者,同时他是一位在哲学上富有理论修养的科学家。李四光同志的地质实践活动从1921年开始,到1971年结束。在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他创立了许多重大的地质新理论,这些理论在国内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新理论的创立与李四光同志的哲学思想是分不开的。李四光在英国留学时就阅读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正是这部《自然辩证法》成了李四光以后哲学理论的启蒙老师。此后,李四光深入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以及毛泽东的哲学著作。他自己还写作发表了二十多篇哲学方面的文章和讲话,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科学的中心思想在怎样转变》一文,这些著作深刻的表达了他的地学哲学思想。

李四光同志的地学哲学思想首先体现为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实践的精神。李四光把科学实践作为他科学研究方法的首要原则,他坚持通过野外实地地质观察来获取自然界最基本的资料,同时也是最后的资料。他认为实践是创立理论,检验理论,发展理论的基础和标准。李四光同志根据我国的实际,长期从事地质科学的研究,创立了地质力学理论。传统的地质学派主张地球以垂直运动为主,水平运动为辅。李四光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提出了截然相反的意见,他认为,大陆块和海洋地壳都以水平运动为主,主要是经向和纬向的水平错动。在李四光独创的另一地质理论——第四纪冰川学科学理论中也体现了他实践第一的哲学思想。关于中国有无第四纪冰川存在的问题,当时在中国的许多外国地质学家都认为中国无第四纪冰川,而李四光同志深入实地进行考察十余年,在长江中下游庐山和黄山找到了大批冰川流行的遗迹,肯定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并证明了中国不但有冰期还有间冰期。李四光同志的第四纪冰川理论正是通过亲身科学实践,在掌握大量科学事实的基础上创立的。通过实践获取资料,创立学说,同时也通过实践去证明学说的正确性、科学性。

李四光同志在他的科学理论中还体现出了联系、发展的哲学思想。正是从发展的观点出发,他才能独创出中国地质科学中最重要的几个新理论,如地质力学、第四纪冰川学。他敢于坚持新的方向,进行新的实践,创造新的科学理论。在地质力学的创立过程中,李四光同志广泛吸收了赖尔、苏士、泰勒、魏格纳的科学成果。地质力学的理论与大陆漂移说以及同时期许多大陆漂移思想有相近之处,但是他并没有停留在这些理论上,他以发展的哲学思维做指导,从坚实的实践基础出发,独创了地质力学,将力学原理运用于地质学,提出了一个基本理论,三个基本方法。在第四纪冰川学理论创立过程中,当时国际地质学家一直认为中国内地第四纪无冰川。第四纪冰川与早期人类活动有关,中国内地第四纪无冰川意味着早期人类起源地不在中国甚至亚洲。李四光同志在科学实践中发现了太行山东麓、山西大同盆地有第四纪冰川的遗迹,从而推翻了中国第四纪无冰川的理论。在这之后,他并没有停留在已获得的科研成果上,而是从发展的角度出发,继续寻找长江流域冰川遗迹。后来又在庐山及附近发现了冰川停积物,安徽黄山也相继发现。新中国成立后,李四光同志更加积极的开始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指导了全国第四纪冰川遗迹调查工作。中国西南、沿海、东部等第四纪冰川调查顺利展开。正是联系与发展的哲学思维使得第四纪冰川地质学一直在前进中发展。

李四光同志坚持科学理论从生产实践中来又为生产实践服务的唯物史观。科学发展归根到底要依赖于生产的发展,科学理论是生产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科学理论是社会性的,所以科学理论应该运用到社会中,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地质力学理论就比较成功的知道了我国地质工作实践,从而为我国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在矿产分布、地震预测等方面地质力学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地质工作者用地质力学分析方法相继找到了许多工业必须的金属矿产,最为重要的就是找到了工业赖以发展的石油。传统的地质学派都认为根据中国的地层特点不会存在有开采价值的油田,而在地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我国相继开发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解决了能源问题。在地震预测预报方面,地质力学也功不可没。1966年邢台地震,李四光同志到现场观察,最后认为地震可能沿北发展,而且延续时间长、强度大。事实证明这一结论是正确的。1967年邢台以北地区发生地震,1976年唐山发生强烈地震。通过地质构造的长期观测和力学分析,地震时可以预测、预报的。事实证明地质力学为生产生活服务,地质力学在社会生产生活中起到巨大的作用。李四光同志在《第四纪冰川》一文中同样也提到,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应当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生产实践服务。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为我国开垦土地、预防灾害、兴修水利、水土保持提出了正确指导,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

李四光同志掌握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并将这些原理、方法运用于实际分析和处理问题,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完善他的地学哲学思想。李四光同志的地学哲学思想是他科学研究科学成果的哲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汪寿祥.试谈李四光早期哲学思想特色.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四期.

[2]刘则渊.李四光的科学哲学思想初探.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0年第五期.

[3]湖北省李四光研究会.《李四光学术研究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