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短时间内双胎任娠2例报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产后短时间内双胎任娠2例报道

龚代英

龚代英(成都市青白江妇幼保健院四川成都610300)

【摘要】目的:产后短时间内双胎任娠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后短时间内双胎任娠2例患者资料,总结其治疗方法。结果:病例1独立胎盘2个,为双卵双胎,胎盘胎膜无粘连,自然娩出完整,病例2于次日行剖宫取胎术,取出贰男暂活婴,“符合5月孕大小”,未描述胎儿体重及胎盘情况,无法确认是单卵双胎或双卵双胎。结论:哺乳并不能更长时间的阻止排卵,不能靠哺乳达到避孕的目的。

【关键词】产后双胎妊娠月经复潮排卵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340-02

女性在产后的月经恢复是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月经恢复的时间有早有晚,早的可在产后1个月即来月经,晚的要到1年后才恢复。卵巢多久恢复排卵,关系到产妇的生理健康和避孕。产后短时间内双胎妊娠极其罕见,从事妇产科临床30年,仅发现2例,双卵双胎妊娠更少,故将我院诊疗的2例产后2个月之内双胎妊娠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

病例1:患者,女,23岁,末次月经2011年6月13日,预产期2012年3月20日。因G4P1+2,15+2周在我院建卡,B超证实为双胎。前次妊娠于2011年5月13日36+5周孕顺产一女婴,体重2600g,因乳汁极少行人工喂养,产后30天第一次月经后停经,孕期经过顺利。2012年1月31日,复查肝功ALT200Tu/L、AST169IU/L、总胆汁酸77.5mmol/L,经治疗后好转。2012年2月15日G4P2+236+4周孕顺产贰女活婴,体重分别为2400g、2600g。独立胎盘2个,为双卵双胎,胎盘胎膜无粘连,自然娩出完整。产后乳汁极少,行人工喂养,现产后5月追访情况:产后32天第一次月经,量正常,以后每月一次月经,每次经期5-6天,经量正常同以往;2个女婴发育良好,体重分别为3700g、3850g。

病例2:患者,女,26岁,因剖宫产术后6月,自感胎动6天,B超证实为双胎妊娠于1998年8月26日收入院。前次妊娠于1998年2月23日,在我院剖宫产壹足月儿,体重3700g,产后喂养不详。产后一直未来月经。无早孕反应。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于次日行剖宫取胎术,取出贰男暂活婴,“符合5月孕大小”,未描述胎儿体重及胎盘情况,无法确认是单卵双胎或双卵双胎。

讨论

一般认为不哺乳产妇通常在产后6-10周月经复潮,在产后10周左右恢复排卵。哺乳产妇的月经复潮延迟,有的在哺乳期间月经一直不来潮,平均在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产后较晚月经复潮者,首次月经来潮前多有排卵,故哺乳产妇月经未复潮,却有受孕可能[1]。董光华等监测1000例产妇产后排卵恢复时间最早为14天,最长为537天,第50百分位数为56天。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三组产妇的排卵恢复时间中位数分别为59天、50天和36天(P0.001),提示母乳喂养可在一定程度上推迟排卵。哺乳的产妇其平均排卵恢复时间只比不哺乳的产妇推迟23天[2]。由此可见,哺乳并不能更长时间的阻止排卵,不能靠哺乳达到避孕的目的。也有专家对200例产妇监测:结果显示产后排卵31--90天最多,占96%,产后转经31--90天最多,占75%,排卵前卵泡最大为20mm×23mm,最小为15mm×17mm,右侧卵巢排卵为主,88.5%[3];也有专家对791例产后哺乳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月经复潮时间平均为6.6±3.7个月,并通过B超测量发现101例产后哺乳妇女有52.5%监测到大于1.8cm卵泡,平均在产后154±45天(5.1±1.5个月),产后4个月内B超监测首次排卵为10.9%,4个月后排卵为40.6%[4]。可见产后月经复潮及排卵个体差异很大。

本病例1为产后30天恢复月经,45天左右排卵,导致双卵双胎妊娠,胎儿发育良好,且无胎盘粘连和植入,说明子宫内膜恢复良好。本病例2产后未行经,剖宫产后半年,胎儿符合5月孕大小,说明产后当月妊娠,所以,产褥期的产妇即使没有月经,也能怀孕,排卵的恢复不一定是与月经的恢复同步。不哺乳的妇女,排卵往往恢复较早,如病例1。因此,产后避孕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产妇在哺乳期间性交,随时都可能因已恢复排卵而受孕。若过早再次受孕,不但会带来人工流产的苦恼,还会增加人工流产术的难度。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如果没有早孕反应,还会增加再次手术风险,如病例2,可见剖宫产术后的产妇避孕显得更加重要。产后只要开始有性生活,就应当采取避孕措施,避免产后过早妊娠给产妇健康造成损害。由于产妇仍需肩负哺乳孩子的重担,产后避孕,应以不影响乳汁分泌、不影响乳汁质量为前提。适宜的哺乳期避孕方法:哺乳者应以器具避孕为首选,也可以选用避孕套或单纯孕激素避孕针(如甲孕酮),由于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可使乳汁分泌减少、质量降低,还能进入乳汁对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哺乳期的产妇不宜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药;不哺乳者可以选用药物避孕。

参考文献

[1]妇产科学第7版乐杰、谢幸、林仲秋等79页人民卫生出版社

[2]董光华华晓梅等产后排卵恢复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生殖与避孕2000年20卷01期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