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评估及干预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护理风险评估及干预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李丹

李丹

重庆市黔江区民族医院409000

摘要:随着人民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神经内科疾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已经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学科。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神经内科也开始开展越来越多的微创介入手术。这一切,都对神经内科护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渝东南地区神经内科起步较晚,在护理上缺乏成系统的诊疗体系,已经成为制约渝东南地区神经内科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基于渝东南神经内科护理现状,全方位评估影响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风险因素,探讨相关的干预措施,从而建立系统的神经内科护理风险评估,观察,诊疗体系,提高渝东南地区神经内科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理风险;评估干预;神经内科护理工作;应用;

1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从我院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干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行一般护理管理,观察组行护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操作熟练度、应急能力、沟通能力及文书书写规范性等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事故,值的推广。通过各种干预措施降低神经的护理风险率,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详细的护理风险评估,邀请家属共同参与护理风险,从而达到给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和医护之间的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加快患者的康复,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职的神经内科护理人员中选取8名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名,年龄20-39岁,平均(27.1±2.3)岁,学历:3名为中专;2名为大专;职称:2名为护士;1名为护师;1名为主管护师。观察组4名,年龄21-40岁,平均(26.9±2.6)岁,学历:2名为中专;3名为大专;职称:2名为护士;1名为护师;1名为主管护师。另选300例同期该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0例,对照组150例,两组护理人员及患者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2.2方法

1.2.1建立风险管理小组

选取相关医护人员组建风险管理小组,组长由神经内科护士长担任,对小组成员进行统一安排。根据风险管理制度相关程序,对相关职责与标准进行明确,对消毒隔离、质量控制、仪器维护、文书管理等职责进行划分,不同小组负责不同环节。同时对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并对医师进行咨询,了解神经内科常见风险,制定防范措施。每周进行例会及检查,对管理工作进行总结与讨论。

1.2.2完善二级护理质量控制制度

对神经内科病房的护理人员风险防范的职责进行明确,对其护理风险辨别能力进行提高,同时增强其护理风险评估能力,各小组组长需在每日对本组风险管理质量进行检查,并对已发生的风险进行及时纠正。组长必须对神经内科病房危重症患者进行监测,对患者发病的时间点以及重点护理环节等进行把握,对于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需及时予以调整。

1.2.3护理风险辨别

在神经内科病房中,对于护理风险的评估,是风险管理中重要环节,风险评估能力的提高,可对临床中存在的隐患进行及时发现,并对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分类与整理。因此要求对神经内科病房历年发生的安全事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分析,同时对神经内科病房的风险因素进行辨识,如护理操作是否规范化、病情性质分类等。

1.2.4风险管理调控

对神经内科病房护理人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再教育与培训,定期进行风险管理相关知识学习,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神经内科基础业务,护患沟通技巧,设备仪器操作等培训,并完善护理人员相关护理理念与安全教育知识。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以及临床应变能力。同时对于护理人员进行考核,提升护理人员工作技能。另一方面,需要完善神经内科护理流程,实施规范性操作,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通过向患者发放问卷调查及考核形式,观察两组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操作熟练度、应急能力、沟通能力及文书书写规范性等各项评分,采取100分值,分值同护理质量呈正相关性。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达到98.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仅为78.4%,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提高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是临床工作重点。做好护理质量是社会所需,对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早期干预,也就是预见性护理已在国内外临床护理中取得较高成就,受到护理管理者的重视,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根据病情做出系统性的护理计划,预防为主的治疗方针,能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风险管理是神经内科病房护理的科学管理方法,可通过组建风险管理小组,建立风险管理制度,从而对风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与判别,开展有效的风险调控措施。本文对于观察组护理人员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结果显示,该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同相关文献报道一致。综上所述,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风险事故发生,改善护患关系,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武淑敏.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70-72.

[2]罗跃全,郭继卫,王庆梅等.神经内科护理风险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2):117-119.

[3]何美琴.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3):106-107.

[4]王茹春,陈友红,李云婷等.风险管理在急诊科神经内科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