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网与疝环填充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编网与疝环填充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魏寇准

(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成人腹股沟疝行编网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式的不同分成A、B两组,A组30例为治疗组行编网式无张力疝修补术,B组30例为对照组行疝环填充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两组的手术以及术后恢复、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切口感染、阴囊水肿及切口异物感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术后均无疝气复发。结论:编网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均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前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后者,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腹股沟疝;编网;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

【中图分类号】R6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8-0128-02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疾病,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每年有300万以上的疝气患者,且腹股沟疝在所有疝气患者中所占比例超过90%[1]。腹股沟疝会使患者在日常生活或活动时感到不适,尤其在发生嵌顿后会导致剧烈疼痛,甚至急性肠坏死等严重后果[2]。随着疝气补片的发展,无张力疝修补术逐渐成为主流,因它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创伤面积小等特点,在临床迅速推广[3]。本文主要比较编网式与疝环填充式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接收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中选取60例,均为原发性单侧腹股沟疝,且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性27例,女性3例,年龄33~70岁,平均(52.6±5.7)岁;斜疝24例,直疝6例。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24~68岁,平均(45.1±4.3)岁;斜疝25例,直疝5例。两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治疗组采用编网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聚丙烯线。硬膜外麻醉,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各层后,游离精索,分离并打开疝囊,较大疝囊过桥后远端旷置近端行高位双重结扎(7号丝线缝扎,4号丝线结扎),并保留7号缝扎线。用0号聚丙烯针线从耻骨结节开始织入编网加强腹横筋膜,上固定腹内斜肌腱膜,下固定于腹股沟韧带,“Z”字向外,上下固定线保持无张力,内部潜行间断植入腹横筋膜,至内环口处确保缝线精索间留半指通过,并将之前保留的结扎丝线悬吊在网线上,再同样的方法反向编网直到起始处,尾线和起始留线打结,完成编网。探查无出血后,逐层关闭。

对照组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采用美国Bard公司生产的网塞和补片。硬膜外麻醉,疝气切口和各层次切开,游离精索,疝囊游离至腹膜外脂肪处,小疝囊直接回纳入腹腔,大疝囊则过桥横断远端旷置,均不做高位结扎。疝囊顶和锥形充填物尖端缝合一针固定,将锥形疝囊充填物充填入疝环内,与疝囊内口周围组织缝合固定防止脱出。网状补片修剪后平整置于精索后方,四周与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联合肌腱缝合固定,精索穿出孔留一指尖空隙。探查无明显出血渗血,网片上常规放置负压引流球一根,关闭腹外斜肌腱膜,重建皮下环,缝合皮下各层及皮肤。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及并发症(切口感染、切口异物感、尿潴留、阴囊水肿等)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2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n,%)表示,组间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中手术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比(x-±s)

3.讨论

研究表明,成人腹股沟疝主要是由于腹内压长期异常以及腹壁肌腱组织的代谢循环失衡,导致腹壁肌肉薄弱,出现腹内器官向体表突出的现象[4]。成人腹股沟疝无法自愈,外科手术仍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也是目前唯一能治愈成人腹股沟疝的方法[5]。鉴于腹横筋膜在腹股沟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韩箭等[6]认为阻碍腹股沟疝形成的主要解剖结构是腹横筋膜,保持腹横筋膜的坚固和完整性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对择期腹股沟疝手术病人多采用补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建立一个人工腹横筋膜[7]。但因人工补片存在术后异物感明显、刺激周围组织渗液多、价格昂贵等缺点,对部分患者可选择无张力织入编网腹股沟疝修补术[8]。该手术采用聚丙烯线织入编网,兼容在腹横筋膜平面上并与其融为一体,形成纤维组织层。织网大小可因疝薄弱区大小而异,并直接完整修补及增强薄弱的耻骨肌孔。间断织入编网及聚丙烯材料对周边组织的刺激小,局部反应轻,浆液肿发生轻微[9]。编网因交叉网线形成的网眼相对较大,有利于引流和血管神经穿行,腹横筋膜完整和良好的血供,可防止术后水肿和神经痛。该术式优点有:(1)术后局部没有网塞硬块抵压不适,异物感轻。(2)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恢复快,慢性疼痛发生率低。(3)网线在腹横筋膜中间断穿行并保持无张力,使腹横筋膜和网线之间固定更为牢固。(4)术中出血渗血少,住院时间短。(5)缝线价格比补片低10倍,给病人减轻了经济负担,提高了社会效益。

在施行编网无张力修补术时需达到以下要求:(1)编网范围根据缺损大小及耻骨肌孔大小决定,达到个体化要求,网编织成功后检查效果如”绷床”感,有弹性,抗张力,达到强化腹横筋膜和减轻局部僵硬不适感。(2)编网缝针时不可过深以免损伤腹内脏器,并避让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以免损伤后造成术后慢性疼痛,缝合在周围纤维韧带上后需要锁扣固定,以防止缝线滑动和保持编网无张力。(3)预留的疝囊高位缝扎线须与内环口聚丙烯线固定,防止疝再次自编网孔脱出引起疝气复发。(4)编网尾线和起始线打结至少5次以上,以防止因缝线易滑或打成滑结等原因,造成编网松散手术失败。

本研究结果显示,编网式无张力修补术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在手术时间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编网式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疝环填充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均无疝气复发。

综上所述,编网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异物感轻,疼痛轻,可早期下床活动,减轻了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在一定程度在优于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世炜,王永等.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合并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7,16(9):911-914.

[2]陈飞,贺露露等.急性嵌顿性腹股沟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1):93-94.

[3]李亚军.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2017,37(12):31-33.

[4]游伟,姜彪,邓修健.不同手术治疗方案对成人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6,10(1):54-56.

[5]哈恒勇.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14):85-87.

[6]韩箭,杨登元.腹横筋膜加强缝合在Ⅱ,Ⅲ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附40例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2,21(8),1043-1044.

[7]王要武.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的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J].健康周刊,2017,(37):42,51.

[8]潘敏,罗双琪.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无张力织入编网修补腹横筋膜术[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S1):10-12.

[9]牛桂芬.生物材料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49),9743-9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