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齐下”培养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1

“双管齐下”培养初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刘亚东

刘亚东

新教材的一大特点是交际性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由于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可以现学现用,充分体现了实用性。由此可见,现行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要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培养新技能。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英语教师必须把它放在重要位置,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努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是主导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因此,只有创新型的英语教师,才能培养创新型的学生。

1.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念。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教师要从过去传统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以人为本,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并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潜力和摆正自己的位置,真正发挥其主导作用。

2.营造平等交流的教学氛围。教师对学生的爱同样也能激起学生的回报,师生之间的感情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重视感情投资,把自己真挚的爱传递给学生,在平时教学中应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师生间形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使学生身心喻悦、有安全感,产生不怕犯错、勇于求异、敢于发言的良好学习心理。

3.确定正面鼓励的评价机制。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创新能力,但往往缺乏创新精神。精神源于动机,培养创新精神必须激发创新动机,树立成功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情、意、行形成的客观规律,准确地把握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正确而客观地评价学生,以发展的观点肯定学生取得的点滴进步,真诚地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是关键

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只有好好把握和利用课堂,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巧妙导入课堂,激发创新兴趣。一堂课如果有好的导人,可以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兴趣倍增、思维活跃。本人在教学中特别重视课堂的导人,采用各种不同的导人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时而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时而播放优美的音乐旋律,带学生轻松地进人学习状态;时而从诗歌欣赏导人,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时而以猜谜语或讲笑话导人。

2.鼓励求异思维,激活创新潜能。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英语教学一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而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发挥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教师就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创造。

3.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创新思维。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考。英语具有丰富的词汇和多变的句型,充分利用英语学科的这一特点,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英语教师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找准学生创新、求新的支点,挖掘出学生创造的潜能。它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按部就班、依样画瓢,而是由教师提出启发性的思路,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赋。

(作者单位:滨海县蔡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