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滩油田垦东403块分析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新滩油田垦东403块分析及研究

刘红芬

胜利油田鲁胜石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地质工艺研究中心刘红芬

摘要:本文通过对垦东403井的地理概况、油藏特征、采油方式、生产情况等资料的分析及与临井的地层对比分析,明确了垦东403区块的地质概况及油层特征,通过对垦东403区块的油藏特征、构造及断裂系统、储层发育特征、油层发育特征、流体性质及温度压力系统、油藏类型及试油资料的详细分析与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垦东403块馆上段油藏特点,综合考虑油藏特点、采油方式的适应性、平台配电、油井免修期等各方面因素,合理制定出垦东403区块开发方式、方案部署及指标预测,为垦东403区块的开采提供了详实的资料,从而提高油藏的开发效果和采收率。

关键词:油藏特征;区块分析;开发方式;指标预测1垦东403井地质概况及油藏特征新滩油田位于山东省垦利县境内,北、东、南三面环海,西临孤东、红柳油田。垦东403井区位于新北油田3~8m水深范围内的极浅海水域。构造上处于垦东凸起北部斜坡。垦东403井区馆上段油藏为曲流河沉积的高孔高渗疏松砂岩,油层发育受构造和岩性双重因素控制,原油性质好,油藏为正常温度压力系统,油藏类型为稀油、高孔高渗岩性-构造高饱和油藏。

2垦东403井生产情况垦东403井于2004年6月挂滤防砂电泵投产,生产层位馆上段,射孔厚度10.8米/层,生产1个月后泵抽不出,关井至2007年8月。2007年9月起出井内电泵生产管柱,打捞精密滤砂管,防砂、下电泵,并于10月恢复油井生产。生产初期生产方式电潜泵,生产方式4mm,日产液64.2t,日产油62.2t,综合含水5.06%,至2008年底,生产方式6mm,日产液96.2t,日产油93.3t,综合含水3%.3垦东403区块分析3.1油藏地质特征垦东403井区钻井揭示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中生界、下第三系东营组、上第三系馆陶组、明化镇组及第四系平原组。下第三系地层自北向南逐渐向垦东凸起超覆,上第三系超覆、披覆与下第三系之上。本区仅馆陶组上段一套含油层系。将含油的馆上段划分为6个砂层组20个小层。由已完钻井揭示主要含油层段为馆上段。垦东403井区区域构造位于垦东凸起北部斜坡带上,垦东断层下降盘。地层向东逐渐抬升,向北、向西倾伏,呈多个幅度较小的鼻状构造。本区断裂系统较为简单,主要发育垦东断层一条断层。垦东断层为一继承性同生断层,在垦东403井区断层北东倾,断层延伸长、活动时间长、断距大,该断层控制了本区的地层发育和油气运聚。

3.1.1储层发育特征垦东403块储层较为发育,储层为曲流河沉积砂体,埋藏浅,岩石成岩作用弱,胶结疏松,其矿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由垦东401井的铸体薄片分析,馆上段含油砂体主要为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结构疏松,分选性中等,磨圆度为次棱角状,胶结类型主要为孔隙或接触式。由垦东401井岩心物性资料分析,含油砂体孔隙度19.8%~39.0%,平均34.1%。

从垦东北坡的垦东344、48井渗透率资料来看,馆上段渗透率在3000-4500左右,综合分析,本区储层物性好,属高孔高渗储层。

3.1.2粘土矿物分析由垦东401井16块样品的全岩、粘土矿物分析报告,粘土矿物组分中以伊/蒙间层为主,平均含量62.1%,伊蒙间层比为63.7%,其次为高岭石、绿泥石、伊利石。

3.1.3润湿性分析。由邻块垦东401井润湿性试验结果分析,储层为中性润湿。

3.2油层发育特征.油层发育受构造和岩性双重因素控制,但主要受构造控制,受构造控制的同时,砂体受河流相沉积的影响,砂体横向变化快。

3.3流体性质及温度压力系统。由垦东403井试油资料分析,是垦东403井2砂组原油性质较好,原油性质与垦东401井区相近,属稀油。由气分析看,垦东403井产出气中以甲烷为主,属干气。由垦东403井4、6砂组的试油资料,本区地层水为氯化钙型,总矿化度13256-20352mg/l。垦东403井高压物性及试油测压资料分析表明,垦东403井属正常温度、压力系统。

3.4油藏类型垦东403井区馆上段油藏为曲流河沉积的高孔高渗疏松砂岩,油层发育受构造和岩性双重因素控制,原油性质好,油藏为正常温度压力系统,油藏类型为稀油、高孔高渗岩性-构造高饱和油藏。

3.5根据试油资料分析,垦东403块馆上段油藏具有以下特点:油藏原油性质较好,属稀油。油藏为高饱和油藏。油藏具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垦东403井区储层为河流相沉积砂体,砂体规模比较小,目前该井区只完钻垦东403一口井,没有钻遇油水界面,而且该井区构造位置要比垦东405井区高30m左右,根据目前地质认识分析,该井区为满含油砂体,没有边底水能量,所以该井区天然能量不足。馆上段油层胶结疏松,岩石成岩作用弱。油藏投入开发以后,随着油井含水上升和采液强度的增加,油层出砂现象会越来越严重。因此,油井投产均应防砂。

4垦东403区块开发方式注水开发;排液3个月,地层压力降至饱和压力附近时注水;注采比为1;经济合理井网密度6.0口/km2,井网部署井距取值300~400m左右。定向井单井日产油能力30t。水平井单井日油能力.取值50t/d。分支水平井日油能力取值70t/d。注水井最大单井日注水量取值280m3/d。[1]5方案部署与指标预测5.1方案部署方案一,砂体满含油,储量全部动用。部署总井数11口,新井10口,利用老井1口,定向井5口,常规水平井5口,鱼骨状分支水平井1口,油井7口,水井4口。(附表5-1)。方案二,如果控制井KD403-X3钻遇水层,含油面积会减小,则按方案二实施。部署总井数9口,新井8口,利用老井1口,定向井4口,常规水平井3口,分支水平井1口,油井5口,水井3口。

附表5-1新滩油田垦东403井区产能建设部署表

5.1.1指标预测利用数值模拟对方案进行了指标预测,预测结果如下:方案一,第一年年产原油11.3×104t,采油速度6.78%,15年末累积生产原油62.6×104t,采出程度37.7%,综合含水94.2%;方案二,第一年年产原油7.7×104t,采油速度6.24%,15年末累积生产原油45.2×104t,采出程度36.4%,综合含水94.8%;5.1.2采油方式选择。综合考虑油藏特点、各种采油方式的适应性、平台配电、油井免修期等各方面因素,尤其是针对垦东403区块新井立足于水平井采油的特点,建议油井全部选择电泵开采。[2]5.1.3注水工艺。井口最大注水压力设计为11MPa,采用250型井口装置,全井防砂。油井测试主要采用毛细管测压技术。水井测试主要采用钢丝投捞作业方式完成。[3]参考文献:[1]张琪,油水井增产增注技术.石油大学出版社.[2]张琪,采油工艺原理.石油工业出版社.[3]张绍槐,罗平亚主编:保护储集层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作者简介:刘红芬,工程师,1974年10月出生,2010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主要从事油田石油地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