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业主方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浅谈业主方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

颜勇潘

广州市白云区建设工程管理中心广东广州510405

摘要:业主方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是管理的核心。要管理好工程项目,业主应把主要精力放在积极创造施工的基本条件和外部环境工作方面,依据工程项目各类合同的规定,督促工程项目参与各方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等目标进行管理,确保工程项目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实现项目的成功建设和各方利益的“共赢”。

关键词:施工阶段;项目管理;三控三管一协调

作为工程的项目业主,顺利推进工程项目的实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管理,前期的项目管理、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后期移交结算管理。项目的前期管理,主要为开展项建、可研、环评、水土保持、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推进征地拆迁、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图审查、招标等一系列的工作;后期移交结算管理,主要包括项目竣工验收后,向相关的设施管理部门进行工程移交及办理项目各参建单位的结算。本文主要结合市政工程管理实践,浅谈业主方在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

建设工程进入施工实施阶段,工程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施工前准备阶段、施工过程的管理阶段、工程竣工验收阶段。

1施工前准备阶段

1.1第三方检测单位的选定

根据《广州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抽测管理办法》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委托管理工作方案》,材料及实体检测,由建设单位委托检测单位,费用由建设单位支出。因而,在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前,业主方应通过招标或比价、摇珠委托的方式确定检测单位,避免施工单位进场后,由于材料及实体检测不到位而影响工程质量。

1.2召开开工前准备会议

开工前召集设计、监理、施工、第三方检测单位召开开工前准备会议,会议上落实的事项包括:施工、监理单位要落实好项目部的设置及相关人员的配置,施工单位要完成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专项方案并报监理单位审查,监理单位要完成监理规划、监理细则、旁站监理方案等的编制,确定设计交桩、图纸会审、设计交底的时间等,并由第三方检测单位对检测方案对监理、施工单位进行检测交底。

1.3工程报监、相关的施工证件的办理(如施工许可证、临时占道、挖掘、树木砍伐、开设平面交叉道口审批手续等)。

业主方进行统筹,根据工程报监、办理相关证件的所需资料清单,安排设计、监理、施工单位配合提供相关所需资料,整理完善后,由业主方到各相关部门办理相关的证件及各项审批。

2施工过程的管理阶段

业主方施工过程管理,主要集中在“三控三管一协调”上,即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档案管理,组织协调。

2.1质量控制

要确保工程质量,必须加强监理、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把关工作,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主要通过监理进行间接控制管理,要充分发挥监理工程师的作用,支持监理工程师的工作,让监理工程师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施工进度和施工材料等可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合格达标。

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应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勤于巡视施工现场,勤记录。对工序质量进行动态控制,多与设计方、监理方、施工方互动沟通,共同把好质量关。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监管,对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施工按需要求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论证,严格按照经专家论证认为可行后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材料供应到施工现场时,应做好抽检工作,确保各种材料符合质量和施工要求。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一定要督促监理落实规范要求的抽检批次和项目,对于大规模项目,必要时可增加随机抽检工作,增加必要的检测费,也要保证进场材料的合格。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及时跟进材料及实体检测的结果,对检测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实体检测不合格的项目要求施工单位重新进行施工。

2.2投资控制

投资控制,重点是加强工程变更的造价控制。项目实施阶段发生变更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1)加强设计方变更管理控制变更造价。(2)从工程规模和数量上控制变更造价。(3)从准确计量上控制变更造价。(4)从工程变更单价上控制变更造价。

2.3进度控制

实质是合理安排进度工期。由于工程进度受施工过程中各环节相互牵制,进度计划可根据工程进展情况进行调整,如果违反正常施工规律,盲目赶工期,将给工程的各项控制带来很大困难。片面强调进度,就可能忽视质量。因此,必须控制好各阶段的施工进度。

2.4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目标是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业主方的安全管理不同于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一般而言,安全隐患较多或危险因素较多的,要管得深管得细;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水平差的,要管得深管得细;施工高峰期,要管得深管得细。

2.5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工程建设管理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有效的合同管理是促进参建各方全面履行合同约定的权利与义务,确保建设目标完成的重要手段。参建各方按合同的约定行使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2.6信息档案管理

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要跟进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技术资料、安全资料的编制有没有与工程建设进度同步并完整,并与业主方委托的第三方检测单位联系,提交检测报告到业主方;竣工验收前,督促施工单位按《广州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档案编制指南》整理竣工资料。竣工验收后,要求施工、监理单位提供完整的竣工资料到业主方进行归档备案。

2.7组织协调

由于工程建设参建单位多,存在交叉施工,紧后工作进行之前紧前工作必须完成,如果参建各方不加强沟通,必定造成混乱的局面。因此,业主方应定期组织参建各方召开周例会,不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促进各方信息传递,加强沟通协调。通过召开会议积极协调各方关系,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统揽大局,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工程竣工验收阶段

3.1工程竣工验收准备工作。(1)施工单位已完成设计文件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编制完整,竣工图已编制,已符合竣工验收条件时,先由监理单位组织工程竣工预验收,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参加,审查资料并进行现场检查;项目监理部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书面意见,并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书》(注:需要时填写),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整改完毕,监理单位检查无意见后,签署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报告,并报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2)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项目业主)组织,应当邀请建设主管部门和相关管理养护主管部门、管理养护单位参加。在工程竣工验收前7天把验收时间、地点、验收组名单以书面通知质量安全监督站,另附《工程质量验收计划书》。

3.2竣工验收程序。(1)建设单位主持验收会议(建设单位应做会前简短发言、工程竣工验收程序介绍及会议结束总结发言);(2)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介绍工程合同履约情况和在工程建设各个环节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情况;(3)审阅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工程档案资料;(4)验收组实地查验工程质量;(5)专业验收组发表意见,验收组形成工程竣工验收意见并签名。

总结

由于业主方是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总组织者,因此业主方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是管理的核心。要管理好工程项目,业主应把主要精力放在积极创造施工的基本条件和外部环境工作方面,依据工程项目各类合同的规定,督促工程项目参与各方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对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等目标进行管理,确保工程项目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实现项目的成功建设和各方利益的“共赢”。

作者简介:

颜勇潘(1977年5月生),男,广东广州人,2002年7月毕业于广州大学,大专,现就职于广州市白云区建设工程管理中心,中级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