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康德华

/ 2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康德华

康德华

黑龙江省黑河市逊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164499

1.选地与整地

无公害水稻生产的苗床、本田要符合无公害生产质量标准。因此,应选择土壤肥沃、肥力均匀、灌排条件较好、交通方便、经环评检测符合无公害生产质量标准的地块。播前整地,采取旱整地、旱耙地、旱作埂。

2.选用良种

2.1品种的生长期要适合本地气候条件,适应性好,避免跨地区种植,造成经济损失。2.2要选择在上年表现好的品种,尽量不要盲目追求只有宣传,没有实践种植的品种,要选择审定的品种。2.3选用品种的综合抗性好,特别是对生产上易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抗性好,从而降低绿色食品水稻生产过程中的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保证稻米食用安全,且降低成本。

3.科学浸种催芽

种子精选和消毒。浸种催芽前应将种子翻晒1~2d,晒好后的种子用泥水或盐水选种,以去掉极不饱满的种子和有黑粉病的种子。水稻种子消毒,可用0.1%~0.2%的“401”浸种1~2d,或用稀释1000倍的50%多菌灵浸种1~2d,或者用300~500倍强氯精浸种。注意催芽前要先在水中预浸10h左右捞起,洗干净,以免影响发芽。催芽。水稻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7~38℃,而早稻催芽一般都在气温很低的春季,必须采取一定的保温方法进行催芽。早稻破胸阶段所需的适宜温度不要超过38℃,催芽以26~28℃保温催芽较好。催芽时应掌握好“高温破胸、适温催根、保湿催芽和摊凉炼芽”的原则。

4.苗床准备

选择苗床地应是向阳、背风、有水源、能排水、好管理的平川地,按水稻种植面积的2%计算,1hm2需200m2苗床,营养土选用10%腐熟农家肥、30%草炭土、60%当地无药害的优质土混合拌好备用,1m2苗床用营养土10kg。

5.水稻壮苗培育

培育水稻壮苗,首先要将提前配置好的水稻壮秧剂均匀撒在秧盘中,水稻壮秧剂通常是每袋15千克,用平板将床面的壮秧剂刮平、刮匀,清除床面多余的细土,使用播种机器进行适量播种,在稻种播种之后在上面覆上一层厚0.5~0.7cm的营养土,利用微喷将床面浇透水,等到苗床上没有积水时,每40m2的苗床使用1支丁扑乳油灭草剂进行封闭灭草。在秧苗的一叶期内将温度在25~32℃,秧苗二叶期在25~28℃,秧苗三叶期在20~25℃,然后开始通风炼苗,将放风控温器放置在离地面60cm高挡风膜的上部,对苗床的干湿度以及棚内温度进行时刻的观察,预防秧苗青枯病和立枯病等病害的发生,病情已经发现要及时喷洒立枯净等农药进行治理。在气候温和的五月,可适度对大棚内的秧苗进行通风,秧苗移栽前要对其补氮,施加尿素50g/m2,尿素要保持一致撒施,并在施加氮肥后浇一次透水,防止尿素颗粒烧苗的现象发生,苗床的大棚膜可在5月中旬撤去,秧苗的移栽前必须进行露天通风和炼苗,并在移栽之前喷施1次氧化乐果,防止在秧苗的移栽过程中发生潜叶蝇虫害的发。

6.秧苗的水肥管理

稻田的灌溉方法主要以浅水灌溉为主,这样的水深可以保证稻田水温和土温,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并根据水稻不同的生理时期的生态要求,实施以晒田、深水灌溉与间歇灌溉相结合的方法,加强秧苗的水肥管理,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时期进行有效的调节和促控。在北方立秋之后,田间的昼夜温差较大,浅水灌溉有利于增加稻田白天温度,深水有利于晚上保温,这样可以增强秧苗的根系活力,促进秧苗的生育进程,以确保秧苗的安全成熟。据当地土肥站的测验数据,结合不同的营养元素进行科学水稻施肥栽培225~300kg/hm2,通常要施用优质的腐熟农家肥15t/hm2,优质复混水稻专用肥较适宜当做水田基肥施用,在水稻插秧后的3~7d,与水田灭草相结合,并将丁草胺和草克星等灭草剂同尿素混合搅拌施用,尿素的施加量应在75kg/hm2。水稻抽穗前18d一般是在7月的中下旬,水稻这时的幼穗会长到1.0~1.5cm,这时可施加尿素37.5kg/hm2和硫酸钾75kg/hm2两种肥料作为穗肥,满足幼穗生长的需要。

7.水稻田间管理

7.1分蘖期田间管理。水稻有效分蘖期短,一般只有7-10天,追肥需要抢时间,应早不要晚。分蘖期植株的生长中心是大量生根、生叶、分蘖,需要较多的氮素来形成氮化物。这段时期的营养生理特点,以氮代谢为主,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较少,对氮的需求量大于磷、钾的吸收量。从穗开始分化到抽穗期,以茎的伸长、穗的形成为生长发育的中心,此阶段的营养特点是前期碳、氮代谢旺盛,后期碳的代谢逐渐占优势,则吸收较多的氮肥长叶、长茎和幼穗分化,又要积累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供出穗后向穗部转运。所以对氮磷钾的吸收都较多。所以此时要以追施氮肥为主,满足水稻长叶、长分蘖的需要,每亩施用尿素2.5千克为宜,最多不超过5千克。施肥不可过晚,否则易引起徒长倒伏。分蘖期还要防治病虫害,主要有时稻瘟病、恶苗病、褐斑病、白叶枯病。虫害如二化螟、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等。应及时检查,及时防治。水稻抽穗期,病虫害流行,纹枯病、白叶枯病、叶稻瘟以及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等常在这一时期为害,要注意及时除治。

7.2抽穗期田间管理。抽穗后,茎叶和根的生长基本停止,植株生长中心转向籽粒的形成,其营养特点是以碳素代谢为主,制造积累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向籽粒中转运储藏,所以对磷钾的吸收较多。凡是拔节后叶黄缺肥田,应巧施穗肥,对巩固有效分蘖,提高每穗粒数有显著效果。一般施用尿素2.5--5千克左右。不可施肥过多,以免引起不良后果。孕穗一般不再追肥,如孕穗末期茎叶发黄,呈早衰状态,可在出穗前15—18天巧施粒肥。一般每亩施尿素1—2千克。切忌施肥量过大,引起贪青晚熟。

8.病虫害防治生产“优质无公害”稻米,必须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病虫害。一方面尽量减少病虫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另一方面尽量减少农药用量,确保稻米“绿色”品质。一是选用综合抗性良好品质;二是抓好种子消毒处理,大田冬翻。病草销毁,粪肥高温堆制等农业防治工作,降低病虫基数;三是搞好田间肥水管理,控制病虫发生条件;四是注重预测预报,对病虫适时防治,减少损失,提高防治效果;五是科学用药,尽量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或生物化学农药,严格禁止使用毒性高、残留期长的化学农药。同时改进施药方法,改叶面喷雾为根区用药,降低农药对稻米污染。若有条件,还可采用“频振式杀虫灯”等物理、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用量,提高稻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