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职院校体育管理现象病理诊断与矫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探究高职院校体育管理现象病理诊断与矫治

蒋恺

关键字:高职院校体育管理病理诊断体育教育工程

目前的高职院校由于今年来大力扩招,在校内的教育管理工作方面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其中,体育管理上的问题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想要彻底解决高职院校体育管理中的问题,就不得不从高职院校的教学背景,以及体育管理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入手,进行深入的分析,作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1、高职院校体育管理工作背景

首先,从生源构成这一角度来说,选择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自律性、纪律组织性等方面的能力相较于许多其他同阶段的学生要差一些,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时候更要注意加大力度。特别是历年以来,学校中就比较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而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并没有十分注意。体育这一门科目在老师、学生、家长中都普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体育管理工作中,会遇到的困难会比一般的文化课程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多得多。

总体来说,高职院校中的体育管理是一项任务非常艰巨的工作,特别是在现今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较为不充足的情况下,体育管理更是存在着许多的不足,甚至可以说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营养不良”。

2、高职院校体育管理问题中的主要病理现象

在上文提到,高职院校中的体育管理工作任务十分艰巨,甚至在一些院校中,体育管理已经到了问题百出的地步。那么高职院校的体育管理工作中究竟存在着哪些病理现象,是下面着重讨论的问题。

2.1、体育管理工作投入力度不足

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对体育的投入力度远远比不上其他课程的投入。所谓投入力度,可以分为时间上的投入与资金上的投入,时间上的投入不足表现为院校中安排的体育课时太少,而资金上的投入不足则表现为学校体育类设施及器材的落后及缺乏。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共同存在着时间与资金上的投入不足。

首当其冲的问题便是学校在课程的安排上,在一周之中,许多院校连最基本的两个体育课的课时都不能安排出来,在很短的课时基础上甚至会进一步缩减,极大地减少了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并且高职院校大多以为学生培养一技之长为目的,就会更加注重于对文化知识以及专业技术类课程的安排,体育课程的安排几乎每次都是排在最后考虑,甚至会被忽视掉,不作为课程安排的考虑范围。

而资金上的投入不足问题同样严重,在很多高职院校里,完善的体育设施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在我国对高校的体育设施基本要求中,主要包括了一个400跑道的标准田径场、一个标准游泳池、足够数量的篮球场、排球场以及网球场等等。但通过调查发现,全国有大半的高职院校并没有达到这一基本要求,特别是由于条件限制,在一些占地面积较小的高职院校中,主要的体育设施就是几座乒乓球台,体育硬件的储备与建设存在着严重不足。

2.2、体育管理中的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才是教育工作中的根本,教师的缺乏是高职院校体育管理存在极大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据调查,在我国数个省份的高职院校当中,体育科目的教师与学生比例可以达到1比500以上,属于严重的教师数量不足。对于很多体育老师来说,这种师生比例也对体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一个老师根本无法很好地完成对500个以上的学生的教学,变相地拖低了教学的质量。

而与此同时,在体育教师数量本就稀少的基础上,教师的整体学历配比还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在很多高职院校中,体育教师的主体构成为本科学历的毕业生,硕士学历的较少,博士学历的教师就更是凤毛麟角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学历程度较低,对教学质量是一个很大的影响,许多体育老师的教学水平并不高,再加上所带的学生过多,几乎很难较好地对学生开展体育教育工作。

2.3、学校体育设施多作他用

一些高校的体育设施修建花费了大量的成本,而校方为了赚回这部分的成本,会将体育设施面向社会有偿开放。虽然说其出发点是毋庸置疑的,在方便了社会上的人士进行体育活动的同时还能够使学校赚取一定的经费。但与此同时,本来对于高职院校内学生来说就比较紧缺的体育设施,如果再向社会人士开放的话,就会使得学生更加没有体育活动的空间,对于体育管理发展来说是一种非常不利的打击。

2.4、忽视基本体育教学内容

随着现在全球文化的交流加剧,各种球类运动已经越来越流行,学校也更多是以这类运动的教育为主。但在球类运动流行的同时,传统的田径运动却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由于传统田径运动的开展条件限制较少,学生进行这类运动并不需要太多的设备支持,所以传统田径运动的没落使得学生对体育设备的依赖程度增加,间接地导致了学生找不到合适的运动项目而选择不运动,造成了体育教学管理质量的低下。

3、高职院校体育管理问题的病理因素

要解决某一疑难病症,对其病理因素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要为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管理治病同样如此,造成这些病理现象的主要因素除了上文中已有所提及的体育在众多科目中地位较低,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之外,高职院校的特殊性也是造成其体育教学管理工作问题百出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高职院校每年的招生人数大约为普通高校招生人数的一半,并且生源基本上是普通高校录取之后的剩余生源,学生总体素质上相对来说较低,高职院校体育工作在本来就存在着较多问题的基础上开展,就会将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进一步放大。再加上应试教育在许多学生脑海中根深蒂固,对体育这类开放性的课程在学习上提不起热情,也就诱导了上文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4、高职院校体育管理问题的矫治

对于高职院校中存在的这类顽症,要彻底的矫治并不是一个短期内就能完成的工作,需要经过长期的旷日持久的过程。因此,在高职院校体院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中,本文提出了预防、治疗、调理这三大措施。

4.1、病症预防

所谓预防,也就是指通过健全的管理机制,来防止体育管理中的问题发生。作为高职院校管理方来说,即是在校内建立健全的体育科目教研团队,深化体育课程思想,将体育课程的课时尽量增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高职院校还可以组织全校性的体育活动,比如校运动会、校园篮球争霸赛这类活动,鼓励学生参与运动。

4.2、疾病治疗

高职院校体育管理工作中,最为突出的“疾病”便是体育老师的教学质量不高,导致学生对体育的热情不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要解决这一问题,最为直接的方法就是加大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培训力度,使体育教师能够以更加科学高效的方法教学。另外,还应该增加学校体育教师的编制人数,尽量以体育项目硕士毕业生为招聘的主要对象,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体育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

4.3、治病调理

对于顽固病症来说,在治病的同时进行相应的调理能够让治病效果更好。在高职院校中,在提升整体教学质量这种软实力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等硬实力,在“软硬兼施”的基础上,才能够让体育管理问题的“矫治”起到最好的效果。

5、结束语

通过对高职院校体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病理化”探讨可以发现,虽然目前高职院校中体育工作开展得并不顺利,但却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只要掌握了合适的方法,加大了重视的程度,提升了体育教学整体的实力,就能够非常好地解决这类问题,让学生得到专业文化与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纯子.高职院校体育管理现象研究[J].湘潮(下半月),2012,09.

[2]何力.江西省高职院校体育管理现状及对策探究[J].学园(教育科研),2012,20.

[3]李建钢,王刚.河南省高职院校体育管理改革趋势探讨[J].科技信息,2011,30.

[4]董红卫,赵粉霞.试论高职院校体育管理模式创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