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湿地公园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国家湿地公园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

黄勰

(广州市质量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根据我国现阶段湿地公园的发展情况,对我国湿地公园将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判断,判断结果如下:湿地公园是发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进行生态性修复;湿地公园将成为我国公园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湿地公园是为我国将来的林业建设做出杰出贡献。与此同时,笔者对湿地公园的标准化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即:加强湿地公园体系的现代化建设;严格实施湿地公园的管理策略;加强对湿地公园的环境保护;完善湿地公园的投入管理等机制等等。

【关键词】湿地公园;标准化;建设研究

引言

如今,湿地公园对于生态的发展有诸多的好处,首先它可以保护湿地;其次,它对于生态的恢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最后,它还可以促进生态资源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在近些年以来,湿地公园在中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并进而成为了中国湿地保护系统的重要成员。如今,国家湿地公园的发展大致程序,首先申报项目,即向相关部门申请湿地公园的建设项目,然后申报通过后就开始进行试点的建设,即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来进行项目的建设,最后是相关部门对其项目进行验收,看看其是否符合国家对于湿地公园的发展要求。在试点湿地公园通过了国家验收后,那么它的发展目标就开始转变成侧重管理和保护方面了。对于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有效的后期管理显得尤为关键,它是决定湿地公园之后持续健康性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我国当前对于湿地公园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非常至少,虽然有一些比较零散的建设体系,但还是不够系统化,规范化,很难称的上真正的标准化体系建设。鉴于此情况,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考察和相关研究,对于我国湿地公园如今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以及今后该如何去建设标准化的湿地公园提出了几点建议。

1.我国湿地公园标准化建设现状和发展历程

1.1我国湿地公园发展现状

城市湿地公园为一个城市的绿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本文提到的湿地公园是指林业局管辖下的湿地公园。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经建立各类湿地公园900个。2015年,我国批准试点国家湿地公园137个,取消试点国家湿地公园1个。由此可知,截至2015年底,我国共有各类湿地公园1036个。据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湿地公园:(1)主要以国家湿地公园为主体,其中国家湿地公园705个,其数量占湿地公园总数的68.1%;(2)国家湿地公园在我国大陆31个省市区都有分区,但分布很不均匀,主要分布在湖南、山东、湖北、黑龙江、新疆、贵州、内蒙古、陕西、河南和江西等省(区),这10个省(区)的国家湿地公园之和分别占国家湿地公园总数、湿地公园总数的61.0%和41.5%。

1.2我国湿地公园发展历程

总体来说,我国湿地公园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试点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规范发展阶段。

(1)试点起步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发生在2004年到2006年这三年期间。2004年,我国颁布了关于加强保护湿地的通知,这就标志着我国开始正式启动关于湿地公园建设的项目。之后,广东省开始建设起了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它是在国家批准下启动的项目,取得了初始阶段的成功。所以,继而在第二年,也就是2005年,国家林业局又开始启动项目,开始发展了第二个国家湿地公园的项目,这个项目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对于湿地公园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正确有效性的指导。但是,总的来说,在这一阶段,湿地公园还正处于摸索时期,发展不够快,对于生态的保护性也没有很明显的影响。湿地公园对于老百姓来说,甚至对于很多单位上的主管来说,还是很陌生很新鲜的东西,人们还不了解湿地公园到底是怎么回事,它对于人们的生活,以及对于生态的发展来说到底会有怎样的影响。另外,国家对于发展湿地公园的政策方针还不是很充分,不完善,所以造成湿地公园在这个阶段发展非常缓慢。直到第三年,也就是2006年,国家林业局才批准了4个试点国家湿地公园[1]。

(2)快速发展阶段,它是指2007年到2013年。在2007年,我国批准了12个试点国家湿地公园。从此,我国的湿地公园开始飞速发展,我国湿地公园建设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各个省份都开始踊跃申请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从2007-2013年,我国批准建设了国家湿地公园423个,年均批准量为60.4个,是试点起步阶段年均的30.2倍。这一阶段国家湿地公园发展迅速,在整体上呈指数型增长。同时,为了保障国家湿地公园健康持续发展,林业局下达了一系列的规范方针,就是为了使湿地公园更加标准化发展,并且在2011年开始进行验收工作。

(3)规范发展阶段,也就是2014年以后的阶段。尽管国家湿地公园的发展速度依然迅速,但是国家对它的规范发展加强了很多,为了规范其建设行为,国家林业局出台一系列加强湿地公园管理和保护的政策,对湿地公园规范建设、规范管理等提出了新的更高更明确的要求[2]。而今“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正式通过验收,该湿地是全国23个重点建设湿地之一,为广东省目前唯一一个国家重点建设湿地,目前也正加快建设湿地公园标准化体系。

2.我国湿地公园标准建设化的建议

(1)科学合理布局,寻求美观的同时还要节约空间资源。近年来,我国湿地公园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空间合理布局上以及有效利用资源上还存在很多的欠缺。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设计师在对于公园总体布局时要考虑到资源节约的问题,由于现在是一个提倡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时代,所以,有效利用资源,节约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2)建立合理的湿地公园管理体系。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首先,从国家层面来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其次,明确各个部门应该行使的监督权和管理权,做到一旦发生这方面的问题,有关部门会及时出来协调解决问题;最后,要建立全国湿地公园管理协调机构,明确各级管理部门之间的区别和联系[3]。

(3)完善国家湿地公园管理法律法规条例。当今的社会是法治社会,依法行事,是对当今各部门的要求,同样,对于湿地公园的管理也是一样,必须要依法来行事。对于违反有关条例的人和相关部门,监督部门必须一律严格对待,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我国湿地公园标准规范性发展,需要多方面人员的共同努力。首先,国家要积极采取相关政策,来完善建设湿地公园;其次,有关部门比如林业局要积极行使有关权利,努力将湿地公园的作用发挥到最好,更好的为生态服务;最后,老百姓应该懂得爱护环境,保护公园的卫生,从自己做起,共同构建和谐生态。

参考文献:

[1]吴后建,但新球,舒勇,等.国家湿地公园有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J].湿地科学,2015,13(4):495-496.

[2]白洁,马静,徐基良,等.我国湿地保护管理现状与优化对策[J].世界林业研究,2014,25(4):58-62.

[3]杨觅.我国湿地公园建设发展限制因素与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2015,09(3):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