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辨识与防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浅谈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辨识与防护

周方杰

(深圳市科达安安全生产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518000)

摘要:我国家具制造企业已经逐渐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然而家具制造企业普遍为中小型企业,管理相对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作业场所安全与健康条件较差,家具生产过程中伴随的噪声、粉尘以及有害气体严重威胁着从业人员的健康。通过对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目的在于有效预防和减少家具制造企业从业人员职业病的发生机率。

关键词: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危害因素;本质安全化

一、家具制造企业危害因素辨识

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的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家具制造企业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有噪音、粉尘和有害气体。

(一)噪音

家具制造企业大量使用圆盘锯、带锯、钻床、刨床、砂光机、锣机、铣床等木工机械设备,家具制造企业噪声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由家具制造机械引起的空气振动而产生的空气动力性噪声,如除尘等装置中的通风机、鼓风机叶片引起的噪声,刀具高速运转所引起的噪声等;二是机械设备在运动中由于冲击、摩擦所引起的机械性噪声,如在木制家具的配料、毛料加工、净料加工时各种切削刀具与木料碰撞和摩擦产生的刺耳尖叫声,木工机械的传动和进给机构中皮带、链条和齿轮间摩擦产生的噪声等;三是由于电机中交变力相互作用引起的电磁性噪声,如电动机定子和转子间的吸力所引起噪声。家具制造企业木工机械产生的噪音声级通常会超过85dB(A),部分作业点可达120-130dB(A)。

(二)粉尘

家具制造企业开料和精修边工艺在切割木料过程中、钻孔工艺在对木料进行钻孔作业过程中、以及平面砂光和曲线砂光工艺在对木料进行打磨抛光过程中,都会产生木工粉尘。粉尘被吸入人体后,会在呼吸道会沉积下来,虽然人体具有对粉尘的清除功能,但若长期吸入高浓度粉尘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其中最严重的是尘肺。吸入粉尘量过大或者长期吸入粉尘,鼻粘膜,气管,支气管纤毛上皮受损,吞噬粉尘的巨噬细胞数量相对不足,或巨噬细胞吞噬过多粉尘而不能移动,或细胞中毒崩解死亡,而使清除功能受损,导致肺内粉尘沉积量逐渐增加,从而引起各种肺病。因为木粉尘中含有木焦油,以及各种酚类和烃类等致癌物质,会引起慢性鼻炎、支气管炎、哮喘和肺气肿等,小于10μm的粉尘进入肺部,可能引起肺组织的慢性纤维化,导致肺心病、心血管病等病变。长期吸入含二氧化硅的木粉尘,可导致肺纤维化。由于尘肺纤维化病变有进行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迄今为止,尚末找到有效的治疗尘肺的方法[1]。

(三)有害气体

家具制造企业有害气体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家具制造过程中使用人造板和胶粘剂等材料中释放的游离甲醛,二是家具制造企业涂层烘干过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主要含有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乙酸丁酯、氯甲烷、甲醇、丙酮、乙酸乙烯酯、乙酸乙酯等有害物质。

二、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危害因素防护

家具制造企业职业危害因素较多,但造成职业伤害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间接原因主要是安全管理不到位。为了有效控制家具制造企业的职业危害因素,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安全管理对策

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职业卫生管理档案、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法律法规要求的其他资料文件。

(二)安全教育对策

家具制造企业所有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参加厂级、车间级和岗位级职业卫生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过考试合格以后方可上岗作业,以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应急处置等知识和技能。存在职业危险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组织有关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职业卫生安全教育和培训。内部调整工作岗位或员工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应组织相关从业人员重新接受车间和岗位级的安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2]。

(三)安全技术对策

1、噪声危害的防治措施

采用无声或低声木工机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声的木工机械设备,或在木工机器上安装隔振或减振装置,从根本上解决噪声危害。要求木工车间作业员工佩戴耳罩、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消除听觉疲劳。

2、木工粉尘危害的防治措施

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宣传教育,让从业人员认识木工粉尘对健康的危害,调动防治尘肺病的积极性。对生产工艺和设备的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做到生产机械化、连续化、管道化、密封化、自动化,使员工操作岗位与产生木工粉尘的位置尽可能隔离。对木工粉尘作业场所喷雾洒水,防止粉尘飞扬。将产生粉尘的部位进行密闭,并安装旋风分离器等气力集尘装置或者布袋吸尘设备进行收集处理。配备适当的防尘口罩,教育粉尘岗位的作业人员正确佩戴,防止粉尘进入人体呼吸道。定期组织接触粉尘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定期监测作业环境中粉尘的浓度,并及时督促对不符合要求的防尘设备进行改进。

3、有害气体危害的防治措施

尽量选用不产生或者少产生有毒物质或者将有毒物质消除在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装置。以不含甲醛或低甲醛含量的人造板和胶粘剂代替甲醛含量高的人造板和胶粘剂,采用低毒的油漆稀释剂代替含苯系物的油漆稀释剂。尽量采用自动化密闭的喷涂装置,将喷涂装置罩严盖实,防止有害气体处逸。在生产条件允许时,尽可能使密闭设备内保持负压状态,以提高密闭效果。将操作地点设置在隔离室内,使用有害作业点和无害作业点分开,并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对产生有害气体的作业场所采取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措施,降低作业场所有害气体的浓度。要求有害气体的作业场所的员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定期组织接触有害气体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定期监测作业环境中有害气体的浓度,并及时督促对不符合要求的设备进行改进[3]。

结语:

要想使家具制造企业各种职业危害因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应充分运用安全设施、安全材料、安全检测等安全工程技术对策,提高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彻底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的问题;采用各种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彻底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并充分运用安全管理对策,协调人、机、环境的关系,提高生产系统的整体安全性,彻底解决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第2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9月第2版

[2]中国安全生产协会注册安全工程师工作委员会,《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2011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年5月第3版

[3]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评价师(基础知识)第2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年9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