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同侧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的相关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老年同侧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的相关研究

张宇1,王剑2△,岑利民1,李想1,李晶晶1

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9

2.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骨创伤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7

摘要:目的对老年同侧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进行相关研究。方法以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27例老年同侧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2组,参照组13例患者采取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研讨组14例患者采取股骨粗隆部重建联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并进行手术方法相关性研究。结果研讨组术后并发症与骨折愈合时间与参照组数据相近,P>0.05,对比结果不符合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同侧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颈骨折患者通过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与股骨粗隆部重建联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均安全有效。只是高龄且骨质疏松患者可选择后者,而年纪较轻、骨质疏松症状较轻微的患者可选择前者。

关键词:老年;同侧股骨粗隆间;股骨颈骨折;手术方法;相关研究

同侧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颈骨折属于特殊的骨折类型,而以往已存在的分类系统中无此类型[1-2]。它主要是由于跌伤、剧烈运动、交通事故等高能量暴力所引起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多表现为复杂的粉碎性骨折,同时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症的比例较高,因此治疗过程较为棘手[3]。本研究结合我院收治的老年同侧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颈骨折患者27例,分别实施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与股骨粗隆部重建联合人工股骨头转换术治疗,深入探讨手术方法的可行性,旨在为临床病患的治疗提供参考,现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27例老年同侧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2组,参照组13例患者采取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研讨组14例患者采取股骨粗隆部重建联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并进行手术方法相关性研究。以上患者已确诊为同侧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颈骨折,同时至少合并1种并发症(呼吸系统病症、陈旧性脑梗死、贫血、低蛋白血症、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并且均在受伤之前可独自行走。

参照组:年龄62.6-89.7岁,平均(74.31±6.43)岁,男女比例8:5。股骨粗隆间骨折通过Evans-Jensen进行分型,其中Ⅱ型、Ⅲ型、Ⅳ型分别有患者1例、5例、7例。股骨颈骨折按部位分基底部、头下型、经颈型各有患者8例,2例,3例。受伤原因跌落致伤9例、交通事故致伤4例。研讨组:年龄63.1-90.4岁,平均(73.98±6.69)岁,男女比例10:4。股骨粗隆间骨折通过Evans-Jensen进行分型,其中Ⅱ型、Ⅲ型、Ⅳ型分别有患者2例、4例、8例。股骨颈骨折按部位分基底部、头下型、经颈型各有患者7例,1例,6例。受伤原因跌落致伤8例、交通事故致伤6例。两组患各方面临床信息均无明显差异存在,P>0.05,二者对比符合有效性与均衡性。

1.2治疗方法

参照组13例患者采取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患者取侧卧位,将股骨近端锁定板Ⅲ型与股骨远端锁定板Ⅱ型作为接骨板,于股骨外侧行切口,进行骨折复位后,将股骨近端锁定板放置于股骨外侧位置,再将股骨近端导针置入,通过C型臂X线机进行透视,确认位置满意后经导针方向将3枚或以上空心钉予以固定,然后以远端锁定螺钉固定接骨板。最后止血并予以缝合。研讨组14例患者采取股骨粗隆部重建联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将国产威高翻修柄作为人工股骨头假体,手术行改良Gibson切口,将粗隆间骨折完全暴露之后,保留大骨块,分别在大粗隆部与小粗隆部骨块上进行钻孔,再采用直径为1毫米的钢丝穿过,将其捆绑缠绕于股骨上端,进一步达到解剖复位。如发现患者骨质疏松较严重的患者,股骨扩髓应采用克氏针自大粗隆顶穿至骨髓腔内,用以辅助固定大粗隆。于小粗隆上行约15毫米的斜形切口,将股骨头取出。然后在股骨扩髓后将人工股骨柄置入,最后止血并予以缝合。

两组患者术后12小时应进行依诺肝素钠注射,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予以预

防,术后24-48小时运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处理。采取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后患者于术后30-90天之内进行X线片复查,依据愈合情况确定下床行走时间;采取股骨粗隆部重建联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于术后约7天可下床行走。

1.3观察指标

术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1年的随访,对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骨折愈合时间进行观察并记录。

1.4统计学处理

观察记录的研究数据经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类型资料(并发症发生情况)与计量类型资料(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以例数(%)、均数±标准差(±S)表达方式,经x2,t检验,P<0.05为比较结果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情况比较

研讨组14例患者采取股骨粗隆部重建联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经术后12个月的随访,未发生松动、假体脱位等并发症,且完全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5.02±2.39)个月。参照组13例患者采取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经术后12个月的随访,仅1例患者发生股骨颈骨折愈合不佳,同时产生髋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变偏情况,于是拆除内固定物再通过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另外12例患者骨折愈合较理想,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7.63±2.18)个月,并且内固定物未发生断裂与松脱现象。两组患者比较结果不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关节囊内骨折的一种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则属于关节囊外骨折,因解剖结构差异导致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存在差异[4]。临床上普遍认为同侧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颈骨折的发生原因是高能量暴力或者严重骨质疏松症所引起[5]。对于老年同侧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颈骨折患者而言,治疗的关键点以股骨颈骨折为主,以股骨粗隆间骨折为辅[6]。特别是存在严重骨质疏松表现的高龄患者,其活动量较少,更应考虑选用将股骨头切除,股骨粗隆部位重建,以股骨柄置换的办法予以治疗[7]。

结果显示,研讨组术后未发生松动、假体脱位等并发症,且完全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5.02±2.39)个月。参照组仅1例患者术后发生股骨颈骨折愈合不佳,其余骨折愈合较理想,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7.63±2.18)个月,并且内固定物未发生断裂与松脱现象。P>0.05,对比结果不符合统计学差异。综上所述,老年同侧股骨粗隆间并股骨颈骨折患者通过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与股骨粗隆部重建联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均安全有效。只是高龄且骨质疏松患者可选择后者,而年纪较轻、骨质疏松症状较轻微的患者可选择前者。

参考文献

[1]陈志良,董秋月,张家靖.超声引导髂筋膜阻滞辅助轻比重单侧腰椎麻醉在老年女性髋关节置换中的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7,38(5):613-616.

[2]孙宣,鲍自立,傅强,等.苏中地区3所中医院老年股骨颈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33(2):161-162.

[3]安杰,李海军,张嘉智.浅析老年下肢骨创伤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与不同的麻醉与镇痛方法的关联性[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3):346-348.

[4]李新萍,李晓玉,李宁,等.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髋部骨折术前后骨转换生化标志物的变化[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7,10(4):320-327.

[5]向青天,于亚军,王春华,等.多学科协作诊疗在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33(4):380-381.

[6]王震,张岩,张子韬,等.老年股骨颈与粗隆间骨折患者血尿酸水平的比较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32(4):341-343.

[7]白东昱,薛亮,赵程锦.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107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1):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