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的内科治疗

/ 2

高血压患者的内科治疗

杨淑敏

杨淑敏(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东海医院163001)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8-0300-02

1病因

高血压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可分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高血压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约占40%,环境因素约占60%。

1.1遗传因素原发性高血压有明显群集于某些家族的倾向,提示其有遗传学基础或伴有遗传生化异常。双亲均有高血压的正常血压子女,以后发生高血压的比例增高。高血压的遗传可能有主要基因显性遗传和多基因关联遗传两种方式。

1.2环境因素①饮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有关,高钠摄入可使血压升高,而低钠饮食可降低血压。摄盐过多导致血压升高主要见于对盐敏感的人群。钾摄入量与血压呈负相关。高蛋白摄入、饮食中饱和脂肪酸或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比值较高属于升压因素。饮酒量与血压水平线性相关,每天饮酒量超过50g乙醇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升高。②精神应激脑力劳动者、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职业者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较大,高血压患者休息后症状和血压常得到一定改善。长期精神紧张、压力、焦虑或在长期环境噪声、视觉刺激下也可引起高血压,这可能与大脑皮质的兴奋、抑制平衡失调,以致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有关。

1.3其他因素①体重超重或肥胖是血压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肥胖程度常用体重指数衡量,其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m)2。一般20~24为正常范围,血压与体重指数显著正相关。高血压患者约1/3有不同程度的肥胖。②避孕药服避孕药妇女血压升高发生率及程度与服用时间长短有关。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该病患者50%有高血压。

2治疗

抗高血压药物发展迅速,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可单用或联合应用。目前常用降压药物可归纳为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2.1利尿剂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可单独治疗轻度高血压,也常与其他降压药合用以治疗中重度高血压。一般认为,利尿剂初期降压机制是排钠利尿,造成体内钠、水负平衡,使细胞外液和血容量减少之故。长期应用利尿剂,当血容量及心输出量已逐渐恢复至正常时,血压仍可持续降低,其可能的机制是:因排钠而降低动脉壁细胞内钠离子的含量,并通过Na+-Ca2+交换,使细胞内钙离子量减少;降低血管平滑肌对血管收缩剂如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性;诱导动脉壁产生扩血管物质,如缓激肽、前列腺素等。临床上常用于抗高血压的利尿剂有氢氯噻嗪、氯噻酮、呋塞米、氨苯蝶啶等。利尿剂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水、电解质紊乱(以低血钾最为常见),长期应用引起高血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障碍。肾功能减退者可致血尿素氮升高,常常发生在大剂量应用时,故推荐小剂量使用。痛风患者慎用,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袢利尿剂主要用于肾功能不全时。

2.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根据化学结构分为巯基、羧基、磷酰基三类。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赖诺普利、培哚普利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降压作用机制:抑制循环中及局部组织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减少缓激肽的降解。降压起效缓慢,逐渐加强,3~4周时达到最大作用,限盐或联合使用利尿剂可使起效迅速、作用加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特点:适用于各型高血压,在降压的同时,不伴有心率加快,可能是因为其取消了血管紧张素Ⅱ对交感神经兴奋的易化作用所致;长期应用,不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脂代谢障碍,可降低糖尿病、肾病和其他肾实质性损害患者肾小球损伤的可能,如卡托普利既能降压,又能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可防止和逆转高血压患者血管壁的增厚和心肌细胞增生肥大,可发挥直接及间接的心脏保护作用。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不良反应:缓激肽积聚有关的不良反应(如咳嗽)和血管性水肿;干咳发生率约为10%~20%,停药后可消失;高钾血症者、妊娠妇女、双侧肾动脉狭窄患者禁用;血肌酐水平显著升高时[>225.2μmol/L(3mg/dL)]使用时须谨慎。

2.3β受体阻滞剂有选择性(阻滞β1受体)、非选择性(阻滞β1受体和β2受体)与兼有α受体阻滞3种。常用药物: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吲哚洛尔、噻吗洛尔等。降压作用机制:①减少心输出量,阻断心肌上的β1受体,抑制心肌收缩力并减慢心率,使心输出量减少,因而降压;②抑制肾素分泌,抑制肾脏β1受体,抑制肾素的释放,从而阻断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从而降压;③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性,可抑制某些支配血管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前膜的β2受体,抑制其正反馈作用,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④中枢降压作用,抑制中枢的β受体,抑制中枢兴奋性神经元,使外周交感张力下降。降压起效迅速、强力,各种β受体阻滞剂作用持续时间有差异。临床应用于治疗轻中度不同严重程度的高血压,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的患者,老年人疗效相对较差。不良反应主要是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β受体阻滞剂可抑制心肌收缩、房室传导及窦性心律,加重气道阻力,故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及外周血管病患者禁用。

3预防和健康教育

①高血压患者应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指导,其具体内容有:健康教育与卫生促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采用健康的生活习惯;注意对高血压患者的检出;加强随访与复查。②高血压流行是一个群体现象,群体的疾病应该用群体的方法来防治。在社区人群中实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导,以高血压防治为重点的干预措施,提高整个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增加高血压的知晓率、测压率、服药率、控制率。

参考文献

[1]韩亚利,顾韵,高鹏,陈凯,和军芳.社区内高血压病疗效观察[J].实用全科医学,2007年03期.

[2]张艳君.卡托普利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09年36期.

[3]姚力.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性高血压临床观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