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智猪博弈困局强化团队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破解智猪博弈困局强化团队建设

倪鑫辉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南京210044)

摘要:本文从博弈论中“智猪博弈”角度论述了团队建设中存在的“搭便车”问题及危害,通过分析博弈双方如何实现利益均衡得到的若干启示,进而提出了一定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智猪博弈”;团队建设;激励机制;

一、博弈论与“智猪博弈”困局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GameTheory),既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它主要研究一个整体内部各结构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策略优化,在生物学、经济学、国际关系、信息学、政治学、军事战略和其他很多学科都有广泛的应用,从我国古代的孙子兵法、田忌赛马,到我们熟知的“囚徒困境”、我们的股票市场,都能看到博弈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先介绍一下博弈论中非常经典的一个故事:智猪博弈。这个故事讲的是:猪圈里有两头聪明的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一个投食口,距离投食口很远的地方,有一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远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小猪踩动踏板,大猪会在小猪跑到投食口之前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食物之前到达投食口,吃到一些残羹冷炙。那么,大猪和小猪为了吃到东西会采取什么策略?

答案是:小猪将舒舒服服地等在投食口边,而大猪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投食口之间。

原因很简单:

A情况:如果小猪和大猪一起去踩踏板,由于小猪跑的没有大猪快,吃得没有大猪多,它只能得到很少的收益;

B情况:如果小猪选择等待在投食口旁,它可以第一时间吃到食物,获得最大的收益;

C情况:如果大猪选择等待,而小猪去踩踏板,当它跑回投食口时,食物已被大猪吃光,收益为零;

D情况:大猪小猪能否都选择等待不动?不会的。因为聪明的大猪为了避免饿死只好“两害相权取其轻”,无奈地去踩踏板以谋求小猪吃剩的一点残羹,这样聪明的小猪同样获得了同B情况一样的最大收益。

总之,在规则与环境不变的前提下,对小猪来说,坐等,优于行动。

毫无疑问,小猪这种“搭便车、捡现成”的不劳而获行为从道义来讲令人不齿,但是,从小猪的个体角度出发,这的确是它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最佳选择。也就是说,在限定条件下的一个共同体中,拼命用功、努力付出的一方获得的收益,等同于甚至低于消极观望的一方。这就是所谓的“智猪博弈”困局。

二、“智猪博弈”困局的危害

这种困局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普遍存在,从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与对抗,到改革红利的获取与分享,从一个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与发展,到一个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与氛围,处处都存在着“智猪博弈”。例如马云关于淘宝“假货更好”的言论引发了各方热议,其实长久以来的山寨行为就是“智猪博弈”的一个典型案例:正品品牌辛辛苦苦积累了几十年至上百年的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却被山寨者搭了“便车”,轻而易举地拿来使用,这对正品的打击显而易见。

同样,在很多单位团队建设中,同样存在“智猪博弈”困局。我们经常说的“鞭打快牛”、“能者多劳”、“枪打出头鸟”等等,都或多或少有着“智猪博弈”的影子。谁的能力强、效率高,就一直使用谁,导致“大猪”经常加班加点,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谁任劳任怨、不叫苦叫累,那么干工作的是他们,放弃休息的是他们,让荣誉的还是他们……到头来,这些同志“累坏了身子,冷落了妻子,耽误了孩子”。这种做法,毫无疑问存在很大的弊端:

一是挫伤了“大猪”的积极性。这些同志的精力、能力也是有限的,家家也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如果不顾及这些,只是一味地快马加鞭,甚至干的事情多,惹的麻烦多,挨的批评也多,时间久了,难免会使“大猪”失去锐气。

二是纵容了“小猪”懒惰、不思进取的毛病。对“小猪”不压担子,不去鞭之策之激励之,而是放任自流,试想,既不需要付出又可以得到和“大猪”一样的待遇,谁还愿意去傻乎乎地当那出力不讨好的“大猪”?

三是容易引发整个团队的低效与涣散。长期负重前行必使“大猪”不敢快、不愿快、不能快,进而斗志消磨,失去先锋带头作用,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同时,长期以来的“搭便车”既影响了“小猪”自身良好作风的养成和能力的提高,又让他们感觉自己可有可无,没有组织认同感,长此以往势必引起整个团队的人心涣散、效率低下。

三、破解“智猪博弈”困局,强化团队建设

队伍建设中“智猪博弈”困局的危害不言而喻。加强人文关怀是破解困局的重点。

人文关怀是什么?从伦理学角度讲就是对人的价值、个性、尊严、地位、发展和人的自由的关注、爱护与尊重,其核心就是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和对人性的关怀。就制度而言,人文关怀是一种柔性管理,这种管理的优势与核心均是“以人为本”,强调对人的关怀,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团队建设中如何落实好人文关怀?结合“智猪博弈”的解决方案和实际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量:

一是关怀保护先进。

在“智猪博弈”中,大猪无疑是先进者,虽然只有一点残羹冷炙,却依旧为自己和群体的利益孜孜不倦地努力着,这对大猪而言无疑是不公平的。解决方案之一就是给勤劳的大猪单独奖励一份足够的食物,这也算是对大猪不公平待遇的一点补偿。在团队建设中,先进者是表率,是团队作风及氛围的引领者。对于先进者必须大力保护和关爱,不能让多劳者寒心,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始终保持先进者旺盛的斗志和战斗力。

二是完善激励机制。

“智猪博弈”中,解决方案之二就是将踏板移到投食口旁边,谁踩踏板就能第一时间吃到食物,这样无论大猪还是小猪就会争先恐后地去抢着踩踏板;有劳有得、不劳不得,是这个解决办法的精髓。对团队而言,要破解博弈困局,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能激发活力的、合理的激励机制。合理的激励机制会在团队内形成良好风气,不好的激励机制可使原本努力的人失去动力去混日子。我们可以不断完善健全绩效考评制度和奖惩休系,按时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任务的,要给予激励,要进行奖励;没完成工作任务的,要进行惩罚,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小猪”的主观能动性,扼杀“搭便车”等不劳而获的思想。

三是满足合理诉求。

解决“智猪博弈”困境的第三种方案,就是加大每次食物的投放量,不管谁去踩踏板,它回到投食口的时候,都有足够的食物可以吃饱。映射在实际工作中,就是我们要满足团队的基本需求和合理诉求,设定迫切需求和值得努力的目标。有了足够的物质和精神保障,有了明确的前进目标和方向,队伍才能保持持久、高水平的战斗力。

四是提供展示平台。

解决“智猪博弈”困境的第四种方案,就是增加一套小型的踏板和投食口专门给小猪使用,这样大猪和小猪都可以通过自身力所能及的努力获得与自己劳动和付出相匹配的收益。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注重为每一位团队成员都提供展示的空间和舞台,不能因为小猪的能力弱就忽略和无视,要在用足用好大猪的同时,为小猪量身布置合适的工作,特别是那些“垫垫脚才能够到”的工作,使其在工作中不断磨炼、成长,最终培养成一名大猪,不断提高整个团队的战斗力。

参考文献

[1]郑德枢.对“智猪博弈”现象在激励机制建立中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30):25-26.

[2]何辉.从“智猪博弈”看员工激励Ⅱ[J].企业活力,2006(02)62—63

[3]解秀玉,赵文星.基于“智猪博弈”的激励机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3(34):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