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1

脑出血护理

朱芳莉

朱芳莉(武义人民医院浙江金华321200)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报告了8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对新入院的患者要稳定情绪,绝对卧床休息。防止感染,控制并发症,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恢复期加强功能锻炼,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关键词】脑出血护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85例均系我院2009年1月-10月收治的患者。男50例,女35例,年龄28-87岁,平均年龄56岁。由活动时起病80例,明显的诱因主要是用力、饮酒、情绪激动。1.2临床主要症状:昏迷35例,嗜睡20例,肢体瘫痪50例,呕吐20例,大小便失禁41例,血压升高80例,头痛30例,头晕8例。1.3辅助检查:85例都做CT扫描,诊断为脑出血。1.4预后:治愈40例(47.2%),好转25例(29.2%),死亡20例(23.6%)。2护理体会2.1绝对卧床休息。2.2密切观察每15~30分钟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血压、呼吸、体温、脉搏。脑出血患者入院时多有意识障碍,注意观察患者意识障碍程度,瞳孔的大小、形状及对光反应等。一般发热在24小时后出现可由继发感染引起,但如果持续高热不退,抗生素药物治疗无效,则提示中枢性高热。入院后如颅内压持续升高,脑组织缺氧,可致呼吸加深加快,如血压升高,呼吸和脉搏变慢,则可提示脑干受损。2.3防治感染,控制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咽部分泌物,防止肺部感染。做好基础护理,每2小时翻身1次。中枢性高热宜早期处理,头部用冰袋冷敷,以降低脑细胞代谢,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2.4注意患者营养治疗和胃肠道情况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昏迷患者行鼻饲营养物质。在急性期,要指导患者养成在床上排便的习惯,避免排便用力过大,引起颅压增高,必要时用开塞露,防止便秘。2.5恢复期的护理:首先做好恢复期宣教工作,其次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早期肢体锻炼,循序渐进,由小幅度活动开始逐渐增加活动及时间,由被动活动开始逐渐过度主动活动。协助患者使用健肢%动患肢在床上运动,如上肢的抬举,左右旋转,双手抓卧,下肢内收,屈膝、伸髋、伸膝、踝后屈、背屈等。对失语患者要及早进行语言训练,再慢慢练习发音吐字。可先从数数字开始,由浅到深,训练和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时可配合针灸、按摩、理疗、加速其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33-2435.[2]冯忠堂,董峻,张瑞宏.医学伦理学.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3,176.

来源期刊

医药界

相关关键词

脑出血护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85例均系我院2009年1月-10月收治的患者。男50例,女35例,年龄28-87岁,平均年龄56岁。由活动时起病80例,明显的诱因主要是用力 饮酒 情绪激动。1.2临床主要症状昏迷35例,嗜睡20例,肢体瘫痪50例,呕吐20例,大小便失禁41例,血压升高80例,头痛30例,头晕8例。1.3辅助检查85例都做CT扫描,诊断为脑出血。1.4预后治愈40例(47.2%),好转25例(29.2%),死亡20例(23.6%)。2护理体会2.1绝对卧床休息。2.2密切观察每15~30分钟观察患者意识 瞳孔 血压 呼吸 体温 脉搏。脑出血患者入院时多有意识障碍,注意观察患者意识障碍程度,瞳孔的大小 形状及对光反应等。一般发热在24小时后出现可由继发感染引起,但如果持续高热不退,抗生素药物治疗无效,则提示中枢性高热。入院后如颅内压持续升高,脑组织缺氧,可致呼吸加深加快,如血压升高,呼吸和脉搏变慢,则可提示脑干受损。2.3防治感染,控制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 鼻腔 咽部分泌物,防止肺部感染。做好基础护理,每2小时翻身1次。中枢性高热宜早期处理,头部用冰袋冷敷,以降低脑细胞代谢,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2.4注意患者营养治疗和胃肠道情况给予高热量 高蛋白 高维生素 易消化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