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院感管理控制面临的现状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3

基层医院院感管理控制面临的现状及对策

李艳萍

李艳萍(绵阳市中心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四川绵阳621000)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7-0050-03

【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现状,分析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中不规范行为发生的原因,探索规范基层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途径与方法,使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工作落到实处。方法对42家基层医院的院感管理现状进行检查,对检查出来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基层二级医院感染管理不规范,制度、控制措施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院领导对医院感染管理重视不够、对医院感控投入不够,专职人员配备不足或专业知识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不健全、全员感控意识差。结论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感染管理组织,加强基层医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强化基础医院医院人员院感防控的执行力是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关键。

【关键词】基层医院感染管理控制问题对策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水平,医院感染防控的执行力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为了解我市基层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的现状,组织了为期一周的医院感染专项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改进措施,以规范我市基层医院感染管理行为,提高基层医院感染防控质量,现报告如下。

1.检查对象

抽查本市范围内二级及以下医院共42家医院,其中:三级综合医院7家、二级综合医院18家、二级以下医院11家(包括乡镇卫生院9家、社区服务中心1家、民营医院1家)妇幼保健院6家。

2.检查方法

根据卫生部2006年《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四川省医院等级评审标准(2010)版》的要求,对全市二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民营等35家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进行专项检查,采取查看资料、现场检查、操作跟踪、知识问答等方法,对医院感染管理组织、院感管理重点部门的卫生学流程与消毒灭菌、院感知识掌握程度、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职业防护、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医疗废物管理等七个方面进行重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结果进行通报,并提出应对策略。

检查情况见下表: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监测监管方面

3.1.1领导重视不够少数医院未能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100张床位以上医疗机构设立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科(办公室),无科室独立的正式文件,仍隶属护理部,护理部主任兼院感工作,或感染管理科主任(专职人员)兼传染病管理疫情报告员、预防保健、B超检查、门诊注射等工作,医院感染的各项工作仅局限于护理上的院感检查,或只有组织形式无任何院感质控及记录,院感防控的各项措施无法落实,不符合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管理评价标准”中,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须由经过一定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的医院感染管理学科带头人担任的要求;未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做到200~250张病床配备一名专职人员,院感质量和安全存在极大风险。

3.1.2个别医院未能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范要求,及时修订和完善本单位的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及重点部门的规章制度;少数医院的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不符合部门特点或实施特殊管理的要求,即“写的不是所作的,作的不是所写的”。

3.1.3个别医院开展了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有资料、无分析、无反馈或监测数据汇总、反馈、评价等资料过于简单;医院感染管理人员未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开展前瞻性监测工作,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仍以回顾性调查为主,多数二级医院尚未开展住院病人现患率调查。

3.2消毒、灭菌不规范少数医院重点科室布局、卫生学流程不合理、消毒灭菌操作技术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使用中的建筑面积不足、医务人员消毒灭菌观念淡薄、消毒灭菌知识缺乏等[1]。少数院感管理重点科室如产房、供应室、手术室的三区划分不明,清与污、人与物通道未分开,甚至共用一个通道;待产、刷手共一室;供应室的回收、洗涤、包装、灭菌、发放等环节无质量控制及记录,包装材料不合要求、包装方法错误、个别无菌手术器械包内无化学指示卡、器械清洗不彻底、包布潮湿等现象;外科洗手与可重复手术器械去污处理、清洁工具共用水池;戊二醛被普遍用于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使用前未经无菌水冲洗盛放消毒剂容器无标识或标识不清,盛装容器未做到每周二次灭菌。个别医院抢救车上的开口器、舌钳仍用纱布包裹,用后未及时处理,未作到高压灭菌后保存。少数医院未按卫生部2009版《医院感染监测》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3.3手卫生执行不到位检查中的二级医院较普遍存在未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培训,洗手设施设备配备不到位,有的重点科室未采用非触式水龙头,未提供抗菌洗手液、免洗手消毒剂、干手设施。医务人员采用白大衣擦手现象较为普遍,或共用一张擦手毛巾。盛放固体肥皂或皂液的容器不洁净,未定期清洁和消毒,盛放肥皂的容器有积液、附有污垢。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差,对卫生洗手和手消毒指征不知晓、执行不到位。表现在:诊疗、护理患者时未做到一患者一洗手或手消毒,用戴手套代替卫生洗手或手消毒,接触污染物品后未脱去手套即直接接触清洁物品,脱去手套后未及时进行卫生洗手或手消毒,以薄膜手套(PE)代替乳胶手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普遍存在洗手液及手消毒剂的领用量与实际工作量、接诊病人数不相符。

3.4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和消毒药械管理不规范未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安排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参与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和消毒药械的证件审核工作。

3.5医院感染知识及技能培训

部分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未接受专业知识岗位培训,未按卫生部2006年版《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的先关规定培训学习,对国家、卫生部及省卫生厅下发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标准、办法等不了解、不熟悉,制约了本院感专业的发展。院内院感培训计划过于简单,培训内容未能结合本院实际和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针对性授课;无培训考核及记录。

3.6医疗废物管理

少数医院未安排专人负责收集、运送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存处工作用房面积不足、房间不够、未配足相应的设施设备及必要的防护用品。医疗废物暂存处无明显医疗废物和“禁止吸烟、禁止饮食”警示标识或标识不规范;暂存处房间的墙面、地面不光滑,不防渗,无地漏;暂存间天花板、门窗密封不严,无法做到“四防”。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的厚度、形状不符合要求,未使用加盖桶装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包装不规范,袋上未注明产生科室,封扎袋口方法不正确或未封扎。医疗废物回收登记项目不齐全,交接登记不规范。

4.应对策略

4.1加强领导重视,强化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建设: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完善制度和监督机制。明确院领导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责任,对不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者实行一票否决制。加大监督和检查力度,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检查考核,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限期整改,定期复查。合理利用区域的消毒灭菌资源,对于器械、物品无条件进行消毒灭菌的医院,协调到有资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洗消灭菌处理,既保证了灭菌效果,又降低成本,达到资源共享。

4.2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院感防控专业水平

由于控制医院感染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降低死亡率[2]。医院应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强化全员对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意识。院领导每年接受市级以上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院感专、兼职人员和重点科室的管理人员定期参加院感知识的学习,必要时送上级医院短期进修,系统掌握医院感染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提高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院内按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全员培训,使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全员主动参与院感防控,以保证各项措施贯彻实施,从源头上控制医院感染。

4.3开展必要的监测在开展综合性监测二年的基础上结合医院实际开展目标性监测,有利于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特点等情况,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杜绝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是关系到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患者安全的有力措施[3]。应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对各科室特别是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重要部位、高位因素和消毒灭菌效果进行检查和监测,主要对手术部位、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的尿路感染、有ICU的应开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一次性无菌物品、消毒药械、消毒灭菌物品的消毒灭菌效果、重点科室的物表、医务人员手、空气进行监测,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查找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整改,以保证各项措施的落实。

4.4加强重点科室的院感管理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如手术室、产房、消毒供应室、口腔科等区域,加强管理,重点检查督导,对照部颁院感管理标准,对建筑和设备不符要求,存在安全隐患的医院限期逐一整改,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常营业,以督促制度执行、确保环节质量控制,保证医疗安全,防止院感不良事件的发生。

4.5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提高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手卫生对获得性医院感染控制起关键作用,而洗手是最简便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4]。医务人员手卫生作为院感管理专项工作来落实,按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医院提供足够洗手设施设备;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的培训,严格掌握洗手、手消毒指征、洗手流程;定期督促和检查,促使医务人员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操作的地方配备快速手消毒液.以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达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4.6规范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由于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在医疗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涉及多科室,需相互协调与合作,把好每一个质量关,防止因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不当造成医院感染。

4.7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废物中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5]。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医院按相关规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制定本院医疗废物安全管理相关制度。从科室的分类一收集一运送一贮存一处置、专人专车专管,各项流程均符合规范要求。按《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实行医疗废物分类管理。明确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严禁混装。专职人员做好个人防护,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等防护用品.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必要时进行乙型肝炎等严重传染病的免疫接种。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小组监督小组定期督查,院感办(专职人员)医务处、护理部、后勤部几个部门各行其职共同监管并把医疗废物的管理纳入医院感染质控专项检查的范围,并将结果与科室的考核相挂钩[6]。

5.总结

医院感染是当前医院质量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医疗护理质量的综合体现。在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过程中,培训是基础、院感控制执行力是关键、组织管理体系是保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注重医务人员知识的培训并掌握医院感染管理及控制的专业知识,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知水平.主动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以有效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减低医疗风险、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提高病人就诊的满意率,也是适应医疗改革体制的需要,是落实“三好一满意”的具体举措。

参考文献

[1]刘正玲,张玉爱.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江苏预防医学.2009,9(6):74-76.

[2]闻智,孟欢.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质量[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8):974.

[3]李少侠.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阴.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3):134.

[4张玉华,詹磊,匡丽.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4(3):276.

[5]卫秀芳,王玉华.对21所基层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分析叨.护理研究,2008,22(33):3088—3089.

[6]赵雪颜.基层医院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EJ].全科护理.2009,7(5B):1280—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