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地的绿化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坡地的绿化与管理

邱贺

邱贺

身份证号码:130802198602061014

摘要:文章首先通过对边坡绿化的慨念进行了阐述,接着对坡地绿化景观的营造手法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最后重点探讨了边坡绿化对植物的选择原则。

关键词:坡地;绿化;管理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资源进行不断开采,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目前人们对生态防护越来越受重视,其中边坡绿化就是生态防护运用的一个典范,本文就坡地的绿化与管理进行简单的探讨。

二、边坡绿化的慨念

1、边坡绿化的定义

边坡绿化是一种新兴的能有效防护裸露坡面的生态护坡方式,它与传统的土木工程护坡(钢筋锚杆支护、挂网、格构等)相结合,可有效实现坡面的生态植被恢复与防护。不仅具有保持水土的功能,还可以改善环境和景观,提高保健、文化水平,边坡绿化主要分为:陡峭边坡绿化和缓边坡绿化;土质边坡绿化和石质边坡绿化。

2、边坡绿化的作用

固土护坡,提高边坡的稳定性.植物对边坡的保护,主要表现在拦截雨水、减缓径流和固结土壤三个方面.植物可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有利于水土保持,增强边坡的稳定性。恢复植被,保护边坡环境.植物可促进有机污染物降解、净化大气、调节小气候。美化环境,改善边坡景观.通过绿化可以避免边坡裸露,使其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增加边坡的景观效果。

3、边坡绿化存在的难点

边坡草本易退化:人工草品种单一,容易退化,若不及时解决将引起水土流失、坡面坍塌等.。植物配置难。干旱影响坡面植物生长:一般坡面具备的自然条件并不利于植物的生长.而且,随着季节变化,坡面养分将逐渐流失、土壤肥力将逐渐下降,“干热天气、无土、缺水、缺肥”等直接威胁植被恢复,影响绿化效果.

4、边坡绿化的植物应具备的条件

以本地乡土植物材料筛选为主,选引外来优良材料为辅,适应当地气候;选择材料以乔、灌、草及花卉相结合方式,种源材料多样性以便因地制宜配置不同组合的方式;植物材料要耐瘠薄、耐粗放管理、根系发达、扩展性强方可确保中选材料的适用性;选择以种子繁殖的种类为主,无性繁殖种类为辅,以便现阶段进行机械化施工,减少手工操作。绿期长,多年生。边坡植被的重要目标是固土护坡,防止边坡水毁,防止滑坡,以及美化沿线景观环境。因此,请求边坡植物根系深,能快速笼罩地表。

5、边坡绿化的主要形式

边坡绿化的形式和名称多种多样,基本可以归集为以下类型:

(一)、植草皮法

植草皮是将成卷或成块的草坪带土铺设在边坡上的绿化方法,铺设迅速,无需机械,不受天气影响,适用于土体边坡和强风化的岩石边坡。

(二)、灌草混栽法

选用灌木和草本,按1行灌木4行草本配置,横向开成水平沟种植。这种配置方式可克服单一灌木初期拦蓄坡面径流、减少侵蚀差的缺点,可弥补单一草被护坡能力差的弊端,这种配置方式适用下边坡和膨胀土上边坡。

(三)、图案点缀法

有些上边坡土质良好,又处于阳坡,为了美化线路,可以在这些边坡用低矮草被作底色,用色彩鲜艳的低矮灌木配植成优美、流畅、向上的图案或祝福语。

(四)、爬藤绿化法

爬藤绿化法是将藤本植物种植在坡脚,将悬垂植物种植在坡顶,利用其悬垂与攀爬特性达到坡面绿色覆盖的效果,适用于未风化或风化程度很轻的岩石坡面。

(五)、框架防护和绿化相结合法

采用框架防护与种草防护结合的方法,提高防护效果,同时美化环境。目前较多采用种草籽或喷播植草代替草皮。框架形状可根据人们对美的追求,做出各式各样的造型,如菱形的、六角形砼预制块防护、浆砌片石拱形防护、浆砌片石或预制块做成的麦穗型等。骨架内种植了灌、草、花等,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六)、三维植被网植草法

三维植被网是以热塑性树蜡为原料,采用科学配方。经挤压、拉伸等工序精制而成。它无腐蚀性,化学性质稳定,对大气、土壤、微生物呈惰性。将网固定于坡面,撒上拌基肥的肥土,每网眼播种2-3粒,覆土后淋水保湿。三维网植草以其独特的地表加筋锚固性能,和植被一起综合作用于边坡,控制水土流失,适用于砂土或膨胀土上边坡采用。

(七)、种植槽法

陡峭的岩质边坡面上利用工程锚杆固定和钢筋混凝土梁板形成种植槽,在槽内的种植土上种植乔灌木及爬藤类植物的一种边坡绿化工艺。

三、坡地绿化景观的营造手法

坡地绿化与其他城市绿化一样,都要根据地形、地势特点,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主要有“披垂式”“覆盖式”“自然式”“花台、花坛或阶地式”等。

1、披垂式

即选用藤蔓、垂吊植物种植在堡坎顶部边沿,使其枝叶飘逸下垂,迎风舞动,这种绿化形式应用相当广泛,几乎有堡坎存在的地方,绿化都少不了这种方式。利用藤蔓、垂吊植物和花灌木在坡面造景,构成不同色块、图案,并且不受坡面的大小、高低影响,都可以选择不同植物达到理想的效果。

2、覆盖式

即选用藤蔓植物、草坪及其他地被植物来保护坡地和堡坎。这种绿化形式要求植物有良好的覆盖性,植物密度较大,好似给坡地和堡坎披上一层厚厚的绿装。如西南师范大学校园办公楼立体绿化就用爬墙虎,使整栋楼俨然批了一件绿装,效果非常壮观。

3、自然式

是指各种地被植物或者其他低矮灌木自然生长在溪边、路旁、山丘等坡地的一种绿化形式。在城市中,特别是在较为休闲的地段,多以人工的方法来模拟自然生长状况,使园林植物自然生长,富有野趣。这种绿化形式体现了“追求自然,崇尚自然”的观点。无论是我国古典园林中,还是在现代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中,也运用都相当普遍。因地制宜地运用这种绿化布置方式,能有效避免绿化方式的单一,丰富城市绿地景观。

4、花坛、花台或阶地式

是指在坡地或者台阶式堡坎上布置花台、花坛、阶地的一种布置方式。斜面坡度较大时,施工中结合地形要求处理成台阶,可有效缓解坡度,达到安全要求,同时给植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这种利用工程措施和绿化措施结合的处理方式,国内外非常普遍。一些标志性建筑物与地面相对高差较大,如果以斜面的形式来绿化,则坡度很大对植物生长不利,另外的绿化形式也比较单一,故选用台地式进行绿化。

四、边坡绿化对植物的选择原则

1、抗性强

由于边坡的开挖和填方形成了巨大的裸露边坡,极易发生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样性减少,加之公路的土质边坡土壤瘠薄、坡度较大,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因此必须考虑立地条件的特殊性,用于绿化的藤本植物必须具备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2、生长速度快、生态功能强

高速公路边坡特殊的立地条件不利于藤本植物的生存和发育,因此作为护坡藤本植物要求出苗早、扩展性强、生长速度快、根系深而发达、固坡能力强,以便能迅速建立植物群落,尽快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较快完成对边坡的绿化,以满足景观和生态防护功能的需要。

3、景观性

边坡绿化除满足生态功能的需要外,应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选择那些绿期长、叶色多变、花色或果色艳丽且花期、果期较长的藤本植物,能有效地改善公路沿线的景观,满足乘客、司机对旅途景观的需求。

4、重视乡土藤本植物的选择

选用一些乡土野生藤本植物或一些耐贫瘠干旱、生长旺盛的藤本植物,如地石榴、葛藤和爬山虎等。当地藤本植物在坡面的覆盖度达到60%以上时,追播部分当地固氮型速生草种,可达到原生态绿化效果。

5、适于边坡垂直绿化的攀援植物

我国攀援植物种类丰富,可栽培利用的藤本植物约1000余种,大多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适用于垂直绿化,但目前在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中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边坡绿化在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恢复生态植被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要使坡地绿化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们应科学合理地选择植物,要求选择科学、合理的配置方式,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对自然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鞠廷忠.园林工程中的坡面绿化施工初探[J]现代园艺,2013

[2]韩炜,王晓东.植被护坡设计概述[J]交通标准化,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