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泥粉磨系统工艺管理马仲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浅谈水泥粉磨系统工艺管理马仲英

马仲英

富蕴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新疆阿勒泰836199

摘要:水泥生产线的稳定高效运行,离不开科学的生产管理。在生产管理中,工艺管理是核心、是主线,以工艺带动机械、电气等专业对生产线进行有效管理,发挥系统最佳产能目标,这是一个公司良好生产管理的综合体现。本文就以某公司水泥粉磨系统的生产管理经验进行总结,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培训;协作;设备维护;工艺制度

1导言

辊压机与球磨机相比,有着明显的节能效果,是20世纪80年代粉磨技术的先进代表。辊压机的技术优势使其很快被广泛用于水泥、生料、矿渣等的的粉磨。在我国,辊压机粉磨系统用于水泥的粉磨,发展十分迅速。辊压机水泥粉磨系统的效能的发挥,离不开科学的工艺技术管理。

2水泥工艺流程简介

某粉磨系统采用OSEPA高效选粉机闭路粉磨系统,全部采用电子计算机中控操作。系统工艺先进、流程简明、易于控制操作。熟料、石膏、矿渣按化验室给定配比经电子皮带称计量后入磨。水泥磨采用双滑履中心传动。水泥磨规格:Φ4.2×13m、能力:85t/h、入料粒度:≤25mm、筒体转速15.6r/min,装球量:240t,主电机功率3550KW,设备生产能力PS85t/h、PO75t/h。出磨水泥通过空气斜槽→斗式提升机→空气斜槽→选粉机,成品由气箱脉冲收尘器收集进入成品输送系统,选出的粗粉经空气斜槽返回磨内。收尘器收集的成品经空气斜槽→斗提→空气斜槽入库。

3水泥粉磨系统工艺管理

3.1加强员工技能的培训

水泥粉磨系统中控操作员控制着整个系统的生产运行,操作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运行指标的好坏,因此,操作员技能的提高尤为重要,鉴于此,除了公司定期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外,也需要操作员在一起开经验交流会,树立统一操作思想,使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现场巡检工要提高巡检质量,应当具备工艺、机电等诸方面知识,要具有排除各种故障的基本技能。这也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对巡检工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其工作技能,以便在现场巡检过程中能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3.2加强中控“大脑”与现场“眼睛”的协作

自计算机集中控制技术出现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逐步形成了“中控室控制—巡检工现场检查处理”的运行格局,双方之间的配合是否默契成为水泥生产线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笔者建议,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通过培训等方式,明确操作员和巡检工各自的职范围,每个岗位都肩负着重要的担子,双方只有共同配合履行职责才能完成工作,

3.3操作员要勤下现场

操作员的操作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公司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有着最直接影响,但操作员的操作水平充其量只是个软条件,如果现场问题一大堆,则操作员所表现的水平就是应付各种故障及时处置隐患达到安全不出事的目的。这种情况下谈节能降耗,追求最优经济运行指标就是空谈。所以,现场问题要得到及时有效的整改,才能为中控操作的顺利进行并为公司创造最大经济效益保驾护航。对现场隐患的发现整改不仅仅只是管理人员的责任,也需要操作人员根据自己某一时期的操作体会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优化操作,也需要操作员到现场检查,发现和解决问题,如系统堵漏(漏风漏料)等。另一方面,现场硬件设施的变化对中控操作是最敏感的,比如补充研磨体,磨内衬板、隔仓板的封堵、更换等,中控操作员只有对现场充分了解,才会对中控操作所出现的不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也为优化操作提供了依据。

3.4合理统筹安排时间

生产中要有效地利用时间,有计划高效率地组织生产,同时根据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生产计划,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首先,做任何事情要有计划性,对于计划检修,要提前列好检修时间、检修项目、技术负责、施工安全负责及确定检修人员等,各部分责任到人,并提前把各种工器具准备到位,一旦开始就井然有序,避免杂乱无序,同时确保检修质量。对于突发事件,这时更要合理利用时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生产损失。

3.5设备维护“两手抓”,维护胜于维修

对于水泥粉磨系统,重中之重当然是辊压机、磨机本身,所以历次检修,辊压机、磨机检修都占用大量人力物力,而往往忽视其他小问题。事实上,不起眼的细小问题导致生产异常被动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如辊压机插板损坏、皮带下料口挡皮破损,皮带清扫器、托辊的损坏等。这些输送物料的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将导致生产异常被动,甚至被迫停机。所以一定要利用检修机会对那些经常被人忽视的“小问题”进行检查,出现过的问题更要举一反三。这也需要现场巡检工有较强的责任心,加强日常巡检工作。

3.6建立工艺技术台帐,完善工艺管理制度

定期对粉磨进行取样,尤其是有重大工艺改造或调整时,比如补充研磨体,辊压机辊面堆焊等前后等,及时取样,计算选粉效率、循环负荷等,并进行比较,分析原因,为下一步的调整指明方向。有条件的话每两三个月能对磨机进行一次清仓处理,剔除破损严重的研磨体,重新调整级配,并结合运行时间,磨机产量统计出吨水泥研磨体消耗量,一方面为补充研磨体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是检验研磨体耐磨性的参考。定期做磨机筛余曲线,分析判断研磨体级配情况。要在生产中不断测定分析磨机粉磨状况,统计研磨体级配的历史资料,优选最佳的级配方案。

3.7加强对计量设备的管理,确保其准确性

及时对配料皮带秤、冲板流量计等计量设备进行标定,确保计量精度,这一方面是稳定水泥成分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也是进行物料盘点,科学分析运行指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水泥企业进出厂物资都要过磅计量,若不对地磅系统进行科学严格管理,一个小小的误差,一年下来,就可能导致数百万元的损失。这些都是由于粗放管理在不经意间流失。

3.8减少不必要的“空开机”

所谓“空开机”,就是设备处于空载状态运行。最典型的就是混合材输送皮带及上面袋收尘,皮带往往间断送料,若皮带上物料走空,则及时把皮带及上面袋收尘停下来。一方面皮带空载运行经常出现轻跑偏问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也可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损失。再比如就是旋风收尘器下面分格轮及斜槽风机等。还有就是停机后各种油站等及时关停。当然节约这些电能相对整个企业用电量来说微不足道,但绝对数目也是很可观的,同时作为节能降耗,由过去粗放型管理向节约型转变,控制生产成本的一种措施,这种思想应为我们所采用。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还想再强调一点,这是一个观念问题,需要融于日常工作中。增产增效、节能降耗,在任何时候不能成为安全生产的负担。笔者曾遇到过某公司将设备启停时间的长短作为考核中控操作员与现场岗位人员的指标之一,也可以认为是减少“空开机”的措施,这就使得操作员在每次开停机时为节省电能,甚至把联锁关系解除,对时间精打细算甚至精确到秒,导致精神高度紧张,成为人的不安全因素,另外对于一线大型主机设备,连续几台大型主机设备的启停,对电力系统影响很大,一旦造成生产事故,就会得不偿失。

3.9加强对事故案例的学习,提高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对出现过的故障及解决过程进行详细分析记录,形成文字东西,并下发给每个人共同学习。这是一个大家同时提高的过程。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疑难问题的处理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最好的学习过程。

4结束语

总之,水泥粉磨系统的管理作为水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该根据生产实践,对工艺流程和技术管理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提升,这样才能保证水泥粉磨工作能够科学优质地进行,降低单位能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达到节能减排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文裴.水泥质量与生产成本的精细化管理[J].中国水泥,2017(6):29-30.

[2]赵计辉,王栋民,王学光.论中控“大脑”与现场“眼睛”的协作[J].新世纪水泥导报,2017(1):28-30.

[3]孙长俊.浅谈中控操作员必备的素质[J].新世纪水泥导报,2018(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