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风险防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1

手术室护理风险防范

刘雪艳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手术室200940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10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之一,它是由医生、护士、麻醉师及各手术科室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的一项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另外,客观上手术室工作又具有特殊性,如被动型、突发性、流动性、无菌性等等,因此,护理风险的防范要从多个方面来抓。

1手术室护理风险的分类

1.1手术室的风险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类:

1.1.1手术室管理者管理不严或监控不严

规章制度不健全,违反操作规程,监督不到位;不慎导致患者损伤如:电刀使用不当导致灼伤,手术时间过长或体位摆放不当压伤皮肤;术前器械准备不到位及性能不佳造成意外,如气压止血带漏气,吸引器负压不足等,导致延长手术时间或出血过多。

1.1.2责任心不强

病人交接不清或术前访视不到位,与患者沟通欠缺,如:口腔内有固定的金属假牙、有骨折史的患者体内有金属固定物,使用电刀时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忽视查对制度,接错患者或放错手术间;术后护送不当或者护理不到位导致导管脱落或者移位;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标本遗失,术中切下的组织器械护士负责保管,术毕根据病情需要留置标本,盛放标本的容器应注明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日期等并与医生核对后送检。

1.1.3业务技术不熟练、不得力、业务水平低

术中手术器械传递过程中缝针、线、刀等夹持不紧影响医生术中操作或器械护士操作不当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不仅延长手术时间,给患者带来身体的伤害,也增加了经济负担。

1.1.4对存在的风险因素缺乏预见性

1.1.5发生不安全苗头未采取措施或措施不力

2护理风险防范教育

2.1加强护理风险防范教育

让大家认识到护理风险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增强防范意识,确实从思想上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建立护理安全讨论制度,对容易发生差错的护理环节进行讨论,并做出整改措施。

2.2完善和学习手术室规章制度,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及时掌握新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3做好术前访视,跟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详细了解患者既往史和治疗资料,可起到提示和防范作用。

2.4加强业务技术训练,提高技术水平

2.4.1针对手术室工作特点定期组织专业学习和业务技术培训,如:定期组织业务学习,外出进修学习,不断了解先进医院手术室护理的新技术,新动态;鼓励护士自学。

2.4.2对新购入的仪器设备,及时组织护理人员尽快培训、学习,熟练掌握性能、使用方法。

2.5跟班检查,加强防范措施

高年资护士、护士长不定期的进行跟班检查,即可了解护士的工作质量,又可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时提出防范措施。

2.6确保仪器设备的完好、器械准备齐全,术前将所需仪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完好。如:吸引器压力是否正常,气压止血带是否正常工作,是否漏气;止血钳、剪是否功能完好,缝线是否准备齐全等。

2.7加强手术室病理标本的管理

术中切下的手术标本由器械护士负责保管,术后器械护士将标本放入含有福尔马林的标本袋,建立标本登记本,登记手术日期,患者姓名,标本名称并签字,病理标本由专人定时送检。

2.8术中严格把好无菌技术关,清点查对关

3效果和体会

手术室护理风险防范和管理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我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工作中未发生一起差错及护理纠纷,通过风险防范管理,护士们大大增强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工作能力和对问题的应对能力不断提高,护理风险管理使护理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服务,以适应现代护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筱军,张水红,陈静宜.中华临床护理学杂志【J】.2008,5(108):5418.

【2】魏革,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