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肝汤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52例

/ 1

保肝汤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52例

王淑文臧青运孟宪亮

王淑文臧青运孟宪亮(山东省诸城市中医院中医肝病研究所山东诸城262200)

【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2-0054-01

原发性肝癌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1],其特点是病情恶化快、无特效疗法、死亡率高。目前多主张早发现、综合治疗,以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为治疗目的。我们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以我所科研方保肝汤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肝癌52例,取得较好疗效,小结如下。

1一般资料

52例均为我所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性45例,女性7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50岁。全部病例均经临床和CT、B超、酶学检查证实为晚期肝癌,诊断和分期符合1989年卫生部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标准。全部病例均有慢性乙肝病史,其中HbsAg阳性49例,HbsAg阴性3例。

2方法

全部病例均服用保肝汤,每日1剂,分3次,饭后服用,3个月为1疗程。药物组成:陈皮、香附、茯苓、白术、五倍子、乌梅、木鱼石、石榴皮、刺五加皮、制首乌、生龙牡、莱菔子、大黄等。同时应用黄芪注射液30ml(成都九泓制药厂生产)静滴,每日1次。有并发症者加用西药对症治疗(不用化疗、介入治疗等)。

3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1989年卫生部编《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以瘤体变化标准:完全缓解2例(3.8%),部分缓解30例(57.7%),稳定15例(28.8%),恶化5例(9.6%)。以甲胎球蛋白含量标准:下降50%以上35例(67.3%),无变化8例(15.4%),余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生存期标准:半年以上28例(53.8%),1年以上11例(21.2%),2年以上7例(13.5%),3年以上6例(11.5%)。

3.2不良反应恶心、食欲差17例(32.7%),消化道出血3例(5.8%),发热5例(9.6%)。

4讨论

原发性肝癌临床以晚期多见,多不主张手术治疗,常用的肝动脉化学栓塞疗法虽能使瘤体不同程度的坏死,但残余的瘤细胞往往很快复发和转移,且素体损伤大、预后较差。本疗法旨在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抑制并凋亡瘤细胞。方中陈皮、香附、茯苓、白术、制首乌健脾益气,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2];五倍子、乌梅、石榴皮、刺五加皮、木鱼石、生龙牡能保护肝细胞膜、抑制肝细胞病变,使肝细胞发生某种功能性改变,抑制癌细胞生长或使其凋亡;莱菔子、大黄通腑消导,调节消化道功能。配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能益气养血,保护正常的肝组织,改善肝功能,从而延长了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命,提高了生存质量,是治疗肝癌的一种较安全有效的疗法。因使用无明显毒性的中药,除引起消化道症状外,无明显素体损伤。临床观察发现,消化道功能正常的患者,在药物治疗一个月后,瘤体多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或液化,有的小肝癌完全消失,转移淋巴结明显缩小,有的消失。本课题仅做初步小结,有关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朱科专,吴国祥.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肝脏杂志,2000,5(3):170.

[2]李仪奎,姜名瑛主编.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120.